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

晚膳時,衆人才圍着胡桌坐定,陽曦便注意到陽筱微腫的雙眼,他以爲陽筱知道燕國求娶的事,因不想入燕而難過。

陽曦環視一圈,除了陽槿低頭不語,其他人倒和往常一樣。

用膳畢,陽曦獨將陽槿留下,藉口檢查陽槿習字的情況,帶着大女兒去了自己書房。

二人說了些什麼沒人知道,只是隔了幾日,陽曦又叫了陽筱過去。

又過了十來日,陽曦終於下帖子請鮑啓勳入宮,一如魏國來訪一般盛宴款待,不同之處在於只有樂師撫琴擊磬,並不見歌舞。

高氏帶着兩個兒子與席,陽筱姐妹三人各在自己屋中,未曾出席。

有宮人魚貫而入,照舊是內侍攜着攢盒,旁邊跟一位侍女。

四涼倒也罷了,不過是應景的四君子,梅、蘭取其形,竹、菊取其味。

四熱卻十分考究。

先是一道“四喜如意”,羊腿、脊、頸、腎四樣切片疊放,捲成一枚如意紋,蒸熟後用翠玉的碟子託了,置於各人案几之上。

鮑啓勳看那刀工,先在心中暗叫了一聲“好”。

第二道菜用的是汝白圓盤,上頭橫着一段鏤了五個孔洞的牛筋,一旁二十四丸雞肉排列地整整齊齊。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麼說來,牛筋看不見的那面,必然還有一孔纔是。

第三道是普通的清蒸鰣魚,鮑啓勳硬是沒看出門道,正琢磨這道菜的意思是否在其味而不在形。忽然瞥見第四道菜,這才恍然大悟。

“荻筍鰣魚方有味。恨無佳客共杯盤”。

第四道菜,便是用高湯煨過的一排新鮮荻筍。

有侍女上前斟了桂花酒。陽曦及時舉杯,說了幾句客套話,提到“今日有佳賓”,與鮑啓勳一同飲了一杯。

動筷時,鮑啓勳果然先去輕輕翻那牛筋,見背後另又一孔,不禁會心一笑。

這高陽國雖然不大,未料竟這般講究。

及吃到雞肉丸子並清蒸鰣魚,鮑啓勳才真正爲高陽的精緻所折服。

他不明就裡。委婉向陽曦請教做法。

陽曦哈哈一笑,道:“做法不難,卻不好學的。”

“此話怎講?”鮑啓勳愈發好奇。

“若非貴客來訪,這些菜都是輕易不做的,未免過於奢侈了些。”陽曦說着,簡單介紹了幾道菜的料理方法。

雞肉口感既不滑嫩也不爽彈,做成丸子更易散開,這一碟子的丸子用的卻是雞腿最外一層肉做的,手打成泥。取來晾涼的雞湯。用極小的瓷盅裝了,將肉丸置於其中浸泡,並將瓷盅置於冰塊中。

約兩個時辰後,肉丸入味。其間需不停更換冰塊,避免雞肉散開。

鍋中炒熱雞油,倒入雞湯炒沸。再用陶盆盛出晾着。

將放涼的雞湯添進肉丸的瓷盅內,置於三層籠屜的中間一層。文火慢慢蒸熟。

而蒸雞肉丸子的湯也不是尋常湯,竟然是大鍋的雞湯。

鮑啓勳聽了不免感嘆。又問魚的做法。

這次倒顯得尋常,不過是醃製的手法和時辰,並蒸魚的湯底。

與“二十四橋明月夜”一樣,清蒸鰣魚用的便是鰣魚湯底,不過魚湯十分薄淡,爲的是避免魚膠黏於鍋上,影響了魚肉的氣味。

酒過三巡,陽曦有些微醺,藉着酒勁兒答應與燕國合婚。

他有意跟鮑啓勳打聽武承訓爲人,卻怕被人恥笑了去,終還是無法開口。

鮑啓勳未曾想過事情會如此順利,未免喜形於色,將武承訓的好處誇讚一番,於其不足也略提了幾句。

不過是性子和氣沉悶,從小就樂得吃虧,不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之類。

陽曦聽了,果然十分放心。

宴後,陽曦親自送鮑啓勳直至宮門。兩人一路引經據典,聊得甚是痛快。

鮑啓勳回到驛館,夜深人靜時竟難以成眠。他披上衣裳,趿拉着鞋,出了臥房門口,在驛館的院子裡踱起步子來。

今日一遭實是令他喟嘆不已。

他從未想過一個小國會如此講究,更沒想到陽曦對他會如此禮遇。

鮑啓勳憶起往事,似乎自考中了乙科進士,他就變了樣子。

朝堂之上,因位微言輕,無論他是否秉持初心,都沒人真正以禮相待。

年長日久,爲生存計,鮑啓勳終於落了俗,從一個清高的騷客逐漸變成貪利的讒臣,所謂風骨半點不存。

也只有不知他底細的陽曦,才能如此善待他。

鮑啓勳忽然想起,當初陽筠入燕,正是他給武嶽出的主意。他覺得世事真是多變,不禁自嘲一笑。

想來太子妃出身如此,其人也必是不同尋常,否則哪能得太子殿下如此看重,連其胞妹的婚事都這般費心。

如此想着,鮑啓勳忍不住在心中比較起了陽曦和武嶽,接着又比較起武嶽和武承肅。

纔剛動了念頭,鮑啓勳便猛地回過神來,唯恐被人知道他心中感慨,心中一虛,故意咳嗽了兩聲,轉身回臥房歇息去了。

陽曦也覺難眠,好在他故意喝了不少酒,這才能踏實睡着。

兄長所謂溺亡是因爲他,嫂嫂的死他更是脫不了關係。

起初,陽曦想過要高氏陪葬,可他軟弱慣了,一想到四個子女,便又心軟起來。

每每看到年幼的陽筠和陽筱,陽曦心中十分難安,只能盡力對她們好。

陽筠眼中的防備陽曦哪能不懂,他雖然心痛,卻覺得自己活該。

待魏國來訪,周家二位公子看上了陽筠,陽曦十分高興。他不顧高氏吵鬧,堅持要陽筠聯姻,不想燕國半路殺了出來。

陽筱去探望姐姐,回來後沒說有什麼不妥,還是他見槿兒不對勁叫過去一問,這才知道陽筠過得那般艱難。

槿兒說陽筱想要入燕,他猶豫了幾日才叫來陽筱,見陽筱鐵了心,他才見了鮑啓勳。

那鮑啓勳看着倒不錯,於寧王世子爲人並未一味誇口,連其不妥之處也說了。

陽曦覺得或許可行,姐妹倆都在臨水,好歹有個伴。即便他日魏國攻破臨水,她二人有陽氏女的身份,諒也能保住一命。

他想起陽筱說的關於魏國的尷尬處境,對周道昭兩次的退縮也就理解了幾分。

魏國王宮裡,周綽瘋了一般要往外衝,好容易被周繹拉住。

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二二四回 驚霹靂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四回 聽水榭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六十七回 誠相隨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五回 曲傳心第三三三回 英魂銷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十回 蓄陰謀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八回 鴛鴦譜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