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

從全國的情況看,能夠抽調出戰力,而且戰力還不差的存在,荊蠻楚地鎮邊王府算是排得上號了。

調兵五萬進入蘇杭剿除倭寇,這是在朝堂的爭吵中確定的方案。倭寇三萬,即使號稱十萬,文朝這邊廂調集十萬人馬,那是不可能的。五萬精銳從何而來,左丞相府最後只能拼湊。至於戰力如何,自然不是目前要討論的事情。

如此,左丞相府便對軍方下達指令,在入冬的上旬期間,各地調軍往蘇杭前行,匯聚,抵達時間,不得晚於十月底。哪一家沒按期到達,軍法從事。

這一份調集軍隊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向各處傳達。荊蠻楚地鎮邊王府這邊,王爺劉耀輝也在九月下旬接到指令,這邊要出兵一萬。

這一萬精兵的組成是王府兵三千,荊蠻楚地駐軍四千,蠻族出兵三千。劉耀輝也明白,王府這邊抽調三千精銳沒有問題,因爲,目前的生蠻已經與王府關係不一樣了,最起碼有十年的和平共處期。

柳河縣城駐軍抽調四千人馬,問題也不大,這裡的駐軍如今也是基於生蠻的平和,他們的作用以及不大,即使全部調走,不會影響地方的安寧。

最爲難做的就是蠻族的三千兵,蠻族那邊願不願意出人?按照以往的經驗,蠻族確實不怎麼愛出兵的,雖說蠻族兵好戰,勇武,不怕死,但蠻族各支對自家的戰力卻一直都很珍惜,除非是鎮邊王府對他們強壓下去,纔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徵集子弟出兵。

這一次,鎮邊王府剛剛與蠻族各支的關係搞好了,要王府強壓蠻族出三千人出征,讓劉耀輝非常不願意。

如果蠻族這邊爲這個事情惹毛了,那之前的努力就適得其反。但出兵的時間很緊,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來處理這個事情。劉耀輝思謀着,實在不行,從王府精銳中,多抽調三千人來應對上面的要求。

劉浪也得知這個事情,在討論如何湊齊兵力的時候,劉浪說,“父王,蠻族那邊的態度我們不知,但我想,如果楊繼業在的話,問一問蠻族的態度,他們不會有什麼想法的。”

“楊繼業……他不是去了垣武城?秋試放榜之前,不會返回家吧。”劉耀輝說。

“那也不要緊,我去巫家寨吧。”劉浪自告奮勇地說,目前,劉浪與蠻族的關係也不差,當然不能與楊繼業比較,可他到蠻族去,也會受到熱情招待的。

到巫家寨,蠻王巫長安得知小王爺到來,親自見劉浪。交談中,得知劉浪想知道楊繼業什麼時候返回柳河縣,讓巫長安覺得有些蹊蹺。隨後便說,“小王爺,楊少爺回不回家,不可以直接到楊家問問?”

劉浪便笑着說,“蠻王,其實我是想找楊秀才問問,蠻族這邊肯不肯出兵。我自己不敢問蠻族,想請楊秀才幫忙問一下。”

“哦,出兵?哪裡有戰事嗎。”巫長安頓時嚴肅起來,對於戰事這些事情,都是生死之事,自然要先弄明白原委。

劉浪將蘇杭倭寇之亂,朝堂調兵一萬,指明瞭要荊蠻楚地出兵三千的事情說出來。楊繼業雖然不在,但只要將這個事情說出來,也就達到詢問蠻族的目的。

巫長安並沒有直接回應劉浪這個事情,而是表示他會派人到垣武城去,問過楊繼業,之後會給王府答覆。

劉浪從巫家寨返回,與劉耀輝說到那邊的情況。劉耀輝說,“浪兒,那邊會不會有回覆?”

“父王,蠻王沒有表示。我想,還得讓楊繼業出面才行。如今的生蠻,也只有楊繼業到了,他們纔會熱情。”

“那就兩手準備,蠻族肯出兵,我們準備的三千人就作爲輔兵吧。”劉耀輝說,“倭寇在沿海幾省,聲勢浩大,對戰倭寇,一時半會都不可能有勝。”

“孩兒這次也想去戰倭寇……”劉浪說,知道對戰危險,但他之前受到楊繼業的刺激,也知道唯有經歷過生死之後,纔會有更多的回饋。

“好吧……”劉耀輝說,荊蠻楚地這邊沒有什麼危險,帶兒子去戰場見識一番,總比他今後沒有經歷任何變故,就直接面對戰事要好。

“父王,如果生蠻的人肯出動,我就和他們一起。”劉浪知道,生蠻的人戰力強悍,但這些人卻沒經受過訓練,有利有弊。但如果他與這些人整體在一起,以後荊蠻楚地這邊的安危,就完全化解。

劉耀輝對兒子這個想法是很蠻夷的,說,“和蠻族的兵在一起,吃苦幾年,自是難免,不過,等戰事結束,你在蠻族那邊也就好處理關係了。”

蠻王巫長安得知朝堂要徵集蠻族之兵,這是蠻族不可能違抗的事情,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消化這一信息之後,巫長安也明白,鎮邊王府沒有直接發令過來,直接宣佈徵召兵員,那是因爲之前在六月六祭祖會上,彼此之間的關係有了最大的改善,劉浪這個小王爺,纔會以楊繼業來作爲藉口,試探蠻族。

熟蠻這邊,巫長安立即派人將生蠻五支的蠻主們,請到巫家寨來商議這個事情。既然朝堂有徵召,蠻族也不可能違令,除非蠻族要反。

至於楊繼業會有什麼態度,巫長安道上不想他摻和這件事情。楊繼業作爲讀書人,一個即將拿到舉人功名的學子,前途不在戰事上。而且,戰事危險,什麼樣的情況都會出現,不是楊繼業應該去的地方。

但這件事情,不僅牽涉到巫家寨,更牽涉到生蠻五支,楊繼業作爲目前對生蠻各支都有恩惠的人,又是見識最寬的人,也必須讓他得知這一件事,聽一聽楊繼業的意見。

派人往生蠻各支去請蠻主的同時,也派人前往垣武城。將徵召兵員的情況,讓那邊得知。巫豹、巫龍、巫虎等這些巫家寨主要戰力和統管長遠,而垣武城那邊還有不少少蠻主,也與徵召有關聯。

蠻族人體質強健,性格質樸而勇猛,敢打敢拼,不畏懼死亡。但如果將他們隨同王府的軍隊一起出戰,最後吃虧的,一定是蠻族兵馬。

第6章 過 關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116章 削勁哥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630章 有喜啦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116章 削勁哥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109章 教數字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710章 密 謀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94章 應對問答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8章 闖王府第117章 搭搭手第38章 學內功第421章 訴衷腸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553章 邀入夥第409章 沱田坳第178章 勝 出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285章 趕時機第5章 抄 詩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400章 天不負第284章 孫大炮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184章 夜行軍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34章 《勸學詩》第387章 強行軍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182章 第一親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285章 趕時機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521章 託 付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15章 巫 龍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579章 挖 坑第658章 陳老頭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61章 豹虎鬥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