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

杭城繁華,李家寨距離杭城百餘里,一個人趕路一天時間可勉強趕到,進入杭城。但如果帶了貨物,就不是一天的路程。不過,如果今後鏢局有貨物押送過來,在李家寨作爲一箇中轉站,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從李家寨往杭城走,路途水路比較多,地勢也逐漸變得平坦。在寨裡幾天,與李化學等一些讀書人交流讀書心得,倒是時光飛快。楊繼業除了留在李家寨,有時候會出寨子,帶着楊猛、巫豹和巫素貞一起沿着官道往杭城方向走一段,然後再返回,也是要熟悉這裡的環境。

李化學這些天也跟隨在楊繼業身邊,雖說倭寇隨時都可能撲過來,攻打李家寨,但他們出寨而且,也不多擔心。有楊猛和巫豹在身邊,縱然有倭寇殺來,也完全可來得及退回寨子。

李家寨周邊村寨,除了種糧之外,還有很多人家種桑,養蠶,生產生絲。關於生絲的生意,有地方上的大戶將各村的產出都收了,然後送往更大的家族。如此,一級級地往上交貨,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控制力生絲的生產和銷售。

不過,今年的市場就比較亂,因爲倭寇亂境,使得地方上的大戶們也不敢出寨子,對下面的掌控自然變弱了。等倭寇之亂過後,這些大家族自然會收回原有市場,繼續獨霸這一產業。

李家寨雖然不是小村小寨,可在做生意這方面,沒有任何優勢。真正的大族,多在大城外自建山莊,平時在城內和山莊居住,打理自家生意。

這些大族底蘊深厚,資金充裕,千百年的積累,人脈廣,自家也會有人在外做官。就像垣武城的周家一樣,即使招惹到榮盛系列,原本可能會滅族,但因爲有人在朝堂,楊繼業也不敢真將周家滅掉。

李強在李家寨附近,也有些名聲,那是因爲李家寨富裕。寨子前那一片糧田,使得李家寨豐衣足食,寨子後的山林,也栽植了大量的桑樹,春夏之際,養蠶繼而得到生絲,也讓各家有更多收益。

楊繼業與李家寨這邊的溝通,不直接談論生絲生意,也不直接談其他方面的生意,可在交談中,透露出來的信息,也讓李家寨這邊的人得知楊繼業家裡,有人也在做生意,而且,生意應該做得比較大。

這也是很明顯的,家裡沒有富足的資本,哪會有這樣強大的護衛人員?這種強大力量,是任何一家大族都想要的,也會出大價錢聘請的。

李強、李鋒和李化學等,也在交談中,表達出只要楊繼業有意思,以後李家寨這邊會配合楊家的人,試圖發展這邊的生意。

這個結果對楊繼業而言,已經很不錯了。作爲讀書人,不能直接參與經商,這是大源鎮問題。所以,說話時,都少以瞭解風土人情、物產等籍口開頭,然後往下談論,涉及到這些事。

李家寨的人也明白這一點,書生遊學,自然要了解各地多方面的情況,何況,楊繼業這樣的人,本身就不會以平時的那些書生相比。在文朝,哪一個書生敢面對倭寇這樣瘋狂的賊子?

從李強這裡,楊繼業瞭解到一個很有用的信息。那就是李家寨是杭城那邊一個大家族的分支,而那大家族是從李家寨分出去的,至今,雙方還有往來。如果李化學等讀書人去杭城,必定到李家大院去留居。

李強與杭城李家的關係相當於兄弟,只是在血親上,彼此相隔有些遠。李強會給楊繼業一封書信,到杭城後去李家拜訪,那邊也不會不接待。

徐金勝抵達涇延鎮的第三天,這邊對於將軍駐地、駐軍的分佈情況、中軍、左右軍隊分佈也都做了規劃。到來的軍兵,不可能都集中在涇延鎮,而是分散駐紮,選取不同的地勢,確保這些軍兵安全、也不讓軍兵與地方有更多接觸。

劉浪和巫虎他們接到命令,往涇延鎮靠攏,之後在聽調令行事。巫虎將駐軍安排在此前榮盛鏢局所在的位置,榮盛鏢局則往杭城方向推進。榮盛鏢局,與楊繼業所在的位置不會相隔太遠,以免遭遇到大股倭寇,使得局面上不好處置。

削勁與鏢局在前進的途中,便與前來報信的隊員遇上,得知發生在李家寨的事情。削勁知道了倭寇隨時都可能反撲李家寨,便讓鏢局加快行進速度,快一些趕到李家寨,與楊繼業他們匯合。

報信的隊員也知道巫虎他們的駐地,直接過去。蠻族軍駐紮地,防範嚴密,非軍兵或大將軍傳信人員,都不可能靠近軍營的。

報信的人與軍營是一個體系出來的,到軍營前,立即方形,隨即見到巫虎。

巫虎得知楊繼業等人遇上小股倭寇,斬殺倭寇一百多,但有幾十個倭寇逃散。也明白李家寨那邊的危機,倭寇肯定會反撲報復。確實,只要軍方抓住這樣的機會,大可重創前來的倭寇,甚至將倭寇全滅,得到一個最好的開局。

不過,巫虎也知道,大將軍那邊肯定不會立即行動,因爲,目前才聚集三萬軍兵,還有兩支軍兵在路上,要一兩天才會抵達。而更爲重要的是,這支軍兵的監軍大人也還沒抵達,接下去該如何行動,自然難以定奪。

有削勁帶着人前往李家寨,巫虎也不擔心自己這邊的人吃虧,有李家寨的寨牆爲依憑,只要不是上萬倭寇過來,想攻下李家寨,那是不可能的。真有上萬的倭寇過來,削勁也會立即派人過來求援。

讓隊員先離開,返回李家寨去。那邊需要人手集中,力量纔不會分散,更好地應對變局,確保楊繼業等人的安全。

巫虎隨即去見劉浪,在王府軍這邊將李家寨的情況說了。劉浪說,“二哥,楊詠石身邊沒有幾個人吧。能夠一氣斬殺一百多倭寇?這麼說,倭寇還是不難殺啊。”

“小王爺,我也不知倭寇好不好殺。三弟和楊猛是什麼級別的戰力。你應該明白,加上少爺身邊的其他人,還有李家寨也有幾百青壯。這些就不討論了,我想對是,如何說服大將軍,在倭寇再次來李家寨的時候,我們狠狠地殺過去。”

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25章 你是誰第414章 張靖海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32章 蘿蔔乾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229章 失 寵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573章 失蹤了第36章 選 兵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87章 戰後相見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44章 一幅對聯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11章 一拳之威第173章 衝上去第455章 喜與優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408章 好東西第568章 軍營破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93章 初進縣衙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148章 第一戰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287章 行動了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672章 心與善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87章 戰後相見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274章 身子麻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31章 逃 學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243章 爭 辯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400章 天不負第243章 爭 辯第714章 不經打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66章 多寶和尚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56章 各方反應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172章 打 獵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80章 單 挑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48章 暗 謀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132章 談不攏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9章 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