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天不負

蘇杭一隅發生什麼事,對於整個文朝而言,還是太小了。與倭寇之戰,勝也罷敗也罷,對於京都的朝臣們,沒幾個人放在心上。

從秋試之前,天氣炎熱到大年到來,乃至於新的一年開始。京都的氣溫也是變化極大,年後的京都,已經到零下十幾度,寒冷和節日是得京城這裡的人都不願意出門。大人,該有的營生,那些靠這些營生而生活的人羣,自然得抗着艱辛的條件,日復一日地勞作,不能有絲毫停滯。

從藥浴缸中站起來,太子劉靜在感受着自己身上的力量。可以說,從去年秋試之前,身體達到某種極限之後,他就有着很明顯的感知。那種非常輕微的變化,如果不是他多年來一直體會着絕望和無力,都沒法抓住那一絲的變化。

一開始,大約在八月左右,劉靜以爲是自己對兒子的思念才造成的幻覺。因爲只有自身強大和好轉,纔有可能呵護兒子、找回兒子。

等劉靜看到自己身上開始滲透出黑色的液汁,身體感覺到一絲細微的力量,明白這些年來的堅持和努力,總算是上天不負有心人。

御醫也感知太子的變化,及時地調整了藥浴的用方,使得劉靜身體內的毒素加快消解。從一開始發覺那一絲變化,到如今不過四五個月時間,劉靜已經能夠自己站起來,就是這些年來最大的提升。

太子府如今也籍着入冬和大年、新春,劉靜儘可能少出現在人們眼前,免得對手察覺到他的變化。一旦對手意識到太子可能會恢復身子,之前的努力,就會白費勁力,自然會繼續動作,往死裡做出孤注一擲的手段。

太子府這邊目前,確實沒有多少力量可抵禦。之前,太子府是有一些高階武力值的存在,最高等等那位,已經被太子派遣保護兒子劉銘,至於如今是死是活,毫無信息。

但劉靜知道,兒子應該沒被人找到,不然,對手肯定會將兒子的頭顱送到他案前,來徹底打擊他的意志。這件事情沒有發生,正好說明兒子沒死,至少沒有死在對手手中。

“太子,想來,再有三五個月,身上的毒素就差不多清空了。”太醫說。

“也不知我能不能等到,隨緣吧。”劉靜對於自己的生死,確實不怎麼放在小女生,但又有着最固執的生命追求,因爲他如果倒下,那兒子劉銘顯而易見的後果,是他不能接受的。

帝王家,這樣的冷酷、殘忍是常態,這也是他中毒之後,才體會到這些。如今,如果說讓他回到以前,劉靜也沒有信心能夠做到。

“又是一年,不知銘兒身在何方。”雖說在太子府,但能夠接觸到這樣核心事情的,也就兩人。這些話,除了在中間密室中說說,換一個空間劉靜都不敢在心裡想,擔心自己在夢中說出不該說的話。

“太子,唯有等你身子康復,再聚太子府的力量。小王爺纔可能回來,不然,小王爺又如何與太子相見?”御醫溫和相勸。

“太子,那個人也在的,我想,他會保護好小王爺。”劉靜貼身護衛勸說。如今,劉靜說話雖說依舊有些吃力,但不像之前那般,說一句話或一個動作,都要耗費所有的力量。

身體的變化,讓太子劉靜有所期待,但如今的太子府連當初十分之一的力量都不如,又能做到什麼?經歷這樣的變化,也充分認識到,可信可用的人,總是太少。而如今的太子府,又有誰肯爲之賣命?

縱然有心要尋找兒子,可目前也無力派出人手去搜找。兒子目前的情況,只能在心中祝福和禱告。

自從女兒離開京都,皇孫劉世博確實沒到韓府作亂,但韓立仁也觀察到,韓家這邊總人陌生人出現,可能是皇孫派過來的人。韓家在朝堂不過是小小的一家,影響不了什麼。

親王府之所以不再過來攪擾,很可能是不想因韓家,而鬧出一個什麼不利的名聲。這樣的名聲對韓家影響不大,但親王府想要得到文士集團的認同,就不得針對任何文人。

如此情況下,倒是讓韓家得到一些安逸,少一些實在的磨難。不過,朝堂一旦變遷,他們這些太子府一系的人,自然不會有好結局。

女兒被逼迫離開京都,跑去荊蠻楚地楊家了。這個事情讓韓立仁多少有些不甘,主要是一家目前的境況,完全不能自保。而那個書呆子,又如何配得上自家女而?

女兒美貌、靈秀,才思敏銳,遇事能斷,以後完全是一個可主持一個大家族的女子。不過,韓立仁對女兒做這樣的選擇,既心疼又無可奈何。

他也不敢離開京城,前往荊蠻楚地將女兒接回來。女兒既然到了楊家,名節上就成楊家的人,接回來,也難以另嫁。真不知女兒如何想,心思卻放到那個書呆子身上。

當初兩家訂親、退婚,恩恩怨怨的,也是因爲兩家之間的命途變遷。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太子府一直在衰變,但上面那位就是沉默,不說一個字。在朝堂的人看來,那就是讓太子府自生自滅。或許是因爲上面那位不忍心刺激到病重的太子,加重病情,任由其苟延殘喘,等哪天太子沒了,太子府這些屬員也就打散。

明知道去太子府坐班也無事可做,太子府體系已經逐漸散掉,目前只剩下幾個人還沒走。韓立仁按點下班回家,心中已經無所求,甚至對今後太子府解散了該如何選擇,他都懶得去想。

回到家,突然見家外有一輛車,那是有客人到來,還是身份比較高的人,纔會有這樣的車。

到底是誰來訪?本已麻木的心,韓立仁突然有些好奇。難不成,朝堂終於要動太子府了?

進家門,還在猜會是哪一位大佬光臨,對韓家而言,又意味着什麼變遷。是生還是死?自己倒是無所謂了,可惜兩兒子,多少有些不錯的名氣,又年輕,本該是有高光的前途。

這一切,僅僅是因爲韓家是太子府一系,就完全斷送了希望。

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243章 爭 辯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424章 接戰前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510章 孺慕心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478章 又受挫第355章 殺回去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132章 談不攏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633章 信誠苑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100章 我們做第369章 招人手第44章 一幅對聯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440章 敢不敢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607章 破祖宅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24章 俘獲三個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123章 讀與考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95章 二八分賬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448章 去皇宮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658章 陳老頭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50章 倩影再現第3章 老 媽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330章 沒信心第455章 喜與優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632章 幫妹妹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641章 開早朝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699章 排禾縣第37章 劉浪出題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3章 老 媽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554章 留火種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20章 曲解經典第112章 土茯苓第421章 訴衷腸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587章 知與行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184章 夜行軍第225章 看不透第697章 欽差到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241章 見學政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251章 證據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