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不缺膽氣

兩人聊起來,張靖海對楊繼業更加敬服。說,“楊兄,不知楊兄爲何對平倭軍如此有信心?”

“張兄若是有膽,我們可去寧府看一看平倭軍營地,到時候,自然明白。”楊繼業微笑着說。

“楊兄,小弟什麼都缺,就不缺膽氣。”張靖海哈哈哈地笑起來。“據說平倭軍中一部,是荊蠻楚地的蠻族軍,勇武好戰。此前,蘇杭這邊兩次殲滅倭寇,都是他們所爲吧。”

楊繼業點頭,肯定了這一點。說,“不瞞張兄,蠻族軍來蘇杭之前,與小弟就相熟了。目前,統領蠻族軍之將,便是親姻二哥。自然瞭解蠻族軍,也對蠻族軍有信心。”

“好,等過今天,請楊兄帶小弟去見識一番,也親眼見一見多次殲滅倭寇的雄強之師。”張靖海說,對於軍旅生涯,他是有心人。也是因爲這些人,見到蘇杭的殘酷和悲慘,才起心要自強。

“張兄,今天是迎春文會。我們先不聊這些了,去走走?”

“好,楊兄請隨我來。”張靖海神情安寧,多年的念想,如今似乎找到安身之所。

張靖海邊走邊說,介紹這些年來蘇杭的學子、士林的人物,對於蘇杭這邊的情況,實際上與文朝各地大致類同。士林中,一些大家族出生地文人士子,與貧苦家庭的文人士子,關係處於對立狀況。

張靖海的出生家庭不算好,但他身邊卻有好些人,都是蘇杭這邊的富庶之家的子弟。蘇杭家族中,參與經商是普遍現象,這些文人親屬中也有不少在商牟利的。這與朝堂規定不合,但也沒有誰去舉報。

張靖海說這些情況的意思,也是說明蘇杭地區富庶,參與經商是普遍現狀,讓楊繼業明白,這裡的文士與荊蠻楚地或國內其他地方的文人士子,有所區別而已。

楊繼業自然不在意,對於科考的士林人物,在蘇杭這邊能夠結交的,可能不會多。等這邊剿滅倭寇之後,楊繼業也不會長時間呆在蘇杭。

巫素貞依舊走在楊繼業身邊,楊猛則跟在身後,巫豹沒到這邊來,留在文會場地外圍。張靖海與楊繼業並肩而行,一路聊着,沒有往有女子區域去。

正走着,有一夥人擁簇着往這邊來,兩人也不關注。等彼此近了,對方有人說,“張靖海,這位是誰啊,好面生。”

那人原本語氣輕佻,但隨後見楊繼業身穿的服飾是舉人服,臉上的表情便收斂了,顯得嚴肅一些。

楊繼業擡眼看,對這個人也有印象,卻是之前與張靖海相爭辯的文士,名叫蘇文強。

張靖海見是蘇文強,知道他過來不會懷好意,會針對於他。也不想讓楊繼業牽扯進來,便猶疑着要不要說。

楊繼業見蘇文強過來,自然也明白,就如同之前在垣武城那樣,周家與孫家那幾位之爭。

雖說不想參與這樣的紛爭,但楊繼業也明白,有些事情是躲不開的。便主動說,“這位學友,在下楊繼業。”

蘇文強見面前這位面生,但穿的是舉人服,他卻是秀才而已,自然就矮一截。蘇文強和張靖海一樣,原本去年秋試科考,完全可進去舉人的,被倭寇之亂耽誤了前程。

在舉人面前,蘇文強縱然心高氣傲,也不敢當真無禮。傳出去,罵名就是他了。說,“學生見過楊前輩,不知前輩……”

“蘇兄,這位是楊詠石楊前輩。楊前輩的詩才,令人敬服。”張靖海在旁介紹,他們作爲秀才功名,自然不能與舉人相提並論。在士林,功名纔是根本。

“張兄、蘇兄,說起來,若是沒有倭寇之亂,蘇杭去年秋試,兩位必定高中。這時候,估計都在京都等殿試張榜。不才也是僥倖考中,遊學蘇杭,有幸結識兩位高才,不勝榮幸。”

“謝前輩吉言。”張靖海忙說,蘇文強則飛速地瞟了張靖海一眼,不知張靖海怎麼會認識這個楊詠石。

對於楊詠石的文名,蘇文強等人自然聽說的,因爲這文名來至於蘇杭的高層。傳到他們這些學子中間,已經有些虛渺了。這時候,見到這個人,看起來年少卻已經是舉人功名,偏偏又沒去京都參加會試、殿試,又令人不解。

不過,看張靖海對這人一臉恭敬的樣子,蘇文強明白,這肯定是哪位聞名已久的楊詠石。對於詠石詩,蘇杭不知的人不多。這樣的詩句,確實令人感概,不是平常之人能夠作出的。

張靖海想來之前也沒見過這位,他們在文會上碰見,短短時間能夠讓張靖海折服的,當真是了不得的人了。

蘇文強特意留心楊繼業,見他面色沉靜,大氣沉穩,與面相的年齡根本不吻合。這讓蘇文強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說,“楊兄名傳蘇杭,今日得見,果然不同。好在今日恰逢文會,倒是好向楊兄請教一二……”

“蘇文強你一個秀才,向楊詠石請教詩詞?”張靖海很不滿,自然是聽出蘇文強所說的意思。

“張靖海,我還沒同你算帳,別瞎說。我對前輩慕名,就不能請教?”蘇文強自然不肯承認。在文朝,功名上的差距本身就是地位懸殊,到了進士一關,連排名都是資本。

蘇文強心裡想讓楊繼業展露一番,若是對方真有才華,那是一種結果;反之,如果對方出不了好詩詞,對蘇文強沒有損但對楊繼業必然文名受損。

“楊前輩,我們走吧,對這蘇文強,沒必要理會。”張靖海知道蘇文強身邊人多,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所作的每一首詩詞,都能夠出彩,達到傳世之作。

何況,像楊繼業這樣心懷天下的人物,對於詩詞小道也不會用心。但楊繼業之前所說,偏偏不能對世人、俗物言說,蘇文強之流,真得知楊繼業心所念想,還會有恥笑之言。

楊繼業面帶微笑,看着蘇文強卻不說話。蘇文強見楊繼業沒有露怯,一副不爲所動的樣子,心裡多少有些發怵。

他不知楊繼業的真實來歷,以前僅僅是聞知楊詠石的文名而已。被楊繼業看着,心裡發毛,不知所措。

第553章 邀入夥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51章 冬梅殺到第379章 領軍需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338章 追 擊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145章 先選誰第72章 平叔現身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534章 五義莊第221章 沒找到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73章 三尊炮第51章 冬梅殺到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35章 認死理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25章 你是誰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262章 難選擇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478章 又受挫第707章 密 談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644章 聚仙樓第573章 失蹤了第19章 三個問題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1章 穿楊箭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482章 前無路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73章 三尊炮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697章 欽差到第383章 逼 問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12章 見老爸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22章 刺 殺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148章 第一戰第217章 玉滿懷第239章 新朋友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421章 訴衷腸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6章 過 關第234章 碎馬腳第387章 強行軍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