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各方反響

王柏樑也在選擇,不知要硬抗還是屈從。硬抗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不可預知。

王柏樑還在家裡猶豫,但祥山鎮隨着天明,更多的人發現鎮子的寨牆上是陌生的軍兵在上面,另外就是,但凡有上寨牆的路,都有長槍兵守護,不準人靠近。

另外,鎮子大門處,已經有五百軍兵接管,雖說不限鎮里民衆進出,但大門那邊森嚴是每一個試圖去看情況的,都感覺得到。

對於鎮裡突然有一羣陌生的軍兵出現,這些軍兵給鎮里人的印象,不是平時所見過的軍兵樣子,非常威武,給人壓迫感。

如此情況,便有不少人往王柏樑家跑,報信。王柏樑一律不見,但也知道了,軍兵實際上已經將祥山鎮控制了。心裡縱然不甘,王柏樑也明白,自己不出面,以後軍方就會另找一個話事人進行培養,對王家而言,會在祥山鎮的人心中,降低了威嚴,失去了威信。

將大管家叫到書房,要大管家去協調地方,作爲軍兵的駐紮地。在祥山鎮內,蠻族軍也不過駐紮一千人一下,平時可能就三五百人。如果有軍情,可能會增加到一千人。

另外,已經在距離祥山鎮三裡多山坳開始整理,那裡目前是荒蕪的耕地但不是糧田。有輔兵在那邊勞作,處理地方,等待黑大地所帶的主力到來。

實際上,地方官衙和府衙還會組織流民中的青壯,到這邊來參與春耕之事。到時候,祥山鎮這邊聚集地人羣會更多,不過,這樣的春耕時間不會長,斷斷續續地忙過時節的農活,流民就會轉移到下一處。

在午時,王家的大管家過來,找到巫虎。巫虎派人跟着大管家去選定的駐紮地,這是王家幫忙協調,將這一片人家遷走,空出來讓軍兵駐紮。

蠻族軍控制祥山鎮後,並沒有實際的行動,僅僅是之前對王柏樑身邊的護衛動了手,傷那幾個人。

但軍兵們給祥山鎮的人感覺到壓力,到下午,有人發現鎮子外三裡的山坳出現更多的軍兵。是黑大地帶來的蠻族軍和輔兵趕到了,輔兵和蠻族軍分開駐紮,各自成爲軍營。雙方駐紮處間隔兩三百步,能夠呼應、相助。

如今的輔兵經過訓練、行軍等,與文朝的邊軍戰力比較,或許要差一些,但比起國內的精銳戰兵都會強。最主要的是,這些輔兵沒上過戰場,沒經歷廝殺,便缺少一股殺伐之血勇。

王柏樑原本在算蠻族軍到底有多少軍兵,等他得知在鎮外有上萬人在駐紮,心裡更是無力之感,知道在蠻族軍撤離之前,祥山鎮不可能再是他的天下。

第二天,祥山鎮所在的縣衙,纔派了主簿過來。主簿帶着縣裡的巡檢、幾個衙役到祥山鎮來與蠻族軍聯絡,商定春耕事宜,確定駐軍的給養問題。

巫虎對地方上的要求並不多,但組織民衆春耕的事務會由縣衙負責,蠻族軍這邊之事作爲保護春耕不受倭寇襲擾。

蠻族軍進駐祥山鎮,不僅讓祥山鎮的民衆改變了生活和祥山鎮的權力結構,推動力祥山鎮周邊春耕工作的進行。同時,也令倭寇和寧府那些與倭寇、海盜有勾連的勢力,都將目光投向祥山鎮,關注着蠻族軍的一舉一動。

對於蠻族軍實力的估測,方方面面都在進行。不過,看到之前蠻族軍從見湖鎮行軍的情況看,對於蠻族軍和王府軍的戰力估測,並不怎麼看好。

對於王府軍兩戰全殲倭寇總合五千餘的戰績,也是存疑良多,外面的人都在猜測,當時參戰的王府軍可能是其中之一,還有其他部分的平倭軍一起作戰,但平倭軍的戰損都被掩飾下去。

平倭軍這樣的宣傳,目的是提振蘇杭的民心,妄想用這樣的方式來威懾倭寇和那些暗地的人。

如此想來,王府軍敢到寧府這邊來,也是給自己的吹噓矇蔽了心智,完全是來寧府找死的。宮崎山這個倭寇大首領,早對王府軍仇深似海,得知王府軍進駐祥山鎮,立即派出更多的人過來打探軍情,也派出人員去聯絡其他股匪。

對於寧府的倭寇及其他勢力的反應,蠻族軍不怎麼在意,只是將崗哨放到三十里外,內緊外鬆。

祥山鎮見蠻族軍衆,而官衙也與平倭軍聯絡,推進春耕事宜,王柏樑也不敢明着違逆,這邊一時間都平靜下來。祥山鎮的民衆,隨之也認可軍兵在祥山鎮,相互間不干擾。

蠻族軍每日操練,倒是有不少少年、青壯過來圍觀。

楊繼業是在好幾天後抵達祥山鎮,雖說靜悄悄地抵達軍營,可讓這邊的軍營很緊張。寧府倭寇氾濫,楊繼業身邊都是精銳,又有兩大宗師護着,絕對不會出問題,但如果遇上大股倭寇,事先設下埋伏圈,還是非常危險的。

如今的祥山鎮,肯定成爲倭寇的重要監視地,雖說蠻族軍將哨衛放到三十里外了。巫虎對楊繼業到來,還是擔心。

不過也明白,少爺是這樣的人,不畏危險,敢在陣戰上面對敵人。自然也敢潛入寧府來,看看這邊的情況。

黑大地兄弟倆見楊繼業出現在軍營,異常激動,準備跪下行禮。楊繼業忙阻止,說,“黑蠻子,我們是兄弟,你們倆這樣做,還把我作爲兄弟嗎?”

黑大地忙躬身,說,“少爺,您永遠都是我的老大。”

到如今,楊繼業在蠻族軍的威望日甚,對於各蠻子而言,也是發自內心對楊繼業的尊敬。自從追隨楊繼業之後,蠻族人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也讓他們這些走出荊蠻楚地的人,眼界和實力都有巨大的變遷。

對於強者和智者,對於能夠改變他們命運的人,這些人自然會有更多的崇敬之心。

“黑哥,我們平時也難得一見,等會一起喝幾杯就。”楊繼業笑着說。

“少爺,這個好。”黑大地說。

“少爺,前幾天我們捉到一條大魚。審問了,是李家的人,可以證實李家在寧府爲惡。”黑小地急忙邀功。

“哦,那就好。我們到寧府來,可不是吃素的。”楊繼業笑着說。

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568章 軍營破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223章 攤子大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19章 三個問題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61章 豹虎鬥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587章 知與行第98章 忠心換槍第338章 追 擊第665章 無戰損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55章 冬梅落陷第50章 倩影再現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165章 竹 石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89章 一屋不掃第697章 欽差到第24章 俘獲三個第36章 選 兵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285章 趕時機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414章 張靖海第49章 鷹巢山匪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2章 有鬼呀第708章 有多強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579章 挖 坑第660章 了心願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54章 逃得掉嗎第200章 強 攻第485章 勝利了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249章 第一招第644章 聚仙樓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77章 猜對了第382章 槍來——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456章 追與逃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377章 潰 逃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632章 幫妹妹第480章 死亡線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52章 獻 詩第52章 獻 詩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117章 搭搭手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510章 孺慕心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704章 安 睡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