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

雖說韓玉芝等住進王府別院,楊繼業不適合隨時出現在別院中,但第二天早,他還是過來了。

知道昨晚韓玉芝會與韓新勇等談迎娶的事情,韓家那邊會不會被說服,這天過來,楊繼業多少有些擔心。

韓家雖說不是大家族、望族,可一門三進士,在京都的名望還是很高的。如果不是因爲太子府的牽累,很可能會有更高的社會地位。這樣家裡的女兒出嫁,沒得到足夠的尊重,韓家會生氣甚至不嫁,都是有可能的。

敲門後,見是陳羽霏開門。楊繼業說,“陳姐早。”

“我不好。”陳羽霏故意這樣說。

“陳姐……”

“你打算怎麼感謝我?”陳羽霏輕聲說,楊繼業便明白她所指的意思,“陳姐放心,有什麼要求,只管提出來。”

“好啊,你把你所有的事情,都告訴我吧。”陳羽霏說。

“行啊。陳姐,辛苦了,多謝。”楊繼業稍微顯得嚴肅、認真,陳羽霏也不以爲意,放楊繼業進院子。

韓玉芝如今得躲着楊繼業不見面才符合習俗,楊繼業過來,也只能與韓新勇或韓春妮溝通雙方婚事的一些議程和要求。

硬着頭皮去見韓新勇,見韓新勇面色黑沉沉的。楊繼業說,“二哥早,房子還可吧。”

韓新勇根本不理會他,楊繼業也明白,便說,“二哥,我知道這樣做確實對不起世妹,只是啊,時間不待我。北地風波,哪怕這次韃子入關三四個月就返回關外,那又如何?

太子這次平安返回,文朝對於內部的整頓也會開始,不然,我朝當真岌岌可危了。這些事情,與我說來,也是一次機會。再者,蘇杭倭寇還在,蠻族軍和平倭軍在蘇杭與之相持,我也得去蘇杭的。”

陳羽霏告訴他,已經將蠻族軍和蘇杭抗倭的事告訴韓家這邊,楊繼業也不瞞着。

“你小小一個舉人而已……”韓新勇冷笑着說。

“二哥,我在蘇杭和垣武城都開辦學堂,名叫知書堂。知書堂掛有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我目前也有這份力量來做好這些事情,爲國也好,爲民也好,還是爲了我自己,該去做的事,肯定會去做到,做好。”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韓新勇說,對於他所受到的教育而言,這種說法完全是一種逆反。

“二哥,這也是聖人之言。不過,後世這些儒生,改變了聖人之意罷了。”楊繼業覺得,與韓新勇論這些或許是最好的說服對方的方法。“聖人之學,是六藝並進;聖人對於德怨之論,也是以直報怨;聖人之學輕君而民重,只有法家之人,纔是君王獨尊……”

雖然楊繼業對聖學的研究不多,但對於後世的一些討論,他還是能夠理解的。放到文朝來,面對韓新勇這個進士,說這些話,說服力強不強難說,但至少韓新勇不會駁倒他。

在文朝,本身就士林與皇權並行,只看誰偏重一些而已。楊繼業所說的核心,在文朝是正確的,韓新勇自然無法駁斥。

“二哥,我準備在蘇杭那邊辦知書堂之後,再開辦知物堂和知兵堂,這些學堂以後開辦擴散而去,京都那邊也是計劃做的,只不過,楊家暫時不能回京都,就得等幾年了。”

“何爲知物堂?”韓新勇自然不明白。

“人知物,才能掌握一些技巧,研究更好的新物品,爲人生活所用。我舉一個例子,二哥,人當初是用手足農耕,後來知木棍、石塊,便用之;再後來,知青銅、鐵器、鋼材,纔有這些用於我們的每一方面。這就是知物堂要做的事情……”

兩人討論這些事情,韓新勇的心情也在逐漸地變化,這個未來的妹夫,才十七歲,功名不過舉人,但他心裡所想確實不是平常人一致。討論一陣,韓春妮也得知楊繼業到了,出來見面,楊繼業對韓春妮也表示了道歉的意思。韓春妮不說什麼。

看到情況穩定下來,韓家情緒得以安撫,楊繼業才說,“二哥知道蠻族軍的事情,也知道剿滅倭寇的一些事情。那我要說的是,岳父跟在太子身邊,安全應該沒問題,家裡這邊確實不需太多擔心。

我得知岳父去幽州,先後派了兩隊人前往,尋找和在旁邊援助岳父,確保岳父安全。目前,蠻族軍確實不能抽調多少人,但前往北地的人手,都是好手。僅僅大高手級別的,不少於五個。其他人的身手,都在高手層次。衝陣這些人不會多厲害,但救人、護送,則是他們的拿手戲……”

這些話說到底,還都是安慰的言語。北地那邊到底是什麼情況,真不知道。楊繼業前世到過那邊旅遊,可文朝的版圖和後世的版圖不一樣,如今,到黃河流域之外區域,基本就是外族之地。

幽燕也是北地最前沿的大城,再往前面,就是韃靼、奴兒干都司、兀良哈等國,西北方向,在韃靼之外是瓦刺,再遠一些是乞兒古思;西南方向有帕木竹巴、別失八里等國,但目前這些國大多處在蒙匈族統轄範圍,是蒙匈族封出來的諸王。

這些東西,對韓新勇和楊繼業而言,都是比較遠而空的,所謂韃子也不是很精確的說法。如今破邊而入的,是後金這邊的人馬,蒙匈族和後金之間,同樣是敵對關係。

後金滅掉遼國,在後金還沒有完全滅掉遼國之際,蒙匈族已經開始崛起。隨之瘋狂壯大,擴張版圖,幾次西征之後,蒙匈族一直打到歐洲去。東方這邊,留下文朝本來是要滅掉的,但後來被拖在亞歐之間遼闊的版圖上,使得文朝穩固了幾十年。

後金死灰復燃,從關外突破而進,文朝邊軍卻無力對抗,更沒力量將後金的騎兵趕走。

聽楊繼業說他的人如何厲害,韓新勇也沒有具體的概念,只能選擇相信。後來雙方溝通婚事的議程,倒是心平氣和一些。等楊繼業離開,韓春妮與韓新勇說,“二哥,楊家姑爺可不簡單啊。”

“皇孫劉世博、左丞相府幺兒朱成章,都敗在他手裡,豈是簡單二字就可說了?”韓新勇多少有些感概。

第421章 訴衷腸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12章 討價還價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54章 逃得掉嗎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710章 密 謀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184章 夜行軍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68章 決戰起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22章 刺 殺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21章 再抄詩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478章 又受挫第51章 冬梅殺到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3章 老 媽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707章 密 談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249章 第一招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516章 找王爺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230章 求 寶第456章 追與逃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201章 誰 錯第234章 碎馬腳第80章 單 挑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510章 孺慕心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33章 看夜校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349章 新規劃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202章 開 倉第347章 芒勁角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573章 失蹤了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182章 第一親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98章 忠心換槍第239章 新朋友第443章 傳假令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239章 新朋友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633章 信誠苑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26章 女孩與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