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

bookmark

第二天,楊繼業在見湖鎮接連收到兩個來至外面的緊要信息。

巫豹、巫虎都到見湖鎮來聚集,幾個人正在討論蘇杭這邊的戰情。首先接到的是來至京都的傳信,太子劉靜在返回太子府的街頭,遭遇到激烈的刺殺。結果還好,據說太子沒有受傷,但京都那邊也無法證實這一情況。

第二條信息是來至柳河縣城,楊家那邊,楊爸已經出發,前往京都,有全面的保護措施。對楊繼業是不是去京都,沒提出意見。

對於自家老爸前往京都,楊繼業也知道可能存在危險,但有鐵叔、伯權大師等人在身邊,而蠻族那邊的人,雖說不便於去京都,可暗中跟隨卻是可以的。鎮邊王府也派了精銳隨行,倒是有些出乎楊繼業的預料。這也是鎮邊王爺劉耀輝顯示了善意,自己在蘇杭這邊,自然會更多照料劉浪這個小王爺。

楊家往京都的推進,只要得知安全就可,沒必要多討論。倒是太子劉靜在街頭被刺殺,說明京都皇權執政已經激烈,都不做多少掩飾的地步。

巫虎、巫豹、唐仕順、左繼祖等核心高層都在坐,楊繼業將太子被刺殺的消息讓他們看了,這些人都沉默,不敢亂說話。

“京都那邊,情況複雜。太子從北地迴歸,聲望推高。夜見皇上,出來就被埋伏。”楊繼業侃侃而談,“這說明,京都有人一直在盯着太子行蹤,甚至預先判斷出太子行蹤,才能先埋下人手,做此孤注一擲之舉。”

“少爺……”巫虎說,“京都複雜,老爺此去京都,那不是……很危險?”

“皇上緊急召回右丞相,這是一個信號。爲什麼會出現六百里加急的召回?這是做給京都那些人看,還是當真是需要老爸去京都主持什麼事?老爸離開京都六年,哪怕還有影響力,也不會多了吧。最多不過是有一些名聲,士林中人,會在輿論上支持他,這並不能直接影響大局和一些人的決心……”

“少爺,太子府有沒有明確的敵人?”巫豹說。

“三哥,這種事情都藏在背後,誰會站出來說?”楊繼業笑了笑,對於京都朝堂的鬥爭、皇權的爭奪,那是極其複雜的,“不過,對這些事情往往可從結果來倒推成因的。如果太子出事,誰纔是受益最大的那個人?

當然,這樣也不一定準確。對皇位的謀求,誰能夠說準?往往是看起來最不起眼的人,反而容易拿到最好的結果。

前朝靖康二帝時期,誰能夠想到在金兵攻打之下,趙構這位非嫡傳的皇子,能夠成就打通,開南宋百餘年傳續?秦王唐太宗最初也不是明擺着的帝皇接承者,可秦王心狠手辣,黑腹陰險,先下手將太子除掉,然後逼着其父讓位。這種事情,在皇家可不少。

目前,文朝內憂外患,金兵韃子年年破邊,北地糜爛。更大的強敵蒙匈族,目前還被萬里戰線牽住軍力,不然,僅憑目前文朝的力量,如何抵擋外地進攻?只不過,這些人都看不到危險所在,沒有疑心壯大自身,反而因爲綱紀不振,大謀私利……”

雖然說得不少,但巫虎和巫豹都沒聽懂,唐仕順和左繼祖是讀書人,還能夠接受楊繼業所說,也能夠明白前朝與隋唐。這次,張靖海已經返回蘇杭督管他的工作,不然,他的學識算是比較深厚的。

“文朝目前的危機重重,不過,也不是現在我們就能夠插手的。這段時間,確切地說,我們用十個月到一年之間,將蘇杭這邊安排好。期間可能還會從這邊不斷地抽調人手,安排到京都去。

二哥,臺府那邊決戰,要多久可出結果?”

“少爺,臺府的剿滅倭寇隨時都可發動,但之前我們就確定了,臺府對戰倭寇不是蠻族軍衝在前面。該讓武夷土兵、王府軍和中軍去打,分一些功勞給他們,對蠻族軍以後行事更有利。

如果形勢變化,需要蠻族軍直接出兵,十天內就可解決倭寇了。”

楊繼業離開蘇杭前後有兩個月,對這邊具體情況也不太瞭解。巫虎所說,是之前蠻族軍這邊敲定的方案,如今情況雖有改變,但也不至於這點時間都等不起。

“二哥,對倭寇作戰我們的方案不變,只要催促一下各方,讓他們轉進推進起來,倭寇那邊不戰也得戰。另外,對臺府那幾家人,考慮儘快行動。在蘇杭這邊,能夠拿到的必要財力,我們不能放過,這些收益投放到北地去,足夠我們在北地打下基礎。”

“少爺,破襲那幾家,人力上完全夠用。不過,財物容易轉移,但他們積存的米糧、貨物,要無聲無息轉移走,難度有些大。”巫虎說。

“二哥,臺府這邊如今耳目衆多也是事實,做起來難度大。”楊繼業也明白,“夜出晝伏,只要收到見湖鎮來,誰還能查到來龍去脈?”

“好,我這邊發令下去,三天內開始行動。”巫虎說。

“好。這件事青年軍那邊也參與,作爲練兵吧。不是主攻,而是配合轉移物質。”楊繼業對唐仕順和左繼祖說。

“沒問題。”唐仕順作爲青年軍之長,對於有任務還是很樂意的。

“二哥,目前我們要調集一些人手往京都,也要對北地進行佈局和準備。蘇杭這裡,對戰倭寇時間不會久,但接下來在蘇杭的發展,卻是我們工作的重心。我幾次請大哥過來,可他一直不肯離開荊蠻楚地。

後來我想,荊蠻楚地是我們的最後退路,那裡的經營,除了保家之外,還需要針對蒙匈族,這也是這幾年的重要一着棋,大哥主導,也是好事……”

“少爺,這幾天我們也討論過,等對倭寇之戰後,我將蠻族軍一分爲三。一部分返回荊蠻楚地,作爲強軍的中堅力量,在荊蠻楚地擴充兵力到一萬人;一部分留在蘇杭,帶着進來招納的兩三萬人進行訓練,力爭在半年後成爲可用之兵。而我則親自帶一部分人,到北地去,以五義莊爲據點,吸納北地的人操練成軍……”

“好。”楊繼業說,“人選上,要精心挑選。蘇杭這邊,重點在海上作戰。”

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87章 戰後相見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377章 潰 逃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262章 難選擇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708章 有多強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499章 議清剿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400章 天不負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530章 新婚了第85章 刮骨療法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98章 忠心換槍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8章 闖王府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37章 劉浪出題第336章 殺 賊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4章 詭 異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698章 殺無赦第248章 暗 謀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553章 邀入夥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123章 讀與考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535章 來戰——第516章 找王爺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92章 族羣分別第188章 消滅掉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243章 爭 辯第33章 看夜校第539章 約 戰第240章 求 聯第94章 應對問答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223章 攤子大第163章 竹 詩第124章 馬 事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14章 巫 家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285章 趕時機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468章 煽耳光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572章 換角色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516章 找王爺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716章 出 擊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173章 衝上去第78章 啞 巴第184章 夜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