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

太子劉靜在遇刺的晚上,親眼見過文昭帝,雖然沒說幾句話,但劉靜對父皇是琢磨很透徹的。哪怕老太監和文昭帝在極力掩飾真實的身體狀況,可太子劉靜還是有所察覺。

結合對右丞相的加急召回,就知道文昭帝身體當真出了變故,至於有多嚴重,劉靜也難準確判斷。想來是無可挽回之變,不然,文昭帝是不會加急召回右丞相的。

那晚自己遇刺,但皇宮卻沒有絲毫反應,甚至幾天來都沒有一句安撫的話。對刺殺太子之事,也絲毫不提及。太子劉靜更明白,這時候處在非常時期,唯有期望右丞相趕回京都,父皇還沒有到最後時刻。

聽張洪庭這樣說,想來京都這邊不少臣子,都還在以爲文昭帝在冷落太子。這些年來,文昭帝如何對待太子府,削弱太子府的力量,那時有目共睹的。這一次,文昭帝如此漠視太子遇刺,與平時的風格對得上的。

對於張洪庭的表示,劉靜也知道。他這樣做哪怕對京都目前的大局有些負面的作用,會讓自己的對手對父皇的判斷會更接近事實。只是,他也不能對張洪庭說什麼,就隨他去了。

“張先生的良苦用心,小王感激。”劉靜說,“張先生,午後能不能煩請您走一趟,到刑部衙門去問一問。那些歹徒的來歷,就沒有絲毫跡象?”

“殿下放心,午後老夫去問問,在沒有進展,老夫參刑部那幾位一本。尸位素餐,要之何用?”張洪庭嚴肅地且激憤地說。

“多謝張師,辛苦了。”太子劉靜微笑着說,對於韓立仁那邊,倒是沒說什麼。

在張洪庭和韓立仁之間,太子劉靜如今明顯有偏向的。不僅是韓立仁到北地共患難,更主要的是,兒子劉銘到荊蠻楚地那邊,受到楊家那位教導,使得兒子有根本的轉變。這種轉變,以後劉銘接續大統,一定會成爲一個勵精圖治的千古大帝。

楊繼業作爲韓家女婿,以後韓家必然是文朝重臣,哪怕韓立仁目前的能力表現不算好,韓家的兩後輩也不過是中上之姿,他都會傾向於韓家。

對楊繼業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才,太子劉靜沒有直接接觸。印象中不過是一個書呆子,但聽兒子所說,卻完全是兩回事。在巫家寨的夜校,出現了很多完全意想不到的東西。如黑板,如培訓管理層的夜校,如讓平民識字,再如數字的引進。

他對萬里之外的國度弗朗機,都瞭如指掌,能夠將這些西洋之物,爲自身所用。這還是一個年僅十六七歲的少年郎?

兒子返回太子府,讓父皇有了決斷。可目前太子府的危機並未解決,好在禁軍的態度堅決,這是不是父皇在背後給予的支持?

這幾天,太子劉靜也是心驚膽顫,留在太子府不外出,而太子劉靜外鬆內緊,嚴防對方狗急跳牆。

遇刺事件發生後,劉靜故意閉門一天,將前來探訪的人都拒之門外,表示自己受到絕大驚嚇,神智都有些錯亂,太醫在醫治。說不定,之前的舊病會復發,很可能衝不過這一關。

這些信號放出去,也是在迷惑對方。當然,對方刺殺不果,想要再次動手,可就不容易了。

對皇權之爭,大臣確實不會明面上參與,但在關鍵時刻,這些大臣又是最重要的分量。

右丞相返京是好事,卻也會刺激不少人鋌而走險,企圖要阻攔右丞相回到京都。

太子府這邊每天都在關注右丞相的行程進展,但那邊傳來的信息也不多。想必,右丞相對自己的安全還是有安排的。

這幾天,朱成章和劉世博往來密切,甚至兩人結伴到太子府來拜訪,問候太子身體狀況。雖說被拒之門外,可太子劉靜也明白,這很可能是二親王府與左丞相府的一次試探。

二親王府那邊對大寶的覬覦,這些年來基本上沒做多少掩飾。或許他們以爲自己會病死,才如此毫無忌憚。可誰知,自己身體出現轉機,讓二親王府那邊措手不及,想要再做部署完全來不及,選擇鋌而走險,也是必然的。

只不過,二親王府做這件事也慎密,將行動者全部死於對殺,甚至用生命換取一絲刺殺成功的機會,使得太子府的安防人員比較被動,只有斬殺乾淨一途。

多次覆盤那晚上的過程,太子劉靜覺得自己身邊,是不是藏有奸賊?不然,伏擊者如何這樣精準設伏?但那晚伏擊者對自己在哪一車裡,和自己這邊有哪些防範,卻又不知,又顯得自己身邊沒有奸細存在。

如今,太子府能夠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表明自身態度,不斷地催刑部、三司、京都府去追查刺殺者,推動案子的進展。哪怕沒有效果,太子府也得表明憤怒,來傳達自己的立場。

太子劉靜也知道,這些年太子府不過存在一個空殼。如今,禁軍這邊有一支戰隊守護,但禁軍不可能參與皇權之爭,甚至對破案的事務都不會參與過深。

能夠動用的人手幾乎沒有,韓立仁和張洪庭等人不過是文臣,在道義上和輿論上,確實可以做不少事。

另外,韓立仁與右丞相之間的聯絡,倒是比較隱秘。具體如何聯絡,太子劉靜也不多問,韓楊兩家,本是姻親。隨後想到,右丞相到京都來,也是一人而已,離開京都六年,他還會像當初那樣嗎?

對於楊家幺兒楊繼業,太子劉靜是有較多好奇,然而,他也知道楊繼業已經往蘇杭遊學,同鎮邊王府的王府軍在蘇杭平定倭寇之亂。這樣的人,經歷了戰事之後,又會有多少變化?

這一位,目前纔是舉人功名,兩年後,他來京都參加科考。到時候,該成爲自家兒子的最強幫手了吧。對於自己的身體,太子劉靜不知會支撐多久,如今兒子劉銘才十一二歲,太小,好在深刻領會了世道的辛辣和殘酷,成熟很多。

如果自己能夠堅持幾年,再傳位給兒子,有楊家扶持,倒是完全可放心了。

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204章 賺大了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73章 三尊炮第528章 赴北地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336章 殺 賊第7章 鐵 叔第178章 勝 出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60章 大火阻路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40章 端陽詩會第145章 先選誰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221章 沒找到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157章 互 罵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307章 辦學堂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343章 耍蠻氣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65章 匪衆逃散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198章 降不降第16章 你賴皮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80章 單 挑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89章 一屋不掃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694章 夜 戰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79章 挖 坑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178章 勝 出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33章 多高士第148章 第一戰第88章 洗 臉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307章 辦學堂第382章 槍來——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433章 三段式第204章 賺大了第431章 有刺客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178章 勝 出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633章 信誠苑第403章 三件寶第60章 大火阻路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