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撫卹其家

bookmark

不足百人,面對千人的強敵,直接就殺上去。這該有多強大的自信,又有多強橫的勇氣?發生在山坳的搏殺,即便沒親眼見到,也能夠感知到那慘烈的生死時刻。

蠻族軍最後居然勝出,不知戰損多少。張強的口供沒能說盡戰事的兇險,也無法得知蠻族軍最後的情況。

“讓人聯絡他們,戰損的人員,以我的名譽,厚葬,撫卹其家。”楊盛文沉痛地說,這種夜裡拼殺,哪怕蠻族軍再強,戰損也是必然的。

“老爺放心,我親自去安排。”鐵叔說,雖然知道蠻族軍強悍,但今晚的戰績,還是讓鐵叔驚呆了。

護送老爺去京都的,蠻族軍有兩百,王府軍有三百。但這兩百蠻族軍,是巫家寨常備軍,雖說戰力也強,卻終究沒有楊繼業身邊做事的那些人強大。

蠻族各支目前都有常備力量,按照楊繼業留下的操練之法,也在不斷地操練,提升,可要說誰更強,自然是跟在巫虎身邊的那些人。

他們不僅是受到楊繼業的辦法進行強化訓練,更爲重要的,受到楊繼業個人魅力的影響,精神上不一樣。整支隊伍的凝聚力不同,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也就不同。

“老爺,之前聽說少爺和巫虎待人在蘇杭那邊,三千人戰兩萬餘倭寇,直接將倭寇殲滅。原以爲是有誇大之詞,目前看來,這不算太大的戰比了。”鐵叔感概地說。

“那小子也不知如何練軍,蠻族軍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不知能不能在我朝操練新軍。北地韃子和更強大的蒙匈族,打過來的時候快到了,沒多少時間留給我們的……”楊盛文也只有在鐵叔等人面前,纔會提到這些事。

“老爺,”鐵叔,“少爺的練兵方略,說起來不難做,我也聽說了。只不過,要做到可不容易。我朝的軍將、朝堂大人們又如何肯讓這樣的強兵出來?”

楊盛文也明白,文朝的頑疾太深,不是心裡所想,就能夠做到的。文官掌兵,軍將沒有地位,又如何有血勇之氣?戰場搏殺,拼死前衝,面對強敵,猶能奮起對戰。不僅僅是軍兵的勇力,還有堅固的軍心和忠誠。

軍將都沒有地位,如何讓軍將有忠誠?

對於軍將與實力,一國之君該如何選取,確實比較難辦。軍將手中軍權過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軍權在手後,心懷不軌,大有人在。唐朝的藩王就是最好的例證,但若是軍將無權,國力勢必疲弱,受到周邊各蠻夷欺壓,那也是必然的結局。

前朝大宋的立國,就是武將得到軍權的結果。使得趙家立國後,對軍將的防範更直接,也使得北宋到南宋,一直都到遼國、金國、吐蕃等等幾百年的欺辱。

如今的文朝,也是如此。幾十年來,當後金元氣逐漸回漲,對文朝的叩關就不曾停歇。

如今,北地危機重重,邊關守衛作用已經不大。如果不改變國內的現狀,文朝還能走多遠?對於這個問題,楊盛文到荊蠻楚地五六年來,一直在尋找答案,卻始終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如今,即使君王要練兵禦敵,誰敢保證所練新兵,就是可戰之兵?

今天,偏偏讓楊盛文看到什麼纔是真正的強軍,可蠻族軍這樣的特殊存在,能不能在文朝推廣?這種強軍,只要文朝訓練出五萬之衆,就足夠與韃子交鋒而不敗。

可滿朝文武,誰會支持訓練這樣的軍兵?皇上願不願意?太子殿下能不能支持?訓練軍兵對朝堂與劉家天下而言,確實是一把利刃,用得好,保家衛國;用不好,後果可就嚴重了。

楊盛文想到這,不由地在思索,自己是不是該同幺兒聊聊蠻族軍的問題?

天還沒亮,小村依舊戒備森嚴。王府軍和蠻族軍將這邊圍攏,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鋒銳的殺氣衝殺而來。

對於山坳那邊的戰事,楊盛文讓鐵叔封鎖消息。這種超強的精銳,還得密藏起來,不然,會引得文朝上下爲之撼動。

天亮之後,原本的兩百蠻族軍先行離開,去山坳那邊處理被殺的魔教徒。另外,還會搜找逃散的魔教徒。不讓發生在這裡的戰事,透露出去。

若是繼續走,如今距離京都不過四五天行程,當真要加急趕路,可能三天就可抵達京都。楊盛文對前行之路是明白的,可對京都朝堂、皇室的一些情況,並不明瞭。

如此,他不急於趕路。對於楊盛文這樣一個文臣,趕路不快是很正常的現狀。文昭帝再強勢,也不會責怪他不盡力。

楊盛文也沒想到有這樣一天,自己居然爲自己的兒子而猶豫不決。對這個有自己主見的幺兒,楊盛文一時間也不知該怎麼做纔是最恰當的。

楊家這邊有如此一支強軍在,自然實力大增,好在楊繼業與皇孫劉銘的關係非同一般,自然不可能走什麼邪道。文昭帝之後,太子如果能夠上位,劉銘勢必成爲下一位君王。到時候,幺兒與劉銘之間,君臣奮起,能夠一改目前文朝的陋習吧。

從長遠看,蠻族軍這支兵還得先藏住才行。楊盛文心裡有了決斷,將鐵叔找到面前,說在小村停留一天,讓所有護送軍兵,在山坳四周搜尋魔教徒,斬草除根。

鐵叔對於魔教徒的憎恨,也是深刻。如果不是魔教,楊家大公子就不會戰死邊關。老爺對魔教徒的所有決策,他都是支持的。

到下午,王府軍和蠻族軍先後返回,將各部斬殺的魔教徒彙總起來,總數將近一千人了。縱然還有一些逃脫的,也不過十幾個人,其中有可能迷失在山裡,最後也死掉。真能夠逃出的,或許都不敢露面了。

那一隊蠻族軍,他們這邊也找不到。審問張強時,得到的信息也沒有外傳,對山坳一戰的真實情況,嚴格控制在少數幾個人之中。

比較難辦的,就是伯權大師也知情,楊盛文倒是不會對伯權大師有什麼動作,甚至都不提要伯權大師幫忙隱瞞。

這天的戰鬥,功績會落在王府軍護送隊伍,而往朝堂彙報,請功。

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35章 認死理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518章 美人恩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16章 削勁哥第630章 有喜啦第433章 三段式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248章 暗 謀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5章 抄 詩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167章 誰出戰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156章 二對二第4章 詭 異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303章 報 官第41章 微 瀾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607章 破祖宅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230章 求 寶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201章 誰 錯第338章 追 擊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48章 耶律鍾玉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655章 勝三傑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336章 殺 賊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534章 五義莊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672章 心與善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156章 二對二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382章 槍來——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79章 磨刀石第100章 我們做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65章 匪衆逃散第8章 闖王府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480章 死亡線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524章 同一天第175章 斬馬腿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79章 領軍需第280章 百十斤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17章 夜校之議第284章 孫大炮第433章 三段式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93章 初進縣衙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406章 祥山鎮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18章 縣學內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448章 去皇宮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