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

以太子劉靜的身體狀況,確實不適合整天處理國事。今天,他帶着楊盛文和朱子善到吏部,不過是一種手段,對外宣告監國的做法而已。

在吏部並沒多談,不到一個時辰,太子劉靜便提出告辭。這一天,纔是最開始的一天,監國什麼的也不會就順利形成操作程序。

送走太子,楊盛文面色如常,看着朱子善,說,“左相,老夫先告退。今天還有得忙,得把右丞相府人手調集過來。對了,秦尚書,右丞相府這邊的人員,就請吏部調配吧。”

秦鍾彬聽楊盛文這樣說,自然不敢牴觸。也是苦惱,六年前,右丞相府有一班子人馬的,後來逐漸分散,一些貶官、一些被調到京都之外,如今,留在京都的,不過三兩人。

如果說從六部或其他部門調人,楊盛文會不會滿意?這樣的調配人手,右丞相府絕對是摻滿沙子,以後,右丞相府的任何動作,都不可能瞞住其他人。這樣的右丞相府,楊盛文會答應嗎?

秦鍾彬在桌面,該如何調配右丞相府的人員,自然不能有太明顯的身份與來歷。京都的這些人員中,自然有不少人都是有師門的,特別是年輕人,他們的師門關係更明顯。

這些人的師長,與楊盛文的關係好壞,也會順推到這些年輕人與楊盛文之間的關係。這是士林裡的尊師風氣,幾乎沒有人會同自己的師門反目。

秦鍾彬稍微沉默一會,說,“右相,那我先草定一份名冊,請右相審定吧。”

楊盛文點點頭,隨後便往右丞相府而去。

右丞相府已經六年沒開,如今,自然充滿荒蕪之感。但楊盛文絲毫不在意,推開門,裡面倒是沒有蛛絲之類,雀鳥也不現。平時,這邊還是有人清掃,打理,纔不至於讓右丞相府荒蕪。

走進之前的辦公大廳,有不少小間,都是專門負責一些部門的工作,對口處理事務,做決策建議或覈實工作的推進情況等。

如今,皇上將三部交給楊盛文來處理,今後這右丞相府也會有三部對口的工作機構,專門負責處理這些工作。右丞相做的是決策或參與決策,但右丞相府的各部門的工作人員,會追蹤處理工作。

這時候,右丞相府還沒什麼人。不過,韓新勇早就有這方面的準備,估計會從各部調配人手,便將還在實習的新進士,叫了幾個人到吏科。

等秦鍾彬回到吏部,韓新勇便主動去見尚書,請示說,“尚書大人,右相那邊暫時還抽調不了什麼人,是不是將還在實習的新進士,送幾個人過去聽命?”

秦鍾彬自然知道韓新勇是韓家之人,韓家與楊家是姻親。這樣的關係在京都知道的人並不少,秦鍾彬平時表面上對韓新勇還是不錯的。當然,韓新勇也沒能弄明白秦鍾彬與朱子善之間的關係。

“很不錯,就這樣辦吧。應應急,右相如果覺得可用,這些人就算是留給右相的人選之一。”秦鍾彬顯得乾脆,因爲這些新進的進士,幾乎沒有什麼工作經驗,丟給右丞相府去,至於右丞相府的工作效率如何,可不是秦鍾彬來負責。

新進進士裡,很重要沒多選人,不過是五個而已。五人裡,有三個都是垣武城的人,分別是錢儒龍、孫曉君和周芳,這三人,韓新勇知道他們的來歷,都是與楊繼業在同一屆的學友。

當然,這些人會不會爲右相所用,能力如何,暫時都不考慮。主要是考慮到楊繼業與這些人的關係,有這一層關係,今後這幾個人總會選擇幫右相做事。

孫曉君等人也得知太子監國和右丞相府重開的消息,等聽到傳令,讓他們即刻前往右丞相府,先暫時去幫忙幾天,等將右丞相府的人手調派齊備,再返回實習的各自部門。當然,右丞相府那邊覺得可以留下,也可選擇留在右丞相府。

孫曉君他們在京都半年多,對於京都很多事情都還未知。但對右丞相府卻是瞭解的,因爲右丞相府在六年前被貶荊蠻楚地,垣武城距離荊蠻楚地不遠,他們雖說沒到過但也熟悉這一地方。

這層關係,自然讓孫曉君等人關注右丞相府。如今,有機會去右丞相府做事,自然很高興,這份高興表露在外,溢於言表。

錢儒龍比起孫曉君要穩住一些,拉了拉他,輕聲說,“孫兄,你能不能忍住啊。大家都看着,再說,我們去幫幾天,未必會被看上,到時候,還不得再回來?”

“錢兄,我們就該有一去不回頭的氣勢和勇氣,置之死地而後生啊。”孫曉君聲音雖小,但神態飛揚,“右相在荊蠻楚地六年,我們有機會說說垣武城的事情,右相能夠不照顧一二?”

“還是要你有能力才行。”錢儒龍說。

“錯啊,錢兄,能不能留下,還不是右相一句話?關鍵是要右相覺得你有能力,纔是真正有能力。對不對?”

孫曉君覺得有些自信,對於自己能力如何,年輕人不面都會覺得自己纔是最強的。孫曉君也不例外,而在科考上,這一屆垣武城幸運考中四人,他是排名最高的。

周芳與孫曉君和錢儒龍都不對付,主要是因爲之前在垣武城,周家和孫家之間存在生意上的競爭,後來因爲與楊繼業的對立,周家和孫家站在敵對的立場。到京都後,他們本來是同窗,該相互扶持的。可週芳、周學朝都是周家一族的人,自然排斥華新社的孫曉君與錢儒龍。

如今,他們三個被選去右丞相府聽令、辦事,對周芳而言,不算是好事。不過,如果能夠留在右丞相府,以後在京都的履歷上,會不會是一種榮光?

右丞相府與太子府之間的關係,他們是聽說過的。如今,太子監國和右丞相府重設,之間有多深的關聯?

太子今後繼位,成爲萬人之上,那右丞相府的人,也有從龍之功吧。這樣的未來,當然是令人憧憬的。

第68章 決戰起第94章 應對問答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644章 聚仙樓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72章 平叔現身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530章 新婚了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33章 看夜校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619章 殺上去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167章 誰出戰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377章 潰 逃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533章 多高士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330章 沒信心第587章 知與行第468章 煽耳光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29章 伯權大師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478章 又受挫第41章 微 瀾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57章 攻 殺第485章 勝利了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80章 單 挑第677章 誰遞陳條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704章 安 睡第1章 穿楊箭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29章 伯權大師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54章 逃得掉嗎第123章 讀與考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63章 白素梅第104章 汗如雨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11章 一拳之威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66章 多寶和尚第135章 談崩了第483章 全 滅第47章 低級粗糙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200章 強 攻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67章 一聲炮響第7章 鐵 叔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27章 再出手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13章 到 手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409章 沱田坳第619章 殺上去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661章 見面歡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414章 張靖海第385章 證據確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