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父子論兵

bookmark

楊爸對幺兒這番議論,很是贊同。文朝幾百朝臣,文武羣臣中,有幾個能夠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可見,幺兒對北地還是有非同尋常的研究。

“先說新軍,該怎麼操練?不說達到那六十人的強悍,只要一半的戰力,就可與韃子拼殺,一較長短了吧。”楊爸說。

“父親。”楊繼業也明白老爸在關心什麼,想用新兵來做北地防禦,“操練新軍提出來是很好的點子,先不論戰力如何。當真要做操練新兵的事,誰來主持這一事?軍權在手,兵部不會放手吧。兵部主導的新軍,還算新軍嗎?還會有戰鬥力嗎?此其一。”

楊繼業笑了笑,“父親,蠻族軍的一些人就不同了。二哥巫虎一句話,全蠻族的人,沒有誰會提出疑議。這樣練兵,纔會專心。軍心穩定,想怎麼練就怎麼練。您說是不是?”

楊爸思索一陣,也點頭,沒有否認。

“其二,”楊繼業繼續說,“兵源問題。文朝軍兵地位低下,將官見了文官低頭,如何有血性與韃子拼殺?文官掌軍,制肘武將在軍陣中殺敵。文官裡有幾個懂得軍陣、懂得使用軍兵,懂得軍心、戰鬥時機、有徵戰經驗?他們心裡對武將、軍兵,本來就心存鄙視,如何會與軍將一條心?除了撈錢外,他們會把心思放在征戰上嗎?

軍將帥不帥一條心,操練新軍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徒有表面而已。縱然成軍,到戰場上,也沒有拼殺之勇。”

楊爸這時候臉色凝重,雖不說話,但心裡明白。自家這個幺兒,對於練兵當真是有着深不可測的高度。難怪他身邊的人這樣強,蠻族軍不過三千人馬,在蘇杭征戰倭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果累累,傳揚蘇杭。

京城這邊對於蘇杭平倭之戰,不會這麼逐一,哪怕傳來大勝戰果,大家都不以爲然。因爲文朝的戰果是怎麼回事,大家心裡明白。也以爲蘇杭的戰功,是誇大之後的戰績。楊爸也是因爲有幺兒在蘇杭,蠻族軍參戰,對那邊作戰的細節都會有所關注,纔看得明白些。

“蠻族軍的軍兵勝在基礎好體質強,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服從。巫二哥但有令下,前面是火海、懸崖都不會眨眼地踏過去。如此軍兵,如何不勝?父親,那晚的六十人,原本是準備偷襲的,之後驚動了敵人,只得站起來拼殺。他們面前不管是一千人,還是三千人,這些人心裡想的是將作戰任務完成,沒想過能不能打贏或打輸……”

“如此壯士……”楊爸感概起來,“如何求得?”

“父親,新軍編練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供給的保障問題。”楊繼業說,“當初蠻族軍操練的供給是怎麼來的?那是巫二哥將鷹巢山匪窩攻下來,繳獲大量人口和多年積存的米糧,我們還讓蠻族從蒙匈族那邊購進牛羊,確保軍兵操練中有肉吃,這樣的供給條件下,纔將蠻族軍操練出來。而其中的精銳,實際上也不多……”

這些事情,楊繼業也逐漸地向楊爸透露,如今回到京都,這樣的事可以透露了。楊爸聽幺兒說出這樣的事,不免驚訝,難怪了。鷹巢山傳襲幾百年的匪窩,被他們拿下,繳獲之豐厚,可想而知。但楊爸並沒有說什麼,只是看楊繼業一眼。

楊繼業解釋說,“鷹巢山正面無法攻取,但山背後的絕壁卻可攀緣,訓練幾十個人,爬上去,放下繩索,蠻族軍全軍就摸進山裡。”

楊盛文有種恍然之感,難怪,那段時間家裡的物質,一下子多起來。一個幾百年的匪窩,多少人想攻佔,但一直都沒做成,卻讓自家這個兒子聯手蠻族軍,做到了。

楊爸不做評論,顯得平靜。楊繼業說,“父親,要在北地組建一支新軍,不是不可能。太子府這邊能夠主導嗎?能夠完全按照要求去練兵,能夠保證供給不虧嗎?這些事情只要有其中一件做不到,編練出來的軍伍,很可能空有架子而已。

至於健卒,北地不少人都可招納,特別是與韃子有血仇的,他們肯拼命。我聽說北地山匪多,豪俠聚義,打家劫舍。這些人本身比較強,只要收心聽命,絕對能夠訓練出來。”

楊爸對於兒子所說,知道每一件要求,都不是說能夠做到就可做好的。甚至都不能做到。像後勤供給,太子府如今沒錢沒糧沒人,如何籌集?

北地的山匪,聚衆不過是想活命而已,自己都不夠吃,哪會有餘糧?北地大戶大族,自家養一羣保家護院的人,開銷不小,經年下來,也不會有什麼儲存了。

最難做的,就是編練新軍的歸屬問題,這是軍權。兵部肯定不會放手,如今的太子府還沒那個魄力,而右丞相府這邊也不好插手,因爲右丞相府所做的工作,是吏部、禮部和戶部,都是是在的職權部門,再要伸手到軍方,兵部肯定不滿,朱子善也不會放任這種事情發生。

編練新軍爲對付韃子入侵,可如果沒練成,反而將太子府的名聲都搞壞了。“繼業,新軍編練可推後一些,從禁軍裡挑選一些悍卒,操練成強軍,是否可行?”

“父親。”楊繼業也知道,太子府這邊可能沒有更好的辦法,各種可能性都討論了,纔會有這一番話來,“禁軍或許在朝廷軍體系中是很強的,可在我看來,這些都是老爺兵啊。他們能夠受得了超強的訓練?

文朝軍兵操練,那是十日一操。禁軍五日出操?真正強軍是整天都在練兵,體能纔會適應嚴酷的作戰。蠻族軍目前一天跑三百里,然後對陣殺敵,再追擊敵人一兩百里,不會有多少人掉隊。父親,邊軍、禁軍有幾個人可做到?

當初在蘇杭,一日三百里,休整兩時辰,攻取見湖鎮三千倭寇精銳,全殲。打得辛苦,可倭寇無一逃離,而蠻族軍無一戰損……”

對於蠻族軍進襲見湖鎮之軍功,楊盛文是知道的,可細節卻不知。這時候,聽兒子這樣說,才體會到蠻族軍之強悍,遠超想象。

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5章 巫 龍第284章 孫大炮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74章 露臺上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240章 求 聯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66章 多寶和尚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443章 傳假令第117章 搭搭手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551章 纏 鬥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347章 芒勁角第20章 曲解經典第553章 邀入夥第49章 鷹巢山匪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95章 二八分賬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29章 伯權大師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25章 你是誰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84章 又見啞巴第47章 低級粗糙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135章 談崩了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229章 失 寵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68章 決戰起第482章 前無路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498章 議婚事第184章 夜行軍第668章 見先生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77章 猜對了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480章 死亡線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307章 辦學堂第157章 互 罵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714章 不經打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551章 纏 鬥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53章 混亂起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223章 攤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