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東印度

森狡黠的放低了聲音:“荷蘭人出售東印度,我們的|要是葡萄牙、西班牙人,陛下,西班牙人與您有着良好的關係,如果大明願意收購,我想西班牙人或許會打消這個念頭,可是葡萄牙人資金雄厚,若是與它競爭,難免會浪費不少財力。陛下,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東印度一錢不值,所以這次收購必須由大明與英國聯合起來。”

傑森頓了頓道:“荷蘭人之所以轉賣東印度,是因爲它在遠東的殖民地受到了削弱,而且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兵力來保護東印度,其實他們最忌憚的還是大明的水師,一旦大明對東印度宣戰,荷蘭人根本不可能在萬里之外的遠東進行救援,所以東印度公司的意思是與其東印度被吞併不如趁早將這塊土地轉賣的好。而葡萄牙人與大明並沒有多大的厲害關係,因此願意購買。如果此刻大明的水師對東印度宣戰呢?”

朱駿明白了,荷蘭人出售東印度是因爲沒有足夠的保護能力,而歐洲各國對於東印度垂涎已久,必然會相互競價,如果要買下來,必然需要大量的白銀。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讓這塊土地貶值,再把英國推到前臺代購這塊土地。

如何讓這塊土地貶值呢?唯一的方法就是大明水師對東印度公司位於東印度的領地進行宣戰,那麼所有想購買的國家必須先意識到一點,當你買下這塊土地時還需要與大明進行一番海戰才能得到,花了錢還要打仗,那還不如直接派出艦隊去美洲或者非洲去搶更加實在一些,跟大明地水師宣戰,就算本國有着強大的海軍實力,可是你的敵人在家門口,而你卻要遠涉重洋,這不是沒事找抽吧。一旦大明水師對東印度宣戰,就意味着東印度成了雞肋,足夠嚇阻所有歐洲國家對東印度的購買,荷蘭東印度公司找不到賣家,東印度又面臨被吞併的危險,唯一地辦法就是瘋狂降價,以跳樓的價格賤賣出去。

這個時候,英國人就可以出手了,一百萬銀幣的土地恐怕只需要十萬銀幣的價格就能獲得,土地到手之後大明水師突然又停戰了,接着便是分贓,二一添作五是不成的,哥們的水師勞師動衆至少也要二八開才行,我八你二,有錢大家賺,有好處大家分,我分的多,你分的少。

傑森笑嘻嘻的道:“陛下,您有沒有興趣?東印度土地肥沃,盛產糧食,而且擁有大量的煤、鐵礦石,殖民地地港口和據點也是現成的,只要陛下點頭,這塊土地便由英吉利聯合王國以及大明天朝共同管理,此外,印度次大陸的土地面積十分寬廣,在這片大陸上有數百個領主,大明以東印度爲據點,遲早可以一舉吞併印度次大陸。”

朱駿點了點頭:“這是個很好的建議,一些具體地事宜朕會安排內閣和你商量,朕不會讓英國吃虧的。”朱駿給了傑森一個鼓勵地眼神,讓傑森精神一振,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沒有大明崛起,英國人將在十年之後打敗荷蘭人,並且買下荷蘭東印度在東印度的殖民地,而這塊肥沃的土地在後世成爲了女王王冠上最燦爛的寶石,也讓英國的工業革命有了充足地原始積累資金,最後開啓了近代工業的雛形。

送走了傑森,朱駿興沖沖地回到後宮,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江南一役大獲全勝,大明的疆域已經擴展到了東臨東海,南至爪哇,西到四川,北抵長江地超大版圖近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也至少達到了一千五百多萬,隨着和平地降臨,漢人的人口將會以幾何數的增長,最重要的是,由於大明從前的技術積累,在加上近年來的鼓勵政策,大明的工業以及科研能力漸漸開始走上軌道,人多力量大啊,歐洲在清初時在科學文化上開始逐漸領先,可是畢竟受到了人口的限制,而大明一旦開啓工業化,其成就絕不是歐洲所能比擬的。

對於這次東印度的購買,朱駿還是持謹慎考慮的,印度次大陸簡直就是天生的殖民場所,那裡不單有肥沃的土地豐富的礦產,更有數以千萬計的溫順人民,大明甚至可以再那裡組織一支殖民軍隊,只要尊重他們的宗教習慣,就不虞他們會揭竿而起。

對於殖民統治,朱駿是極爲痛恨的,可是近代工業革命必須經歷痛苦的原始積累,需要大量的資本家和痛苦的勞工,與其剝削本國的人民,還不如去剝削別的民族,這個世上落後就要捱打,與其被別人打,不如自己去打別人。

………

……………

朱駿還未高興兩天。一場朝廷地辯論拉開了帷幕。辯論是由江南一役地勝利而引起地。首先發難地是一個七品地吏部給事中。大明開朝以來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與六部相對。每科設都給事中、左右給事中、給事中。六科掌侍從、規諫、拾遺、補闕。以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可封還制敕。鈔發章疏。稽察違誤。雖然品階十分低。可是權力十分大。成爲監察機關。既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又可監察六部。糾彈官吏。就算是堂堂尚書見着了這種七品小官也不敢輕易得罪。這些官員大多由年輕地官員充分。他們不諳官場。不懂得圓滑處世。卻也正因爲如此。朱元璋才設計出這一套以下克上地規矩。制衡高官。

由於明軍在江南地勝利。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南部、江蘇南部等地地光復。朝廷內開始傳出一個遷都南京地聲音。大明建國以來南京便是大明地首都。後來燕王朱靖難開始遷都北京。南京開始作爲大明地陪都使用。成爲歷代太子地坐鎮場所。南京也同樣擁有六部。其地位與北京相當。而跟隨朱駿入緬地官員中。大部分都是南京六部地官員。可謂是中興地主力軍。因此從海都遷往南京。讓南京成爲帝國中心地奏請得到了許多人地附和。甚至連沐天波與楊嗣德都是搖擺不定。

“皇上。南京乃大明龍興之地。如今皇上據有四海。坐享天下。應當着人修繕南京宮室。擇日遷都。以應萬民浮望。”

“是啊。南京乃是富庶之地。建制和宮室都是現成地。海都雖好。可畢竟乃是蠻夷之地。如何能夠久居?”

在吏部給事中發話之後,立即引來了無數朝廷大佬的附和,大家一致的意見是遷都南京,以海都爲陪都。

朱駿卻不這樣看,南京確實曾是大明的首都,可是海都如今也並非再是蠻荒之地,這些官員們只想着光復天朝上國的土地,對狄夷之地不報太大的興趣,可是朱駿有興趣啊,海都在南洋,一旦遷都去了南京,那麼大明對南洋的控制就要削弱,一旦將來有少數民族打着民族獨立的旗號造反,大明的軍隊如何應變?而首都設在海都就少了這層顧慮,京城的戍衛部隊可不是吃素的,而且海都繼續成爲首都,也將大量的增加漢人的人口,幾十年之後,南洋的漢人比例越來越高,而各族人口也會隨之減少,只有這樣,漢人才能雀佔鳩巢,將整個南洋據爲己有。

其實矛盾的中心點並非是什麼龍興之地,也並非是什麼狄夷蠻荒,主要還是認識上的差距,官員們認爲天下便是中原和江南,而朱駿猶豫後世的眼界,心裡已將全世界納入胸懷,中國並非是世界的中心,整個世界上有着比江南和中原更加肥沃的土地,如果在這個時期不能夠先期佔有,那麼幾百年之後,一旦國界穩固,再想奪取就要難上幾百上千倍了。

大臣們說起來可謂是一套接着一套,引經據典,先談先皇,再談太祖,接着又扯起江山社稷,七嘴八舌,可謂是理由充分的很,可是朱駿一點也認同,海都乃是南洋的中心,距離印度次大陸、非洲、乃至海路通往歐洲都是極爲方便的,一旦遷往南京,雖然那裡曾是中央王朝的心臟,可是並非是世界的心臟,朱駿在海都經營多年,不可能將它輕易拋棄。

朱駿用的仍然是從前的法子,一個字,拖。隨你怎麼說,也隨你怎麼罵,哥們不下硃批,你拿哥們有什麼辦法。大臣們鬧騰了許久,見朱駿不爲所動,也是無可奈何,你說了這麼多廢話,人家根本不聽有什麼辦法。於是又有聰明人開始玩起了迂迴戰術,建議皇上仍然定都海都,而設南京爲陪都使用。

對於這個折中的想法朱駿倒沒有反對,南京畢竟是中央之國的心臟,在那裡設立陪都,既可安置皇儲,讓他在陪都熟悉政務,又可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於是大筆一揮,讓人宣旨。

………………

關於有讀者說民粹主義,小弟實在不知道怎麼答,這裡只反滿,對於其他各族的少數民族並沒有採取任何壓迫的政策,而之所以要反滿,恐怕前面已經介紹過了,不必細表。

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138章 各懷鬼胎第26章 好兄弟 不講義氣第198章 老狐狸第401章 大肆搜捕第236章 晉升第45章 貪官污吏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188章 血戰(二)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423章 疑兵第437章 金陵埋金第343章 鎮壓日本叛亂第798章 空營第44章 南洋海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171章 大捷第73章 裝逼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399章 遇刺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97章 回馬槍第520章 寧死荒徼無降也第185章 詐敗第480章 漢口之戰第1章 南明末帝第267章 裂痕第70章 反間第403章 博彩第39章 費解的佛朗機戰術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185章 詐敗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403章 博彩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477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511章 捉到一個黃帶子第18章 貓和老鼠第75章 奉天監國第35章 帝王之術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803章 英國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87章 變化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44章 南洋海第479章 漢口第101章 對陣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555章 懷柔個屁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509章 排蒙第192章 突入廣西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100章 撫慰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93章 中西合璧戰艦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第34章 逆水行舟第183章 兵不血刃第489章 親征第496章 馬鷂子第562章 大饑荒第245章 調虎離山第40章 暴利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417章 計劃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104章 五國來朝第510章 復仇之戰第181章 暗戰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558章 馴服餓狼第558章 馴服餓狼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517章 攻佔盛京第465章 搶灘登陸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28章 歃血爲盟第481章 新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