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招安風波

原來這封信正是範耀山派人送至陽城的,信中將朝廷正在張羅着想要招安刑天軍的消息傳給了肖天健,範耀山在信中也說了他的看法,覺得這次這件事對肖天健來說,是一件好事,希望肖天健考慮一下,最好能接受朝廷的招安。

果不其然,僅僅幾天時間之後,太原山西布政司便派來了一個小官,帶着少量的隨從想要進入陽城縣地界,結果一出沁水縣城沒多遠,便被鄉兵隊給抓了起來,在說明了來意之後,當地保長沒敢擅作主張,便派人將這個官員給送到了蓮花寨之中。

而朝廷想要招安肖天健和刑天軍的消息,不知道怎麼搞得,居然在短短几天之中,便傳遍了整個刑天軍之中。

這個消息頓時在刑天軍之中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於是不少人心思馬上便活泛了起來。

畢竟他們刑天軍現在的身份,在官面上來說,是不合法的,說白了就是賊,而眼下以刑天軍的規模和能力,雖然肖天健在一些場合下,已經漸漸的表露出了問鼎天下的心思,但是畢竟眼下的刑天軍實力在這裡放着,真正相信肖天健有這種問鼎天下的能力的人,卻並不見得很多,人這種東西之所以和動物有區別,就是因爲人類會思考,這麼一來許多人便開始琢磨了起來。

而這個世道上,起兵造反的人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大大小小的杆子、義軍在北方几乎可以說是遍地都是,朝廷對於這些造反之人,採用的也是能剿則剿,不能剿便招撫,從天啓末年開始,這樣的事情也多了去了,不少揭竿而起的人有不少死於朝廷的圍剿之中,當然也有不少人卻被朝廷招安了,搖身一變成了官軍,掉頭幫着朝廷去圍剿其它的義軍。

之所以以前朝廷沒有對肖天健和刑天軍招安過,那是因爲刑天軍名氣太小,在朝廷眼中遠不夠格,所以對於刑天軍來說,先期便能剿則剿,而現在經過數戰之後,朝廷開始發現想要剿滅刑天軍並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於是刑天軍便在朝廷眼中升格了,可以被招安了,於是這纔派人來這裡,想要招安肖天健。

對於這次的招安之事,刑天軍之中頓時開始衆說紛紜,總之形成了兩種意見,一是有人認爲,以肖天健的個性和行事作風,根本不可能被朝廷招安,另外一種意見則認爲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洗白的機會,如果肖天健能答應朝廷的條件的話,招安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樣的話他們便脫去了賊身,以後正兒八經成了朝廷的官軍,以後便可以安安生生的過日子了。

而且這種支持被招安的想法還真不是一個半個人的想法,居然在刑天軍之中還相當有一部分市場。

畢竟很多人投入刑天軍是被迫無奈,沒法活了才當了刑天軍的兵,有些人並不想背一個賊名,如果朝廷願意招安他們的話,有些人還是願意當官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他們這些人之中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當不上官,甚至連想都不用想。

可是對於普通兵卒來說,這件事對他們影響還不算大,特別是對於那些在付德明手下做事的一些因爲生活所迫,不得已之下,才幫刑天軍做事的讀書人來說,這件事對他們的影響卻更大一些。

其中許多人當年讀書爲的就是求取功名,有朝一日能當官,光宗耀祖,可是時局一天差似一天,北方有建奴不斷犯邊,又趕上連年大旱,許多讀書人家,並不算是富裕,以前最多也就是小康家庭罷了,在這樣的年景之下,不少中產階層也紛紛破產,使得這些讀書人無以爲生,只得放棄了繼續攻讀參加科舉的念頭,爲了一口飯吃,不得不低下身子甚至是走上了街頭討飯,成爲了流民中的一員。

更有一些讀書人屢試不中,在無以爲繼之下,也只得放棄了求學,破產之後匯入到了流民之中,最終爲了口飯吃,投入到了刑天軍之中,爲肖天健做事,背上了一個賊名。

以前朝廷不提招撫的事情還罷了,他們還能安心跟着付德明一起幹,可是一聽說這個消息,這些人便成爲了最不安分之人,紛紛暗自聚在一起商量,認爲如果此次肖天健接受朝廷的招撫的話,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難得的一次機會,不敢說進身仕途,起碼可以洗脫身上的這個賊名,以後哪怕是當個小吏,起碼也比現在當賊要強。

這種思潮很快便傳入到了肖天健的耳中,頓時讓肖天健對此事重視了起來,正待將手下兵將召集在一起,說說這件事的時候,便聽說山西布政司派來招安的人已經到了陽城地界,正在被送至蓮花寨大營的途中。

於是肖天健在思量了一下之後,便決定在蓮花寨大營之中接見這個招安使。

八月初三,這個前來陽城對刑天軍招安的官員終於抵達了刑天軍的蓮花寨大營之中,天空中佈滿了烏雲,顯得天地之間一片陰霾。

而刑天軍部衆們在這一天被肖天健勒令全部歸營,同時連帶付德明一系的文吏也被一同招致了大營之中,全體在大校場上集結,所有兵將都被要求全副披掛整齊,在大校場上列陣。

不多時肖天健便同樣全身戎裝,身披一套得體的鱗甲,緩緩的走入了大校場之中,臉色顯得很是平靜,大踏步的走到了校場前面的點校臺上。

肖天健走到點校臺上,默默的用眼睛巡視了一遍整個校場上的兵將們,站在校場前面的鐵頭身體站的筆直,手按着腰間的刀柄,像一根標槍一般,扯足了嗓門對校場上的兵將們大聲吼道:“敬禮!”

校場上所有的兵將,在聽到了鐵頭這聲大吼之後,都立即精神一振雙腿繃緊,一起擡起右手,重重的捶打在自己的左胸上面,發出了一片轟鳴聲。

這個時候天空中開始滴落起了雨點,一顆顆雨滴落在乾燥的地面上,激起一點點的煙塵,但是很快整個地面上都開始潮溼了起來,雨下的也越來越大了起來。

肖天健也在點校臺上繃緊雙腿,將身體站的筆直,以右拳擊胸作出了還禮的動作,鐵頭這纔再次叫道:“禮畢!”

所有人都立即嘩啦一聲,垂下了他們的右手,恢復了肅立的姿勢。

肖天健繼續默默的審視着校場上所有的兵將,一直沒有說話,任由雨勢越來越大,將他和所有站在校場上的兵將的衣服打溼,豆大的雨點開始落下,如同小鞭子一般的抽打在了所有人的身上臉上,然後順着身體流了下去。

肖天健一眼不眨的就這麼站在校場的點校臺上,默默的注視着臺下所有的兵將們,漸漸的兵將們開始意識到今天有點不太對頭,這一次肖天健集結他們,並不是像普通的訓話那麼簡單,肯定也不是要來觀看他們的操演的,於是都有些發毛,緊張的看着肖天健,所有人都緊閉着嘴脣,繃緊了臉皮,等待着肖天健說話。

這場雨初時來的很猛,但是持續的時間並不算很長,大致有半個時辰左右,而在這半個時辰之中,肖天健站在校場的點校臺上,卻一句話都沒有說,始終保持着軍姿的姿勢,靜靜的站在點校臺上,和校場上所有的兵將們一起承受着這場大雨的洗禮。

八月的雨已經很涼了,抽打在身上臉上讓人起雞皮疙瘩,開始的時候大家都還有些不太適應,但是漸漸的等全身都溼透之後,反倒感覺不到什麼不適了,每個人都不清楚這是在做什麼,肖天健爲什麼將他們集結起來之後,卻一句話都不說,就這麼陪着他們一起站在雨地裡面挨淋。

但是校場上的氣氛卻越來越凝重了起來,逐漸的開始充滿了一種肅殺感,直到雨勢漸漸的小下來之後,肖天健才忽然動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沉聲吐氣大聲的對校場上的所有兵將們說道:“你們知道今天爲何將你們召集在這裡嗎?你們又可知道爲什麼我要陪着你們在這裡淋雨嗎?”

這個時候校場上除了雨聲之外,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顯得很靜,隨着肖天健的開口說話,彷彿是在校場上響起了一聲滾雷一般,令所有人都猛的一激靈,都豎起了耳朵仔細的聽着肖天健的聲音。

對於肖天健的問話,所有人都面面相覷,沒有人作答,只是望着肖天健等着肖天健給他們一個合理的答案。

等了一陣之後,肖天健接着開口說道:“就是因爲我們之中有些人這些天在聽到了有關招安的事情之後,開始犯渾!開始忘了自己是幹什麼的了,所以今天我纔要將大家召集在一起,淋這場雨,讓所有人都清醒一下!包括我自己在內,也跟着你們一起清醒一下!”

大家頓時便明白了這一次肖天健集結起來他們的目的,原來對於這次招安的事情,今天肖天健是要給他們一個答案了,於是所有人都趕緊更加仔細的聽了起來。

,!

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56章 倒黴的多爾袞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2章 兵至韓城第74章 投名狀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40章 收心第36章 跟蹤第13章 僥倖退敵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103章 震懾第1章 命如草芥第95章 宿敵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78章 如何差遣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38章 試炮第36章 萬安王府第6章 陰溝翻船第75章 是否君子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25章 覲見第149章 賜鞭第107章 屠城第94章 速度賽第79章 土工作業第93章 潰逃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60章 棄城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85章 巡視鄉里第142章 瘸腿士子第62章 軍情第75章 直逼襄陽第56章 水壩第95章 宿敵第88章 醫護隊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55章 定心丸第152章 訓誡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35章 克城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177章 五五制整編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72章 破局第89章 潰城而出第34章 騎兵逆襲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87章 雞飛狗跳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201章 拒絕受降第104章 焦頭爛額第177章 五五制整編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118章 厲兵秣馬第112章 崇禎的宿命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29章 踏上征程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68章 兵不厭詐第109章 義子第20章 調兵遣將第134章 朝議3第91章 實證第89章 三棱刺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128章 懸賞第65章 求戰第197章 交易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50章 忠烈之臣第125章 覲見第19章 千金馬骨第5章 口水戰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117章 官道口決死戰1第218章 美洲第95章 宿敵第68章 佈置第18章 擴編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66章 有詐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224章 勢如破竹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91章 少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