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道祖之爭(更新啦!)

元道人與少年雲海心中驚訝莫名,玉清祖師竟然早早的就被許應救出來了!

可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許應內心之中也是頗爲驚訝。

五年前的天河,許應與元道人訂下約定,忙完便去離恨天兜率宮相見,一起前往上清祖庭。與元道人分開後,許應便去了嵬墟,發現嵬墟的屍鬼仙域便是玄黃境道場。他借歸道玉盤來複原玄黃境的天地大道。

天地大道復原,屬於那片道場的天地元神也隨之復原。

當時他因爲不願意與這等存在有着過多的牽連,免得被捲入這些古老的因果之中所以沒有與那道人見面,轉身便走。J。

沒想到在這裡還會再遇!

“不聲不響復活玉清祖師,難道許大信人,真的是許大信人?”

元道人喃喃道,“師叔,你覺得有沒有可能,我們誤會他了?”

少年雲海失魂落魄道:“那麼我們在兜率宮苦等五年,等的是什麼?”

許應笑道:“你們是在等我,接我去上清祖庭。”

少年雲海頗爲不服,但又找不出反駁的話。

玉清道人身着玄黃二色的道袍,身材高瘦,道骨仙風,迎上前來,笑道:“上次許道友匆匆離去,未能一晤,甚是遺憾。許道友讓我去求他人,不曾想兜兜轉轉,我們在這裡又見面了,可算有緣。”

當時,許應只是低聲自言自語,而且距離極遠,但是玉清道人卻聽得一清二楚。

許應道:“我當日想躲過,多了五年,依舊未能躲過。可見我與上清緣分不淺。”

玉清道人招來一朵雲氣,落在腳下,意味深長道:“道友以爲是這緣分是大凶,但或許未必是大凶呢?這邊請。”

許應登上這團雲氣,宛如踩在棉花上。

元道人和小師叔雲海也跟上來,隨着玉清道人的雲氣向前飄去。

許應只覺呼吸之間,仙靈之氣如瓊漿玉液,滾滾而來,涌注全身,說不出的舒服。

他四下張望,但見這座洞淵與自己從前所見的太上洞淵不同,太上洞淵深邃無比空無一物,只有古修士元神和肉身,還有些道樹。

而上清洞淵卻處處仙山妙境,仙山上道觀和仙宮不計其數。

他向這座洞淵的更深處望去,只見許許多多仙山排列開來,向洞淵的深處而去,望不見盡頭。

“這些仙山上的宮闕,是當年上清煉氣士和仙人鑽研上清大道的地方。”

玉清道人駕馭祥雲從一座座廟宇、宮闕上空飛過,道:“當年此地可不如而今。上清大洞淵剛被召喚來時,充斥着混亂,沒有立足之地,便是我與太清道友聯手,將此地的混亂鎮壓。之後便廣收弟子門人建立上清道門。”

元道人與小師叔雲海雖是上清弟子,但是他們得到上清傳承時,早已過了道哭,上清道門也大不如從前,因此對上清大洞淵的來歷也所知不多。

兩人聽玉清道人講述過去,不覺聽得入神。

“k上清道門後來發展壯大,在大洞淵中修行參悟的弟子,多達三萬餘人。三萬多道人留在此地,皆爲得到上清大道的真諦。”

玉清道人輕輕一頓,落在其中一座道觀前,拾步而入,道,“說來也怪,上清大道只有一條大道,但每個人領悟出的道理卻各不相同。雖說他們是我和太清道友的門生,但他們參悟出的上清大道,與我和太清道友所參悟出的,也是沒有一個相似。三萬多人,竟然參悟出三萬多種不同的法門來!就連我與太清道友,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許應錯愕,失聲道:“參悟同一種大道,爲何竟能得出不同的法門?除非,除非”

他勐然道:“除非這三萬多種法門,都不是正法!”

他此言一出,元道人和小師叔雲海便要呵斥他大不敬。

上清道門乃是古老時代的三大道門之一,源遠流長,來歷古老,道法更是高深莫測,被人說成不是正法,難怪他們二人會勃然大怒。

玉清道人卻驚訝道:“許道友果然是有慧根的人,一眼便看出問題的關鍵。我們在此地參悟上清大道奧妙,之所以每個人領悟的法門不同,主要就是我們都在盲人摸象。有人摸到腿說是柱子,有人摸到象鼻說是蟒蛇,有人摸到象身說是一堵牆。誰也不曾摸到完整的大象。”

元道人和小師叔見他這麼說,便不好呵斥許應。總不能呵斥祖師不懂上清道法吧?

道觀中,許應四下看去,只見這裡立着一根根經幢。經幢高約兩丈,分爲三階,底座,幢體,寶蓋。

上面刻繪着許許多多奇異的道紋,道紋像是活物,還在經幢上流轉。

這些經幢應該是上清道門的門生相互印證學問的地方,他們在此地參悟上清大道)各有所得,便記錄下來,與其他同門交流。

玉清道人輕輕揮袖,突然一根根經幢飛起,經幢上的道紋投影到許應等人四周,道音大作,一條條道紋如蛟龍,如雷霆,似風霜,飛速變化,闡釋不同的大道奧妙。

這道觀中的經幢數量極多,無數道音匯聚,形成洪流,宛如萬衆的聲音重疊,卻又各不相同,道紋錯亂,雖然各有闡述,卻並不一致。

許應看得眼花繚亂,聽得頭暈目眩。

玉清道人收回法力,一根根經幢落地,那漫天飛舞的道紋也紛紛回到經幢中,道音也自消失。

“我與太清道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我二人在那時的修爲雖然談不上通天徹地,但也非同小可,就算是仙帝也須得禮敬三分。但我二人都覺得,我們並未真正的得道9。”

玉清道人嘆了口氣,足下一頓,祥雲自起,載着他們從道觀中冉冉升到空中,向其他仙山飛去。

他們來到另一處仙山道觀,落下雲頭,玉清道人祭起此地的經幢,但見經幢中的道紋飛舞,與先前所見的經幢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這種情況着實古怪。

同門,參悟同一種大道,領悟出的道法各不相同。倘若大同小異還好說,各不相同便只能說明,大家都煉錯了!

許應心中微動,細細感應這片天地,感受到奇妙的大道律動,引人入勝。

這是上清大道帶來的律動。

此地與太上洞淵不同,太上洞淵的大道極盡奧妙,稍微接觸,便會得道,大道奧妙紛至沓來。稍有不慎,便會因爲參悟太上道,而沉迷其中,有着化道的風險。

但上清大道不同,此間的天地大道綿綿悠長,不如太上道那麼可以輕易入道得道9參悟起來也不如太上道那麼快,不過安全許多。然而,每個人的感悟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玉清道人道:“我與太清道人苦苦鑽研,但還是始終無法察覺出問題出在哪裡。如此蹉跎了不知多久,我們突然想到一個關鍵。”

他腳下一頓,雲氣自起,載着他們離開這座廟宇,來到下一座仙山。

這裡的是一片仙殿,當年一定有不少上清門人聚集在這裡論道,仙光鼎盛,仙氣非凡。

玉清道人道:“我們當時便想,既然我們不能直接參悟出上清大道,那麼能否集合所有上清門生參悟的大道,推導出上清大道呢?”

許應眼睛一亮,拍手稱讚:“這個法子不錯!既然不能直接悟出上清大道,那就將不同的參悟歸納彙總。道兄,你們尋到真正的上清大道了?刀。”

“沒有。”

玉清道人面色闇然,道,“我與太清道友將這些道法彙總之後,出發點發生了矛盾。我以爲理當讓更多的人來參悟上清大道,領悟出更多的不同道法。從這些道法中摒棄那些相同的,選出不同的,得到的便是上清之道。”

他這種方法相當於拼圖。

每個上清門人在這裡參悟出的道法各不相同,相當於他們都拿到一個拼圖碎片。除去那些相似的碎片,拿到的拼圖數量越多,拼出的圖桉便越是完整。

玉清道人道:“太清道友以爲,那些不同的道法都是假象,所有弟子都領悟出的道,纔是真知。他要從這些道法中尋找出相同,相同之處,便是上清大道。”

太清道人的方法便是找相同。

每個門人領悟的道法實在駁雜,從萬千駁雜紊亂的道法中拼湊出真正的上清大道極爲困難,而且得到的恐怕也不是真正的上清大道。而上清大道一定蘊藏這萬千凌亂的道法之中,尋找起來極爲簡單。

他們從這片仙宮中飛起,向下一座仙山而去。

隨着他們逐漸深入上清大洞淵,許應只覺自己對上清大道的感應愈發清晰,愈發有一種自己只要稍稍感悟便會得道的感覺。

玉清道人向下方的一處仙殿飛落,道:“我與他有了矛盾之後,各持己見,都認爲自己的方法纔是對的,對方是錯的。於是我們決定,分成兩個方向,各自整理道法神通。等到最後,我們將我們各自整理出的上清大道放在一起,相互印證。倘若我們得到上清大道一樣,便說明我們得道了,倘若不一樣,便說明我們中有一人是錯的。”

他沒有落下,只是從這座氣派非凡的仙殿,門戶之間穿過,宮殿內還有一個個蒲團,一根根經幢,一面面玉璧。

許應詢問道:“結果呢?”

玉清道人嘆了口氣,道:“結果便是《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

許應沉默片刻,道:“所以你們得到的結果不一樣?”

玉清道人又嘆了口氣,道:“完全不一樣。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不能一統。我與他交換功法,他拿到上清大洞真經,我拿到黃庭經,我們參悟良久,還是不認爲自己錯了。”

道不行,那就手上見真章。

兩位上清道門的祖師,爲了印證誰纔是上清大道的正法而交鋒。誰的道法成就更高,誰便是正法!

這一戰的結果是,太清道人遠走,開創離恨天兜率宮,上清道門中只剩下玉清道人。

元道人與小師叔雲海對視一眼,均有些後怕:“原來太清道人是因爲落敗,又不甘心承認自己的道路是錯的,因此而出走的。我們這幾年在他那裡蹭吃蹭喝,他沒有打殺我們,修養真是高得離譜!”

玉清道人道:“我戰勝了太清道人,心中極爲歡喜,原本以爲我的道路纔是正確的道路,我的道纔是上清大道。自那之後,我便廣收門徒,傳道受業,上清道門也愈發興旺,更多的門人來研究上清大道。我對黃庭經也沒有偏見,任由弟子修習,覺得黃庭好便修煉黃庭經,覺得大洞真經好,便修煉大洞真經。我甚至修煉了黃庭經,達到至高成就。”

前方一座巍峨仙山映入眼簾,山頂金殿仙光萬丈,氣派非凡,遠遠便聽得裡面傳來震耳欲聾的誦唸聲。

“微微玄宗門,煥朗徹空同。至道由靜默,當見三素宮。大道於此成,驂景策雲龍·……”

那聲音是萬衆誦唸的聲音,顯然此地是上清道門極爲重要的道場。

只是許應聽到這聲音,不由有些困惑:“上清道門還有這麼多強者存世?”

他能感應到前面那座山頂金殿中傳來的一股股強大的氣息,每一人的修爲都極爲強橫,比他還要深厚雄渾!

“我一直以爲自己是對的,直到有一天,道哭了。”

玉清道人緩緩降落雲頭,來到這座名叫“方諸青宮”的仙宮面前,遲疑了一下,還是走了進去。

許應腳下雲氣散去,跟在他的身後,但見前方數以千計的道人背對着他們,正襟危坐,正在高聲誦唸《上清大洞真經》!

這些道人精氣瀰漫,道韻悠長,體內一股清燾沖天而起,攪動上清洞淵的風雲!

“到了這裡,他們的氣息便愈發強大,竟是每一個都有着不遜於仙君、天君的修”

許應臉色頓變,露出敬畏之色,低聲道:“一個上清道門,只怕便相當於一個仙庭了!刀。”

就在此時,一股冷颼颼的風從他們背後吹過,掀起那數以千計的道人的衣袍。

衣袍下,是一具具白骨。

那些道人猶自不知自己已死,還在大聲誦唸《上清大洞真經》,像是以此來對抗什麼東西的入侵!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生魔性第六百五十五章:斬真王,破局!第一百七十二章金不遺的刀第六百五十二章:圍剿陸異人第七百章:惺惺惜惺惺第二十九章 廟裡日出仙山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生岔路口第九百三十一章:道是無情卻有情第六百三十五章:不朽真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陰與陽,人與影第四百九十七章 隨風潛入,盜墓無聲第八百四十七章:劫運之中第八百六十九章:理應如此第三百四十一章 有朝飛昇殺上天第三百四十八章 奪舍小天尊第七百十八章:殺伐獻祭第六十八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百八十章:堪稱絕世第八百零五章:興亡之嘆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人物降臨第九百一十九章:混沌海之主第二百零二章 那就貫徹到底第三百一十章 正道領袖第一百八十七章 武道伐神第九百零一章:鴻蒙公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至寶之威第五百五十八章:打死帝君!(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五:辭舊迎新,小年快樂,百毒不侵第六百八十一章:混沌靈蓮第七百十四章:迴歸故里第七百四十三章:劫運蒼茫,殺伐頓起第七百九十一章:傳承第九百二十四章:中庭界墟第三百零五章 盡在我甕中.第三十三章 這仙界,不祥第六百八十六章:大道漲落第七百三十八章:同是棺中客第八十六章 綁架天神第七百六十二章:至尊之軀,逆伐不朽第一百一十九章 陰與陽,人與影三月總結,四月展望,兼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八章:十廢天君第七百二十四章:流放大善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蓬萊神婆第八百二十四章:雞道主第六百五十章: 證道第六百三十五章:不朽真王第三百零六章 收割時代的暮歌.第五百零五章 黃庭悟道第六百二十二章:不朽八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再回元狩(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二十七章:天君仁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知所措感謝信:昨天,兄弟們破銷售紀錄了!第五百三十四章:二狗的大伯第六百零二章:護道人第三十四章 順則凡,逆則仙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意之刀,千世之身第四百零九章 救苦天尊第二十一章 神秘源頭第八百九十七章:混元宇宙與墳第五百零二章 道祖之爭(更新啦!)第五百八十四章: 撞到人,撞到殘血第四百零七章 羅酆六天宮第四百六十二章 提桶跑路第九百六十二章:寶匣之威第六百六十九章:真王隕落卡住了,請假第五百五十六章:老大龍種第七百三十四章: 太一道門,反賊之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道神王第五百零一章 天裂第八百二十四章:雞道主第四十八章 陀嫗仙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呼之欲出第七十九章 代價是什麼第五百四一章:必中一尺第三百九十八章 拜訪故人第三百八十章 天道至寶,巧取豪奪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神第八百零八章:得道多助第七百七十三章:羅道主的腿第七百四十二章:該豁達則豁達,該硬則硬第四百六十二章 提桶跑路第五百五十六章: 捕蛇者說第六百三十九章:逆反先天第七百章:惺惺惜惺惺第三百七十章 帝星飄搖熒惑高第八百五十八章:道寂論道(月底求月票)第六百六十一章:史前文明第八百四十八章:不爲蒼生第六百八十二章:面黑心善第四百二十七章 歸客瀛洲第七百八十章:天境反攻感謝信:昨天,兄弟們破銷售紀錄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姬兄 交流一下第五百四十六章:遠祖呼喚第三百九十四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二百三十四章 崑崙明月,盜墓追兇第七十八章 桃子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