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離宮的意志

當年奈何橋風雪一戰,陳長生險勝徐有容,就此確定了自己在國教裡的繼承者地位。

但那夜他並沒有去光明殿,而是去了福綏路與徐有容吃了頓牛骨頭。

迎着無數震驚視線,舉手替他請假的人是唐三十六。

低着頭替他接過代表國教權柄的神杖的人也是唐三十六。

今天拿着神杖主持離宮陣法,鎖定滿院風雪的人還是唐三十六。

這種壓力實在是太大,即便是唐三十六這樣的人也不願意再有下一次。

陳長生看着他笑了笑,回頭望向風雪裡的院落,笑容漸漸斂去。

諸殿齊聚白帝城,等於把離宮大陣搬了過來。

如果先前魔君動手,他真想冒險試着殺對方一殺。

遺憾的是,也有可能是慶幸的事魔君沒有出手。

那麼按照現在的局勢看來,牧夫人不會再給他們像今天這樣的機會。

他和魔君都有可能平安地離開白帝城,那麼……

“有件事情,你能不能幫我做。”

他對唐三十六說道。

唐三十六神情微異,問道:“什麼事?”

陳長生說道:“幫我寫幾封信。”

唐三十六不明白他要自己幫着寫什麼信,忽然想到一種可能,臉上神情頓時變得極爲精彩:“情書?雖然你的文采遠不如我,又何至於學那些愚蠢少年,莫不是要給落落殿下寫信,怕聖女看見?”

陳長生想要解釋幾句,最終只搖了搖頭,顯得很是無奈。

……

……

唐三十六今天凌晨纔到的白帝城。

因爲來的太急,時間太匆忙,他還沒有帶太多唐家的下屬,只帶了五樣人。

正是前些天在汶水城裡的那五樣人。

在商行舟與陳長生的師徒之爭裡,唐老太爺依然偏向前者,但在與魔族有關的大事上,他的反應非常明確,只要陳長生需要什麼,他便可以提供什麼。

國教衆人也是今天凌晨剛剛抵達。

陳長生一直知道此事,所以當魔君邀請見面的時候,他要把時間定在今天。

唐老太爺都派出了最強大的力量,離宮更是如此,甚至可以用浩蕩之勢來形容。

在戶三十二帶回的陳長生諭旨後,司源道人連夜從離宮出發,在半道與凌海之王、桉琳會合,帶着七千護教騎兵從松山軍府直插西原,過了蔥州軍府與熊族部落接上了頭,悄然進入了紅河流域。

那七千護教騎兵如今在對岸的深山裡藏着,雖然無法撼動妖域的整體局面,但也不失爲一種震懾,至於隨身攜帶着離宮重寶的四位大主教,更是誰都無法忽視的強悍力量。

當年的國教六巨頭隨着牧酒詩被逐、白石道人被誅,又重新填補上戶三十二,還有五位。

現在有四位都離開了京都,來到了數萬裡外的白帝城。

茅秋雨沒有來,在很多人想來,這位境界最高的國教巨頭沒有出現,是因爲要鎮守離宮,但陳長生知道並不是如此,而是因爲茅秋雨正在閉關,等待破境入神聖的那道天機。

白帝城的事情當然極爲重要,教宗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但在陳長生看來,茅秋雨正面臨着重要的時刻,能否不被外力干擾,能否成功晉入神聖領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望向凌海之王,問道:“誰在替茅院長護法?”

“天道院現在由樹心道人暫管,莊之渙一直住在離宮裡。”

凌海之王說道:“除此之外,宗祀所大主教以及青曜十三司的數位師姐,也一直隨侍在旁。”

莊之渙出身貧寒,因爲受資助求學的關係,與汶水唐家向來親近,在做了很多年茅秋雨副手後,終於在數年前成爲了天道院的院長,無論境界實力乃至眼光手段都非常了不起。

由他親自替茅秋雨護法,再加上那些境界實力同樣強悍的青藤六院大人物,按道理來說,陳長生應該不用再擔心,但想着莊之渙的那個兒子,他的的神情難免有些異樣。

在場的人都知道當年周園裡的那段故事,以及莊換羽在井旁自刎的慘事,明白陳長生的擔心。

凌海之王看了司源道人一眼,司源道人裝作沒有看見。

桉琳很是無奈,上前對陳長生說道:“臨行前,道尊降下諭旨,着相王負責此事。”

聽着這話,陳長生先是微驚,然後才醒過神來,不再言及此事。

很明顯,他的老師不會在當前的局勢下做什麼,那麼着相王負責此事,應該是要安他的心。

凌海之王與司源道人似乎有不同的想法。

陳長生問道:“怎麼了?”

司源道人說道:“辛教士去奉陽縣城之前,他見過一名長春觀的道人。”

陳長生沉默了。

辛教士去了奉陽縣城,然後死在了那裡。

這就是爲了讓別樣紅與無窮碧相信殺死他們兒子的人是陳長生。

師父,你就真的這麼想我死嗎?

陳長生已經記不得這是天書陵之變後,自己第幾次想到這個問題。

雖然現在局勢有變,無論朝廷還是商行舟,都要寄希望於他在白帝城裡做些什麼。

但誰知道這份執念究竟有多深?

凌海之王臉色沉鬱說道:“在這種關鍵的時刻,如果有人在背後捅刀,那可很難應付。”

國教有着難以想象的底蘊與隱藏實力,即便整座離宮都被陳長生帶到了白帝城依然無所謂,可如果商行舟不想看到國教多出一位神聖領域強者,現在誰能攔他?

陳長生表示這件事情不用再討論。

凌海之王與司源道人神情微異,但不再多言。

萬里遠來,又在風雪院外承受了長時間的壓力,國教衆人與唐三十六已然極爲疲憊,但他們現在還不能去休息,因爲關於某件事情,陳長生需要他們給出意見。

道殿裡變得很安靜。

從天書陵之變開始,人族的神聖領域強者回歸星海,在最近這些年似乎變成了很尋常的事情,但那終究是人族的內部鬥爭,但別樣紅與無窮碧是死在異族人的手裡。

凌海之王說道:“牧夫人必須死。”

哪怕是國教巨頭,依然沒有資格言及一位聖人的生死,如果放在往常,可以稱之爲妄議。

但他就這樣說了,衆人也很平靜。

因爲在他們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

第二十八章 雲無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殺周(第一季之上)第八十三章 黑袍的殺局第九十九章 你是最動人的果子第一百零六章 蘇離的劍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能受傷的石印章第七十七章 丹藥的意味第一百二十章 兄弟第十一章 無病第八十八章 國教學院少年們的反擊第九十一章 院門與人心第四十六章 一把很重的劍第四十八章 榕樹上第八十四章 夜話第六十七章 白鶴爲憑(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捲樹影成黑袍一角第四十一章 一道劍意的出現第六十一章 兩株野花滿山崖(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場新雨洗舊塵第六十二章 寒山有魚第一百二十一章 遇見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以火海見黃泉第八十九章 雨簾破第一百三十三章 林海聽濤(上)第一百零五章 不談而判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同道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曾經的三個人(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地醫(中)第一百二十章天上掉下來的軍功第十六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十)第二百零四章 石像睜開了眼睛第一百二十七章 腰纏十萬貫(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海上牧雲可曾記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是那座秋山(中)第八十四章 活着不過是一場扮家家酒(上)第一百零六章 簡單的殺光第九十一章 臨陣磨劍(上)第四十九章 我會在深淵裡等你第三十三章 黑棺的秘密第七十四章 戰鬥的意義第一百三十二章 父與子(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方風雨,起於黑石第三十五章 淫賊?廢物?第七十八章 過往纔是時光第四十九章 生命難以承受的……第七十五章 我把最好的送給你第三十九章 請不要重複昨夜的故事第一百六十章 簡單一劍第七十四章 我是誰第二百五十七章 你挑着擔,我提着鍋的夫婦第六十章 推殿而入第二百四十五章 雨至,所以撐傘第十二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朋友(第七十五章 死一個人(上)第八十二章 全職教育(四)第十一章 難眠之夜只好順水而行第二百七十六章狼哮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是誰?第二百一十章 照晴碑第八十七章 亡我焉支山第五十八章 順流行舟第三十三章 柳殘陽第二十章 祠堂裡不說話的那個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衆生皆苦第二十一章 闖薛府第九十五章 戰一座京都(中)第八十一章 全職教育(三)第二百四十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二十五章 甘露臺與百草園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戰第十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十二)第四十九章 老劍與少年(中)第十一章 新國教學院的宣言第五十四章 一道春風入夜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多年以後才明白第九十四章 知易守難心而已第一百六十七章 劍就是他的命運第一百五十章 萬里往返只需一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向死而生(上)第十章 封城第三十六章 一座城與一把刀的故事(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鳳殞第三十二章 先生,你就收了我吧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宴第二百四十九章 青煙傳警訊第一百三十一章 春風綠兩岸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上白玉京第三十四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本事,不代表有用第一百零八章 一花一世界第七十八章 他決定破境的時候故人來了第一百一十章 教誨第二十二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百一十二章 簡單故事第一百四十章 南方聖女第六十五章 一座山,觀一人第九章 奈何橋的風景第八十九章 天道不可違第四十七章 做彼此只能遠觀的風景第三十三章 拜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