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驅張

餘額不足

借這東風,直軍開始自動撤防,臨別與南軍將領一一話別,陳雲傑對湘省將領有“湘事湘人自決”一語,他既然有意逐鹿中原,自然也不在意這小小的湖南地盤

在旁人眼裡,他以一支孤軍北歸,從數千裡外冒險北歸,實際是冒着天大的風險,但但中央欠發軍餉八個月,卻有餘錢編練參戰、西北兩軍,直軍將士哪個不是憤憤不平?

臨到出發之前,在段鐵民的授意之下,程內閣終於承認默認事實,下令直軍北撤,只是這也是和直方良好的程內閣發出的最後一道命令。

程這個總理同樣很苦,他出身鄂系,可是有時候卻不能同直奉兩系聯合起來,屢次請假辭職,最終還是辭去這個國務總理的總理,段鐵民也乾脆當了甩手掌櫃,堅決不肯出山,只有由外長臨時代理國務總理。

陳雲傑撤防之前,軍紀如鐵,下令士兵不得無故請假,不得向商人賒欠,不取民間一草一木,隨軍家屬數百人已先行派人護送北歸,不過一週時間,前鋒已抵長沙。

陳雲傑當世名將,開拔時作“環次隊形”的佈置,主力第三師居中,湘江兩岸各設掩護隊,前方設有偵察線,後面設有殿卒,可以說是嚴謹到級點,揚帆而下全軍高歌陳雲傑親撰的戰歌,歌詞雖不工整,卻很悲壯。

段鐵民雖然一天打來十來個電令,令張克截擊直軍,可是過長沙的時候,張克還生怕他上岸來奪帥印,事先在湘江右翼配備強兵,只作防禦姿態,段十萬火急的電文雖然雪花般打來,但看到陳軍既然不登岸,張克已是謝天謝地了,哪有膽子出擊,任由他們揚長而去。

隨即過嶽州不停,經漢口時陳雲傑作長詩《回防途次》一首,不日進抵漢口即棄舟登陸,預備車輛北歸,鄂督吳新光雖是鄂系要角,眼下卻在北京留戀芙蓉帳暖,鄂省軍隊無力阻截,任由第三師繼續北歸。

而直軍防區,他雖然打電報請張克接防,但陳雲傑和湘軍早有協定,交由湘軍接防,木瓊音到時,湘軍將領正在開前敵會議,其時張克所部號稱七萬,而湘軍番號不過一師,實在槍枝不足三千,糧彈皆不足,這個戰似乎毫無勝算。

木瓊音帶來的大批槍枝彈藥軍餉數量不大,卻可以說是解了湘軍的燃眉之急,木小姐又捐出五萬私房錢,而湘軍將士士氣之高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官兵連戰連捷,不日連克數城直抵衡陽。

張克得了消息,一方面把軍屬撤走,一方電令請北政府下達討伐令,又派親弟張湯爲援衡總司令。

這張湯自幼癡迷於諸葛先生的風采,身着八卦衣,手揺羽毛扇,他對部下說道:“我象不象孔明先生?”

部下全道:“象!象極了!就是孔明再世!”

不過這張汽有個愛好,喜歡闖到大戶人家裡,然後借走幾件貴重物事回家研究鑑賞,湖南人全諷刺爲:“孔明做賊!”

今日孔明先生領兵作戰,自然是與衆不凡,張克以讓出本兼師長一職相許,張湯那是慷慨激揚,大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乘八人大轎出發,轎後懸着兩個斗大燈籠,上書“總司令張”四個大字,衛隊前呼後擁達數百人。

長沙人看到這般威態,總擔心湘軍將士不敵張軍,接着孔明先生果然驚人表現,此時湘軍一戰克衡陽,二戰而寶慶得,三戰北軍潰退,張湯的部隊還沒見到湘軍的影子,已經逃回長沙,連八人擡的大轎也不坐,渾身是泥。

張克無計可施,向中央拼命請款請械,要求徐大總統早日下達討伐令,討伐侵犯湘省的南軍,對於敗北他則是說:“爲保全和平起見,我軍節節讓防……”

木瓊音卻很有見解,她代表湖南省議會致電說:“……湘民悲號呼訴,卒無一效,欲死不能,求生不得,遂至起而自決。此舉出於自衛,純系對人問題,並無南北之見……”

這個主意很高明,將湖南問題和最關健的南北問題隔離開來,此時湖南已是全省發動,民衆自發截擊張軍,張克眼見不對,就立即向省商會索要軍餉一百萬元,否則就要火燒長沙。

只是湘軍急進,解救了這個危機,第二天張克在發出一通:“克武夫也,殺敵何所懼”的通電之後,立即帶着部隊逃出長沙。

這勝敗就在將士的觀念之間,湘軍爲了自救,人人抱着玉石俱焚的觀念,張軍則是人人腰包塞滿了大洋,都想着如何回家去作富家翁,自然是潰不成軍。

張軍一路北潰,一路燒殺劫掠,退至嶽州已不足萬,被湘軍俘獲將官多人,共和以來有將官免死的慣例,只是各地被害人民控訴張軍種種罪行,甚至有大批人民在湘軍總部前伏地悲號,身着麻衣,請求湘軍將其處以極刑,否則願在總司集體自殺,誓不一人生還,民意難違,湘軍遂組織軍法會審,不日處以極刑,此事在南北之間倒無異議。

而直鄂雙方都在調兵遣將,準備作了最後的一搏,張步雲則扮演好好先生的角色,來往北京和保定之間,爲曹明和段鐵民牽線搭橋,作着最後的和平努力。

鄂方爲感謝張步雲這個好好先生,願以副總統相許,而曹明開出的條件計有:取消安福系,徐又錚去職,程雲鵬復職,屬於鄂系的安福三總長去職,撤銷邊防軍改編後陸軍部直轄。

所謂邊防軍,則爲原先之參戰軍,西洋戰事既已結束,參戰軍已無繼續存在之意義,但徐又錚忙名,改換名義而已。

但曹明和張步雲又覺得徐又錚去職這一款太嚴厲了,遂將這一款取消,到了北京之後,段鐵民表示可以考慮,而程雲鵬夾在雙方之間難以作人,不願復職,這安福三總長的問題也順利得到解決,只是在邊防軍的問題上雙方爭執不下。

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2章 大好局面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11章 衛國之師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20章 魚龍混雜第18章 不速之客第30章 以水代兵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32章 總統選舉第34章 大戰序幕第1章 沂蒙有變第7章 南方(五)第39章 下第43章 海上(下)第38章 曲阜攻堅第12章 巧芷第40章 啓程南下第14章 危機第26章 血戰第12章 惡戰初始第2章 暖風人醉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15章 雨夜情懷第5章 榮耀(二)第39章 整肅第23章 夫人路線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20章 戰端將起第2章 棋局第39章 笑話戰第25章 起程赴魯定邊軍部隊沿革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1章 人事交流第42章 東南(三)第7章 死投第28章 擴軍第31章 丁省長第24章 鴻門宴(中)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7章 雙星初會第9章 宣戰(四)第26章 海上舊事第37章 風雪漏汁湖第2章 既成事實第31章 沈家第41章 含韻(中)第四章第43章 海上(下)第30章 林西苦戰(六)第26章 海上舊事第7章 玉人情懷第14章 舊時恩怨第9章 夜有豔遇第9章 變亂突起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1章 雨中鐵軍第5章 惡戰將至第22章 四女同牀第8章 大海戰上(一)第38章 平亂第21章 閨中樂事第3章 晚間小役第8章 能將丁寧第39章 整肅第41章 含韻(上)第20章 林鈴草第17章 突生變故第8章 天堂地獄第10章 歸德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7章 就地休整第3章 鬆散聯盟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15章 心事第33章 誓死不降第45章 海州第41章 含韻(上)第22章 美女高參第4章 雲涌(上)第28章 通貨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41章 含韻(下)第8章 江漢寵兒第10章 林楚第31章 林西苦戰(七)第2章 棋局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46章 豪賭第7章 臥虎第40章 林西決戰(四)第三章第13章 血肉廝殺第16章 空額議員第11章 借將(上)第9章 八省援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