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

趙括怎麼會跑到屯留去了?

這事情還得從五天前的那一次故關保衛戰說起。

卻說當時趙括在司馬靳手下被樂乘一箭救命之後,幾個月來一直走背運的趙括好像突然一下子就轉運了。

在接下來的一天裡,趙括身先士卒,不但趁着司馬靳敗北秦軍銳氣受挫的節點成功的率領趙軍奪回了半個羊頭山,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率領着羊頭山上的趙軍接連挫敗了王陵所率領的秦軍三千人後續部隊的攻勢,保住了故關這條趙軍唯一退路的安全。

由於趙括的優異表現,在持續了一天的激烈戰鬥之後,故關一線主持大局的樂乘給了趙括一個新任務——率領剛剛抵達故關的一萬趙軍回援北上黨盆地,爭取拖延住秦軍攻擊北上黨盆地的腳步。

作爲一個裨將,趙括的等級可是比校尉還要更高一級,統領一萬人還是有資格的。

於是趙括就率領着這一萬兵馬風風火火的從故關出發,回援北上黨盆地。

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趙括就帶着這一萬部隊穿過了清河,來到了清河北岸的清河邑。

值得一提的是趙括在路上還碰到了八名自稱是清河本地人的壯士,帶着四五百名清河邑的民衆要求庇護。

疑惑之下的趙括一番詢問,才知道原來清河邑已經被一支人數大約在一千左右的秦軍佔領。

得知了情況的趙括率領着麾下一萬趙軍急速前進,在一個時辰後抵達清河邑,並且擊潰了剛剛佔據這裡沒過半天時間的這支秦軍。

清河邑雖然只是一座小城,但是卻位於長治城和故關之間,地理位置頗爲重要,於是趙括在這裡留下了一千人,隨後率領着大軍主力繼續北上。

兩天過後,趙括抵達了上黨郡的郡治所在——長治城。

長平關防線被突破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裡,長治城此刻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趙括率領的這支趙軍及時到來,讓長治城之中的民心大爲振奮。

但在長治城這邊趙括也並沒有得到什麼好消息,恰恰相反他在這裡還得知了一個壞消息——上黨郡的另外一座重要城邑長子縣城,已經落入了秦軍的手中。

長子縣城位於北上黨盆地的西南方,長平關的正後方,因此在長平關失守的時候這座縣城其實就已經註定了失陷的命運。

當長子縣城失陷之後,整個北上黨盆地之中的其他戰略要地,尤其是屯留和長治就完全暴露在秦軍的兵鋒之下,隨時有可能遭受秦軍的攻擊了。

在一番考慮之後,趙括果斷決定分兵。

清河邑雖然只有一千趙軍,但是那裡靠近故關,一旦有趙國後續援軍自故關開來都一定會經過清河邑,因此趙括並沒有打算繼續增兵清河。

趙括的打算很簡單,那就是依照大將軍廉頗的命令,死守長治和屯留這兩座地位更加重要的城市。

長治、屯留兩座城市,分別是上黨郡之中第一、第二大的城市,而且又都位於滏口陘這條道路上,分別聯通着東邊的邯鄲和西邊的晉陽,位置極爲重要。

其中長治乃是上黨郡的郡治所在,又直接關係到趙軍糧道的安危,因此趙括將自己麾下大部分的兵力,總計七千步兵都留在了長治城作爲防守。

然後趙括便帶着剩下的兩千人(內含五百騎兵)朝着屯留城趕去,準備支援屯留城。

屯留城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人口加起來都沒有超過一萬,趙括覺得自己這兩千人再加上屯留城之中原本的守軍,堅守個十天半個月應該不成問題。

在趙括想來,等到十天半個月之後,長平方向的援軍怎麼也應該來了吧?

趙括率領着兩千部隊輕裝急進,用了兩天時間趕到了屯留。

讓趙括鬆了一口氣的是,屯留並沒有失陷,還在趙國的手中。

可是屯留城之中的情況,卻已經是相當糟糕了。

長子縣陷落的消息,幾乎是同一時間傳到長治城和屯留縣城的。

長治城由於是上黨郡治所在,郡守府幾番通告下來安撫了不少民心,再加上趙括這支萬人軍隊的趕到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因此整體情況是頗爲穩定的。

然而屯留城卻沒有這麼好命了,當長子縣失陷的消息傳來,覺得大難臨頭的屯留縣長就帶着老婆孩子和小姨子等等率先跑路了……

屯留縣城的其他老百姓一看這縣長都跑了,那這地方確實是不能再留了,於是也呼啦啦的跑了一大半。

於是當趙括帶着兩千人馬趕到屯留的時候,他所要面對的就是一個近乎空城的屯留。

好在雖然人跑了一大半,但是有血性的、以及死也要死在家鄉土地的屯留百姓還是有那麼兩三千的。

於是趙括在留下來的縣丞協助下,開始緊張的組織起了屯留縣的防禦。

秦國人並沒有給趙括太多的時間,當趙括抵達屯留縣的第二天,一支人數過萬的秦軍就抵達了這裡,並且將屯留縣城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一場激烈的攻城戰就此展開。

戰鬥激烈的程度完全出乎了趙括的意料之外。

按照趙括平時讀的兵書以及通過父親趙奢所遺留下來的筆記,秦國人的攻城應該是先把城池圍困起來,然後再到附近砍砍樹,造造投石機,再接着就依靠投石機轟轟轟,把城牆轟爛瞭然後一波白刃戰直接勝利。

放眼天下,也就只有秦國能這麼做,因爲秦國人具有最完備的工匠體系以及最多的工匠。

要知道投石車這種玩意在這個時代可是屬於高精尖級別,上百斤一塊的石頭從天上砸下來,那效果和炮彈也差不太多,畢竟這時候也沒有鋼筋混凝土這麼堅固的防禦。

然而讓趙括十分意外的是,這支氣勢洶洶而來的秦國軍隊,那是根本不走尋常路啊。

僅僅過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第二天上萬秦軍就在弓箭手的掩護下,舉着雲梯朝着屯留縣城發動了攻勢。

這一打就是整整兩天。

當這一天夕陽西下的時候,刺耳的鳴金聲開始從城外響起,猛攻了一天的秦國軍隊在拋下了幾百具屍體之後無功而返,緩緩的朝着城外的秦軍營地退了回去。

趙括就站在屯留縣城西面的城牆上,整個人衣甲殘破,右手持劍,左手還提着一顆秦軍的腦袋,身上不少地方殘留着斑斑血跡,隱約可從破損的衣甲縫隙中看到道道傷口。

看着退去的秦軍,趙括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又多堅持了一天。

這一天過的可一點都不容易。

直到這個時候,趙括才突然發現自己渾身乏力,好像連走路的勁都沒了。

趙括的身體微微一曲,以一個極爲不雅觀的姿勢坐了下來。

但纔剛剛坐了下去,趙括就猛然彈了起來。

原來他剛剛坐着的地方,居然也有一顆腦袋,趙括剛纔就一屁股坐在這顆腦袋上。

趙括打量了一眼這顆腦袋,發現這腦袋上還扎着髮髻。

這代表着這顆腦袋是戴不上頭盔的。

趙括沒好氣的罵了一聲,一腳將這顆秦軍士兵的腦袋踢到了城下,然後再次坐了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旁邊突然傳來了一個聲音:“將軍,那是咱的功績。”

趙括聞聲轉頭,卻看着一名年紀和趙括相仿的趙軍士兵坐在幾丈之外,似笑非笑的看着趙括。

要知道趙軍的記功方式和秦軍的一樣,都是拿腦袋算功勞的……

周圍的趙軍士兵紛紛將目光投來,發出了一陣鬨笑。

趙括臉微微一紅,將手裡原本提着的那顆腦袋扔到了對方懷中,沒好氣的說道:“少不了你的!”

士兵嘿嘿一笑,看了看手裡的新腦袋,小心翼翼的將這顆腦袋放在身邊的地上,然後十分機智的換了個話題:“將軍,咱還能守幾天?”

趙括信口答道:“本將軍也不知。”

“不知?”士兵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趙括轉過頭來,沒好氣的瞪了這名士兵一眼:“本將軍並無未卜先知之術,如何能夠得知?爾等笑什麼笑,還不速速回營!”

片刻之後,趙軍的士兵們紛紛帶着武器走下了城牆,取而代之的則是許多民夫上城,清理屍體,修補城牆缺口。

黑夜降臨了。

趙括站在城牆之上,凝視着數裡外那個已經亮起星星點點火光的秦軍大營。

別看剛纔趙括故作輕鬆的樣子,但其實趙括的心中非常的清楚,照這樣下去的話,最多兩三天的時間屯流程就要陷落了。

趙括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已經去世的父親趙奢。

如果趙奢在這裡的話,又該怎麼樣去做呢?

趙括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經在父親筆記之中所看到的一句話。

“爲將者,雖至死地,亦不可棄求生之志。”

趙括漸漸的冷靜了下來,開始了思考。

過了一刻鐘時間,趙括終於下定了決心,喚來了自己的副官:“城中還有多少騎兵?”

副官答道:“三百騎。”

趙括點了點頭,眼神之中突然閃過一道殺氣騰騰的光芒:“傳令下去,命騎兵做好準備,將馬匹餵飽,今夜吾要給這些秦蠻子一個好看!”

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上架感言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六百七十六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