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

()對於今天的大殿之中的秦國君臣來說,這注定是極爲意外的一天。

而這意外的源頭,便在於如今聲勢一時無兩的相邦範睢。

這已經是範睢今天第二次讓在場的秦國君臣有心臟被刺激得有點受不了的感覺了。

先是殺白起,又要和趙國人議和,範睢這到底是想幹嘛?

就連秦王稷也露出了極其意外的表情。

如果說範睢剛剛提出殺白起這個意見對於秦王稷來說還只能夠算是小小驚訝的話,那麼現在這個和趙國議和的提議,帶來的驚訝可就是一點都不小了。

議和?

憑什麼議和?

縱觀如今整個上黨郡的戰場,秦國其實還是略佔上風的。

即便是在雙方盟友相互給對方背刺的戰場上來看,燕國的背刺似乎也要比楚國更有力一些。

畢竟燕國人想要打到邯鄲是有可能的,但是楚國人現在已經南下去打郢都了,一時半會根本不可能威脅到西北邊的秦國關中核心地帶。

就算是趙國現在多了一個魏無忌所率領的十萬魏軍,但是那也並不代表着秦國就沒有應對手段了。

別忘了司馬梗還有五萬精兵鎮守野王城,更有五萬韓軍供司馬梗驅策。

十萬對十萬,司馬梗只要固守野王城,魏無忌又能拿司馬梗怎麼樣?

大局上來說,現在秦趙兩國之間至少是六四開,秦國當然就是這個六。

在這樣的情況下,範睢居然要主動找趙國議和?沒搞錯吧。

許多道或驚訝、或疑惑、或憤怒的眼神投到了範睢的身上,這其中甚至也包括了秦國太子安國君趙柱,以及趙柱的老爹秦王稷本人。

直白一點說,那就是此刻除了範睢自己之外,根本沒有任何人會想到範睢突然來這麼一個建議。

秦王稷目光炯炯的盯着範睢,道:“範君何出此言?”

這已經不是今天秦王稷第一次這麼質疑範睢了。

實在是範睢今天說的話,確實都不太合秦王稷的胃口。

寡人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打垮了楚國,幹掉了秦國,現在眼看着趙國也要跪在寡人腳下唱征服了,結果這時候你範睢居然說要議和了?

在之前商定遠交近攻國策的時候,是誰說一定要先幹翻三晉的?

在決定全面進攻長平的時候,又是誰信誓旦旦的說“必以此戰破趙”,讓寡人不惜徵發六十萬舉國之兵投入長平戰場的?

現在倒好,眼看着只要加把勁勝利就在眼前了,你範睢卻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說不能打了,要議和了。

你沒病吧?

正是因此,秦王稷在詢問的時候語氣是相當不好的,而且這種不好的語氣毫不掩飾,可以說是近乎直接的表達了秦王稷的不滿。

秦王稷的理想一直以來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整個華夏大地都成爲秦國的領土,都跪伏在他秦王稷的腳下!

爲了這一點,秦王稷可以捨棄親情除掉宣太后四貴一派,也可以不擇手段的去用什麼離間計,反間計,什麼六百里變六裡地的計謀來擊潰敵人,即便那樣會揹負無數罵名,但是秦王稷不在乎。

或許其他國家的國君只想着安安穩穩的去當什麼霸主,但是秦王稷從始至終一直想着的,便是一統天下!

所以秦王稷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容忍在這樣即將見到勝利的關頭,卻去要和趙丹小兒談什麼議和之事的。

如果說話的人不是範睢的話,那麼此刻秦王稷早就已經大發雷霆了。

即便說話的人就是範睢,那麼秦王稷也僅僅就是多了一點耐心,能夠讓範睢稍微解釋一下罷了。

如果範睢解釋不好的話,等待着範睢的照樣是一場無比猛烈的訓斥。

甚至很有可能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訓斥。

一直以來,範睢之所以被秦王稷信重,除了範睢本人的確是有能力之外,也和君臣兩人的理念相同不無關係。

可如今範睢的這種建議卻給了秦王稷一種感覺,那就是範睢已經要背叛這種理念了!

這,纔是讓秦王稷真正感到憤怒的事情。

對於秦王稷的這些心理活動,範睢能夠猜得到嗎?

除了範睢自己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面對秦王稷的質疑,範睢還是開口了。

他當然要開口。

不開口,又怎麼去說服秦王稷呢?

只見範睢道:“大王,若論領兵之道,則臣不如武安君遠矣。但若論大局之斷,臣自認爲亦是遠勝武安君也。”

“自王四十二年始對韓用兵,今已五年有餘,雖兵士連年奮戰,然常年征戰之下亦使大秦頗受其累,不得喘息之機。”

“今我軍雖得優勢於長平,然趙軍亦非必敗也,那趙王丹發舉國之民往長平,此欲與我大秦生死相博也。”

“若長平仍戰,則無論勝敗,秦趙兩傷已成定局。此豈非弊於秦而利於楚、魏、韓之流乎?不如兩國議和,秦可南下滅楚,趙亦可北上敵燕,此兩全之策也。”

範睢這一番長篇大論下來,終於是讓秦王稷聽懂了意思。

說白了,這一仗打到這個地步,範睢已經覺得不值得繼續打下去了。

因爲趙丹已經擺明了就是要和秦國人拼命了,否則也不會在北邊還有燕國大軍肆虐的情況下發趙國四城之兵而入上黨。

在這樣的情況下,贏了也是兩敗俱傷,反而讓其他國家得利,那不如大家暫時休戰,回去各自收拾背後捅刀子的敵人,然後改日再來定生死。

範睢此言一出,整個大殿之中一時間完全寂靜,在場的每一位秦國大臣都皺起了眉頭,開始思考起議和的可能性來。

雖然一開始多少有些覺得扯淡,但是仔細想想,又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的樣子。

尤其是大殿之中的某幾位大臣更是眉飛色舞,恨不得馬上就跳出來支持範睢。

秦王稷想了一會,突然開口道:“若寡人願與那趙丹小兒議和,則範君以爲該以何條件而和之?”

範睢幾乎是不假思索的說道:“西上黨歸秦,北上黨屬趙,南上黨由兩國並分之。”

事實上範睢所提的這個分界線,基本上就是雙方半年對峙期時的分界線。

當然了,如果這麼分的話,那麼現在被秦軍攻佔的長平關以及三分之一的北上黨盆地就要歸還給趙國了。

秦王稷有些猶豫。

範睢看到秦王稷猶豫,又繼續說道:“大王,此刻已經非破趙之良機,且議和大秦亦能得半上黨之地,亦不虧也。若南長平在我大秦之手,則滅趙之戰隨時可行,又何須急於一時?大王請思之。”

秦王稷沉默了。

過來好一會之後,秦王稷才長出了一口氣,輕輕的搖了搖頭。

“不可。”

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七十章 危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九章 趙勝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