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

就在趙丹正於邯鄲宮城之中開會商議着對策的時候,遠方的齊國臨淄王宮之中也迎來了一位來自趙國的客人。x23us.com更新最快

齊王建仍舊是紫色衣裳高冠博帶,臉色嚴肅,端坐上首王位。

趙國小行人蘇代寬袍大袖,白鬚飄飄,大步走入殿中,朝着面前的齊王建就是一個大禮:“趙臣蘇代,見過大王!”

齊王建微微眯着眼睛,看着一眼緊跟在蘇代身後的後勝,不置可否的應了一聲,道:“使者請坐。”

考慮到現在趙國和齊國並非盟友,甚至還算得上是敵人的事實,齊王建的態度可以說是相當一般。

等到蘇代落座之後,齊王建就開始發問了:“不知使者此來,所爲何事?”

其實齊王建自己心裡都很清楚,蘇代到底是因爲什麼而出現在這裡的。

這老小子不就是替那趙王丹來當說客的唄!

但是話雖如此,大家都是在同一個圈子混的,該守的規則還是要守,該客套還是得客套幾句。

等聽完這蘇代廢話之後就讓他滾蛋,寡人還等着去臨幸前陣子後卿剛剛給寡人弄來的越地嬌娘呢。

齊王建看着面前的蘇代,心中愉快的想道。

這次的齊王建是單獨接見蘇代,除了後勝這個心腹之外就沒有其他人在場了。

如今的後勝雖然名義上是大司理,但實際上齊國政壇之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後勝上位齊國相邦只是時間問題了。

蘇代朝着齊王建行了一禮,道:“大王,臣聞大王已令匡樑爲將,發二十萬技擊之士攻楚淮北地,不知可有此事?”

齊王建點頭道:“確有此事,大夫莫非是來相勸於寡人,欲要令寡人放棄攻楚?”

蘇代搖頭道:“不,代此來面見大王,乃是爲令齊國得免亡國之禍也。”

“亡國之禍?”齊王建看着蘇代,心中不覺好笑:“寡人能有何亡國之禍?”

蘇代正色道:“大王連秦攻楚,乃是自取滅亡之道也。若不及早休兵,則秦軍一敗,三晉大軍便將兵臨臨淄城下,屆時齊國滅亡在即,此豈非亡國之禍乎?”

一旁的後勝聽到這裡有點聽不下去了,開口反駁道:“大夫所言,未免言過其實矣。如今秦軍已破郢都,局面大好,不日便可破楚取陳郢,令楚王俯首聽命。以吾之見,亡國者非齊國,乃是楚國也。”

蘇代聞言一陣大笑,笑聲極爲響亮,傳遍的整座大殿。

而隨着蘇代笑聲的持續,後勝的臉色慢慢的變得難看起來。

足足過了好一會之後,蘇代才停止了笑聲,開口道:“後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後勝哼了一聲,有些不爽的問道:“哦?既然如此,還請大夫教吾。”

說是說一個請字,但是從後勝的表情裡面就可以看得出來,如果蘇代說不出個一二三四,那麼後勝就要教教蘇代怎麼尊重人了。

蘇代笑着看了後勝一眼,道:“後卿難道不知,如今吾國之大王已發三十萬聯軍,不日便可光復河東之地,再三月便可入關中破咸陽,擒秦王稷問罪於邯鄲王駕之前矣。”

齊王建和後勝一聽這話,臉色不由自主的都微微有些變化。

趙國居然已經這麼強了,怕不是這蘇代在吹牛吧。

後勝繼續反駁道:“秦國國土遼闊,人口百萬,如何能如此輕易而敗也?”

蘇代正色道:“昔年楚國之強,比之秦國如何?楚國之地,東至大海,西及巴蜀,北連河水,南過江水,其疆域之廣,人口之多,實乃有史以來未有一國能及也。”

“然則以如此強盛之楚國,卻被秦國連續擊敗,以至於竟不能保宗廟祖墳周全,何其悲也!”

“又說去年之秦國,當是時,秦攻魏得河西河東,破楚得東南兩郡,伐韓得宜陽平陽,又奪野王入上黨,其勢之強天下難當,然則卻被吾王命廉頗戰秦於長平而勝之,秦人自此不敢東進而只能南下也。”

“故國之強弱,不在國土之多寡,不在人口之多少,而在於國君賢能與否,大臣盡職與否,將士用命與否。此三者,秦勝於楚,故秦破楚而稱霸。趙勝於秦,故趙破秦於長平。”

蘇代洋洋灑灑一番長篇大論,最後用十分肯定的語氣做出了結論:“如今天下之勢,趙強而秦弱也。趙國兼有韓、魏、楚四國合縱,秦國卻是孤立無援,即便暫時奪楚國數城,又如何能夠撼動大局?此戰,必是趙再勝而秦再敗也!”

蘇代一番話下來,說得後勝完全無力反駁,只好訕訕的閉上了嘴巴。

過了好一會,齊王建纔開口說道:“則以大夫之見,齊國該當如何?”

由於性格問題,齊王建其實是很容易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的,這從歷史上齊王建初期完全依賴母親君王后,後期又基本靠後勝來執掌國事就能夠看得出來。

因此當蘇代說了這麼一大堆似乎很有道理的話之後,齊王建果然就被打動了。

誰都不願意站在失敗者的陣營之中,如果秦國一定會死掉的話,那麼齊王建當然不希望自己的齊國被秦國拖下水。

蘇代看着齊王建,笑道:“大王,此事易爾。臣有一計,不但可解齊國之威,更可令大王之名盛於諸侯之間,不知大王可願一聽?”

齊王建道:“大夫儘管說來。”

蘇代道:“五國伐齊之事,大王應當知曉。”

齊王建聽了蘇代這句話,臉色就有些不太好看,道:“寡人知也。”

五國伐齊,讓齊王建的爺爺齊王死於非命,讓齊王建的老爸齊襄王被迫隱姓埋名去當下人,更讓齊國的霸業從此衰落,一直以來被齊國上下引爲奇恥大辱,齊王建如何可能不知?

蘇代繼續道:“大王,正所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如今秦國敗局已定,大王何不改弦更張,連趙、韓、魏、楚四國,舉五國之力而伐秦?”

蘇代這句話一說出來,無論是齊王建和後勝就都一起愣住了。

原來說了半天,蘇代和蘇代背後的趙王丹竟然是這個意思。

想搞五國伐秦?

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十一章 田單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十章 邯鄲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