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

趙丹說的是實話。

如果要弄一個幕府的話,那麼直接就叫幕府好了,還叫什麼參謀處,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再說了,作爲趙國的國君,趙丹也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弄什麼幕府。

這個參謀處對於趙丹的意義來說就是參謀,純粹的參謀。

孫子兵法有過一句舉世聞名的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句話從表面上去理解的話,就是突出了對偵查和情報的高要求並闡明瞭這兩者的重要性。

但其實這句話,尤其是“知彼”這兩個字也可以從另外的一個方面去理解。

什麼叫做知彼呢?

在趙丹看來,知彼不僅僅代表着對敵人行蹤和情報的瞭解,同時也代表着對敵人心理的掌握。

比如說,敵軍的將領在什麼情況下會進攻?又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後撤?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猶豫不定?什麼情況下又會拼死一搏?

如果能夠掌握這些的話,那顯然也是屬於知彼的一種。

心理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着,但是在戰爭中卻往往有着頗爲重要的作用。

在過往春秋戰國時代的戰爭史上,對敵人心理方面,通常是靠着領兵大將猜測來做出的。

比如說在著名的桂陵之戰中,齊國的鬼才軍師孫臏就是因爲掌握了魏國大將龐涓急於回師救援大梁城的心理,才能夠在半路設伏,最終以逸待勞大破魏軍。

如果換成是另外一個不如孫臏的將軍去領兵的話,那麼這一場戰就不一定能贏得這麼漂亮,甚至都未必能贏了。

在趙丹看來,這種過度倚仗將領個人能力的方式顯然是非常不好的,而且也非常的不穩定。

這就是趙丹之所以要設立參謀處的初衷了。

通過這個參謀處,趙丹完全可以在事先就對戰場進行推演,根據獲得的情報來預判出敵軍的進兵路線、防守方針、奇襲路線等等諸多可能性,然後再逐一根據這些可能擬定出趙國方面的應對方案。

在這樣的推演過程之中,趙國非常容易就能夠察覺到敵軍最有可能在戰場上所採取的策略和方針,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反制。

最理想的狀況下,在大戰開始之前參謀處就應該先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並做出相應的方案。

這樣一來,趙國的敵人們無論採取任何行動都不會出乎趙國的意料之外。

而且就是碰到了什麼奇招,趙國的領兵將軍也能夠憑藉着參謀處一開始就制定好的應對計劃來見招拆招,不至於被打得手忙腳亂最終崩盤。

在這些參謀們羣策羣力的幫助下,無論是哪一名趙國將軍領兵,都能夠保證不會做出那種非常腦殘的決定,而且也不會被敵人用奇招一下子,由此一來贏得戰爭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

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不是嗎?

所以這些參謀們也不會和幕府之中的幕僚那樣有什麼實際的官職和官位,只要負責天天在這參謀處之中推演戰局就行了。

這就是參謀處不同於幕府的地方。

之所以將參謀處設在宮中而不是直接設在前線,主要是因爲趙丹考慮到這畢竟是一個新的機構,一下子在河東之戰這樣的大戰中拋出來的話不確定性有點大,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畢竟認真說起來的話,這就是不折不扣的紙上談兵啊。

所以趙丹決定先在宮中試驗一下,等到參謀處真的做出了一些成果,然後再憑藉着這些成果來說服軍隊將領們,接着在軍中推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這其實是趙丹根據後世的參謀制度所弄出來的東西。

如果可以的話,趙丹還希望在未來能夠設立一個大參謀部,在開戰之前對於趙國戰爭的方方面面都事先進行推演,真正做到不僅是行軍打仗,更連後勤供給,兵員徵調,裝備鑄造等等所有和戰爭有關的事情都做到事無鉅細皆有準備方案的地步。

當然了,飯要一口口吃,事情也要一部部做,趙丹也不是那種什麼都想要一口氣吃成胖子的人,所以先從一個小小的參謀處開始做起無疑是一個比較保險的選擇。

而如今被趙丹所弄到這個參謀處的,主要就是一些這陣子來投奔趙國、並且在初步的篩選考察之後證明確實是有一定才能的士子們。

這其實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另外的考驗,參謀處本來就是一個各種各樣想法天馬行空的地方,思想的碰撞之下肯定會讓出色的人脫穎而出。

趙丹在闡明瞭參謀處的作用之後,在場的人紛紛點頭表示瞭解,心中既有失望,同時也有着高興。

失望當然是因爲這個參謀除了建言獻策之外完全沒有任何的權力,而高興則是因爲趙丹已經說明了只要參謀處的表現夠好,那麼未來趙國的戰爭都有希望在參謀處的建議下進行!

雖然說在場的人都知道這其實並不代表着參謀處就能夠領導一次戰爭了,但是想想吧,通過自己的意見來左右一次大戰的走向和結局,不同樣也是激動人心的事情嗎?

趙丹在將一切都交待清楚之後,就回頭對着身後的韓非道:“韓非,日後這參謀處便由汝來負責吧。若是又任何重要想法,汝記得立刻呈於寡人面前!”

韓非心中驚訝,這才明白了趙丹之所以特地在來此之前特地告知自己的原因。

這一下韓非也是激動不已,立刻就附身拜倒:“臣、臣謝、謝過大王。”

在這之前,韓非雖然領着一個侍中的官職,但是卻並沒有任何的實職,也就是每天除了跟着趙丹東奔西跑之外就沒有什麼事情能幹了。

雖然韓非其實並不排斥當趙丹的跟班,因爲當跟班也能夠學到不少東西,但是從韓非心底來說顯然還是希望能夠有一個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

如今,趙丹終於將這個機會擺到了韓非的面前,也就無怪韓非會如此的激動了。

趙丹看着一臉興奮的韓非,嘴角也忍不住露出了幾分笑容。

對於韓非的理論水平,趙丹向來是不懷疑的,但是韓非這個人具體的能力如此就還得考察一下。

畢竟在歷史上韓非入秦之後並不得志,根本就沒有得到什麼表現能力的機會就被自己的師兄弟李斯給搞死了。

於是在後世大名鼎鼎的趙國大參謀部的前身參謀處,就在今天正式掛牌成立了。

也正是在同一天的下午,繆賢匆忙無比的出現在已經回到龍臺處理政務的趙丹面前,說話的時候語氣之中帶着明顯的焦急之意。

“大王,南方急報,楚國人——敗了!”

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二章 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