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

不得不說,在趙丹毫不掩飾的戰爭威脅下,秦國人通信的效率確實無以倫比的高。

僅僅兩天半的時間,秦王稷就已經收到了來自千里之外邯鄲的消息。

在讀完這封來自使者趙騰的密報之後,秦王稷當場就摔了桌子。

“趙丹小兒,竟然如此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秦王稷這叫一個氣啊。

雖然說使者趙騰也算是比較機靈的人了,在遣詞造句方面也是儘量的淡化事情,想讓秦王稷覺得這個事情其實談得還算可以。

但是秦王稷是什麼人?這位可是老謀深算,在位四十年將齊國和楚國兩大霸主強國通通都算計下去的主!

雖然說現在秦王稷的年紀是大了,脾氣也變得暴躁了,可是他的智慧和眼光可都還在呢。

論心思之機敏洞察力之銳利,秦王稷放眼天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啊。

所以僅僅憑藉着這一封信上三言兩語寥寥無幾的描述,秦王稷都能夠想象出來當時趙丹在秦國使者面前那副趾高氣昂不可一世的嘴臉。

自從三十多年前的函谷關之戰以來,秦王稷在位這麼多年雖然偶有波折,但總體來說順風順水,哪裡受過這樣的氣?

就是趙丹的老爹趙惠文王,當年還不是被秦王稷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讓鼓瑟就鼓瑟?

結果到了這個小混蛋趙丹登基了,反而卻給了秦王稷這麼大的“驚喜”!

更讓秦王稷氣得發狂的是,這種被羞辱的感覺,一年前的長平之戰中秦王稷已經有過一次了!

正如孔子所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秦王稷目光炯炯直視面前諸位秦國大臣,沉聲道:“寡人慾發舉國之兵,與那趙丹小兒之三晉聯軍決戰於河東郡之中!諸卿以爲如何?”

秦王稷這番話一說出來,在場的秦國大臣們就被嚇了一大跳。

相邦範睢慌忙出列奏道:“請大王息怒,那趙王丹雖然無理至此,但是以秦國計,如今還是應當想辦法拖延趙國爲上啊!”

一臉病容的安國君趙柱也同樣出列,腳步一個踉蹌還差點摔倒,但是這位秦國太子也不管這麼多,同樣開口道:“父王,如今南陽郡戰場方纔是重中之重,還請父王爲秦國大計,忍這趙王丹一時之氣啊。”

也不僅僅是這兩人,其他的秦國大臣們聞言也同樣紛紛出列,齊聲奏道:“大王,還請忍一時之氣啊!”

這還真不是秦國人慫。

說實話,自從商鞅變法確立耕戰國策,以軍功爵制度來作爲晉升之道後,老秦人的戰鬥熱情那在戰國之中是一等一、獨一份的高,誰都比不了。

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種話,對於老秦人來說那就是狗屁!

有空念什麼書,還不如好好的練習武藝,爭取在戰場上多拿幾個人頭,升他個一二等爵來的更加靠譜。

老秦人真不怕打仗,甚至可以說是渴望打仗。

但這樣的前提是能贏。

只要能贏,啥都好說。

至於生死這種事情,在這個平均壽命不過三十歲的年代,誰沒點覺悟?

在家務農累死累活也就活不到三十歲,那幹嘛不拿命去戰場拼一拼,說不定還能拼個榮華富貴,給子孫後代拼個保證出來。

在場的秦國大臣們雖然也有像範睢這樣的外來者,但是大部分還是老秦人的一員。

老秦人當然不怕死,更不怕打仗,可是如果這一仗打起來完全沒有勝算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包括趙柱、範睢以及其他秦國大臣們看來,現在秦王稷的這個所謂的“親征”,根本就是一場不可能贏的仗!

親征親征,拿什麼親征?

現在的秦國就只有在咸陽駐紮的三萬守軍還有戰鬥力,其他的主力部隊全部都在南陽郡和楚國人剛正面。

就算秦王稷拼了,搞一個什麼“年十五以上悉詣河東”,把全部能抽調的民夫統統的抽調起來,那撐死也就組個差不多二十萬的部隊,加上河東郡如今的守軍大概就是四十萬。

四十萬,聽起來好像挺可怕的一個數字了。

但問題在於,秦國會增兵,三晉聯軍也會增兵啊。

只要三晉聯軍願意,隨便弄個五六十萬部隊出來,真不是問題。

畢竟人家三個國家呢。

就退一步說,算三晉聯軍也四十萬,大家四十萬對四十萬吧。

可人家三晉聯軍是二十五萬主力帶着十五萬民夫郡兵打仗,秦國是三萬主力帶着三十七萬民夫郡兵打仗……

這特麼打個屁啊!

打仗這種東西,真不是數量越多就越好的。

像這種民夫、郡兵之類的雜魚部隊佔的比例要是太多了,反而會影響部隊的戰鬥力。

這麼說吧,一萬主力部隊可以輕鬆的在兩個時辰之內擊潰五萬雜魚部隊,而且這時間可能還是保守了算的……

所以到戰場上,很可能秦軍的主力部隊沒崩,卻被佔到大部分的雜魚部隊給帶崩了。

也不是很可能了,這幾乎就是肯定會發生的事情!

說來說去其實就是一句話,在南陽郡的主力部隊歸來之前,秦國根本就沒有和三晉聯軍剛正面的資本。

所以這時候秦王稷要搞什麼親征,那不是送嗎?

因此但凡還有那麼一點眼光和愛國之心的秦國大臣,都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阻止秦王稷這麼做。

這就是爲何以秦王稷聲譽之隆威望之盛,如今卻竟無一名大臣同意秦王稷親征的原因。

以秦王稷的性格,往日哪怕是有一名大臣反對他的意見他都會大爲光火,但是這一次秦王稷卻罕見的冷靜了下來,盯着爲首的範睢和趙柱二人沉聲道:“真不能親征?”

範睢和趙柱帶領着身後所有的秦國大臣們齊齊搖頭:“真不能親征!”

秦王稷深吸了一口氣,一張老臉額頭上的皺紋無比明顯,看上去極其不情願:“只能夠和趙丹小兒會盟求和,拖延時間?”

範睢和趙柱率領着身後所有的秦國大臣們齊齊點頭:“只能夠和趙丹小兒會盟求和,拖延時間!”

秦王稷沉默了。

其實吧,秦王稷真的就是那麼衝動嗎?

真不是。

之所以擺出這個要拼命的樣子,那只是做個樣子給面前的臣子們看的。

不然的話,趙丹小兒一封信過來秦王稷就要屁顛屁顛的去和趙丹會盟求和,這威信何在?

對於一個國君來說,威信這個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威信就沒有人聽話,甚至可能連王位都坐不穩!

現在這麼一鬧,再經過大臣們一番苦勸,秦王稷就從“被趙丹逼迫不得不向趙國低頭”變成了“在秦國大臣們的苦勸下爲了顧全大局和秦國的利益不得不向趙國低頭”。

聽聽,聽聽,多麼好的一個國君啊,爲了秦國的利益不惜去向可惡的趙國和趙王丹低頭求和!

如此一來,這件事情傳出去的話秦王稷的威望不但不會下降,甚至還會因爲這一出苦情戲而上漲呢!

帝王心術,帝王心術啊。

所以既然秦國的大臣們給了秦王稷這麼一個臺階,秦王稷自然也就順坡下驢了。

“來人啊,傳寡人命令,立刻追索樓緩其人,梟其首級,派八百里快馬獻於趙王面前!”

“範君,汝立刻安排下去,明日早晨寡人便率兩萬精銳出咸陽,去洛邑和那趙王丹會盟。隨行官員以範君爲首,其餘人皆由範君指定!”

“會盟期間,由太子監國,陽泉君輔之!一應政務皆由太子處置,唯軍機大事需報寡人,由寡人決定!”

……

足足小半刻鐘之後,秦王稷才終於結束了安排,宣佈散會。

然後衆位大臣就急匆匆的出宮準備去了。

時間緊,任務重啊。

雖然表面上沒有說,但是包括秦王稷在內,所有的秦國君臣心中其實都有着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黯然。

堂堂的霸主大秦,終究還是被迫又一次的朝着該死的趙國、朝着那該死的趙王丹低下了頭顱!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六章 微操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