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是的,在擊敗了秦國之後,趙國就理所當然的成爲了那個戰國七雄之中最爲強大的、唯我獨尊的那個國家。

這從韓王然對待趙丹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不知趙王有何事相商?”韓王然說話的時候態度無比的客氣。

即便面前的趙丹從血緣的角度來說乃是韓王然的妹夫,但是聰明的韓王然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大舅子該有的威風,反而卻多少顯得有些謙卑。

韓王然並不覺得自己作爲一個國君對另外一名國君表現出謙卑有什麼值得指責的地方,這在戰國時代幾乎已經是不成文的規定了。

事實上當年韓王然去咸陽朝見秦王稷之時在咸陽所遭受的待遇,那纔是讓韓王然畢生難忘的羞辱。

和秦王稷的羞辱比起來,僅僅是把姿態擺的稍微高一些,甚至還會和韓王然客氣幾句的趙丹在韓王然的心中無疑就顯得更加的令人心生好感了。

趙丹看着韓王然,臉上帶着讓人如沐春風的虛假微笑,心中想的卻是歷史上的那些史學家對於這位國君的評語。

老狐狸這三個字,韓王然應當是當之無愧的。

歷史上的戰國時代,韓國雖然被秦國越打越弱,但最後還是支撐到了戰國最後十年才亡國,可以說是比較令人意外的了。

不得不說,韓王然的手段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不是誰都能夠把一個不停衰落的國家治理得不生內亂,並能夠在不停失敗的同時仍舊牢牢掌握住最高權力的。

不僅如此,這位韓王然甚至還在秦始皇的時代派出了鄭國這麼一個超級間諜,想要利用鄭國渠來拖垮秦國的國力。

只可惜英明的秦始皇和強大的秦國讓韓王然的這一切謀劃都成爲了泡影。

很顯然,這位老狐狸還並不夠狡猾。

後世史學家對於這位國君的評價多是批評他鼠目寸光,只知道耍小手段,重視眼前的小利而忽視了對國家的建設,一昧取悅秦國而並不知道團結其他五國等等。

趙丹今天之所以召見韓王然,正是因爲衝着這個缺點而來。

只見趙丹笑着對韓王然說道:“韓王,今日請汝過來相會,其實有一件好事要告知韓王。”

“好事?”韓王然的臉上露出了好奇的笑容,對着趙丹說道:“還請趙王明言,到底是何好事?”

趙丹笑了一笑,開口對着面前的韓王然說道:“韓王可希望宜陽城重歸韓國?”

“宜陽?”韓王然聽到這句話之後先是一愣,隨後眼睛立刻就亮了起來,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對着趙丹說道:“難道趙王有辦法令秦王將宜陽城歸還韓國?”

這倒也不怪韓王然如此失態,實在是宜陽城這座城市,對於韓國來說太過重要了。

韓國之所以能夠在整個戰國期間屹立七雄之列而不倒,宜陽城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宜陽城既是韓國最大的鐵礦產地,同時又是韓國最大的冶煉基地和兵器製造之地。

正是憑藉着宜陽城之中源源不斷產出的兵甲箭矢,韓國士卒纔會被蘇秦誇讚爲是“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

在失去了宜陽城之後,韓國的軍事力量就遭到了極大的削弱,至今都沒有完全恢復。

所以韓王然是非常希望宜陽城能夠重歸韓國之手的。

雖然說當年宜陽城之中的那些韓國工匠都在破城之後被秦國人擄走,但是畢竟韓國的匠人也不是全部集中在宜陽城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重新培養,韓國已經有了新一代的匠人,缺的就是宜陽這樣的材料基地和生產中心。

但要是宜陽城能夠迴歸韓國的話,那麼韓王然覺得,自己短時間內應該就能夠讓韓國的生產水平恢復到巔峰狀態。

這對於韓國軍隊的戰鬥力來說,無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升。

除此之外,宜陽城在地理戰略上對於韓國來說也同樣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這座城市就位於秦國崤函通道的正東方,是韓國人用來抵擋秦國東進的最佳堡壘。

如果兩年前宜陽城還在韓國人手中的話,那麼秦軍就不可能在長平之戰的前期如此輕易的將韓國的上黨郡和本土隔離開來,也不可能如此輕易的就威脅到韓國的首都新鄭。

可以這麼說,在韓王然的心中,宜陽城這座城市的重要性,甚至不在如今的韓國首都新鄭之下。

正是因爲這座城市是如此的重要,因此韓王然這樣老狐狸般的人物在聽到了宜陽城有可能迴歸韓國之後,都會變得如此的激動和失態。

趙丹笑着看着韓王然,對着韓王然十分肯定的說道:“韓王想的並沒有錯,寡人確實已經要求秦王稷將宜陽城給歸還,秦王稷也同樣答應了這個要求。但是——”

話說到這裡,趙丹十分明顯的停頓了一下。

這韓王然是何等人物,立刻就明白了趙丹的意思,開口對着趙丹說道:“趙王,若是韓國在此事上能夠起到任何作用的話,便請趙王直接開口。”

趙丹暗贊這韓王然果然上道,於是也不再客氣,開門見山的說道:“韓王應當記得,在發動這一次河東郡之戰的之前,寡人對韓王的許諾。”

韓王然點頭道:“寡人當然記得。”

趙丹笑道:“如果寡人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寡人許諾給韓王的,乃是平陽城。”

韓王然再次點頭表示贊同。

趙丹說道:“如今這河東郡已經是被三晉聯軍給打下來了,平陽亦是早以歸屬韓國。但是——”

趙丹刻意的停頓了一下,深深的看了韓王然一眼,大有深意的說道:“寡人答應給予韓王的只是平陽城,這宜陽城可不包括在內啊。”

韓王然再一次的愣住了,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好像開始明白了些什麼。

足足過了片刻之後,韓王然才試探性的說道:“所以趙王的意思是,希望寡人付出一些代價?”

趙丹笑道:“韓王果然聰明。”

對於這個三晉之盟的兩個小弟韓國和魏國,趙丹向來秉承的是“我吃肉你們喝湯”的態度。

在這樣的態度下,趙丹可以在開戰之前將安邑承諾給魏國,將平陽承諾韓國。

畢竟只不過是兩座城市罷了,相對於趙國所獲得的大半個河東郡來說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但現在這個情況又有所不同。

如果讓韓國同時獲得了平陽、宜陽兩座城市,那麼韓國人的收穫就有點太大了。

一個強大的韓國,還會心甘情願的當趙國小弟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趙丹當然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畢竟趙韓兩國現在是盟友,但是未來肯定要成爲敵人的,除非趙丹不想一統天下了。

於是趙丹也不廢話,直接開口對着韓王然說道:“如果韓王願意的話,那麼便可以用平陽來交換宜陽。”

這就是趙丹的打算。

平陽,宜陽,一字之差,但卻是兩座完全不同的城市。

它們雖然都是韓國曾經的首都,但是一座在河東,一座在中原,之間足有數百里的距離。

趙丹現在就是要讓韓王然把河東郡之中的平陽交給趙國,然後中原的宜陽城就可以歸還給韓國了。

從趙國的角度來說,這麼做之後整個河東郡絕大部分都歸趙國所有,僅有安邑還是魏國的,比之前韓魏兩國都在河東郡有飛地的情況要更好一些。..

而從韓國人的角度來看,用宜陽換平陽,應該也是一件能夠接受的事情,畢竟宜陽本來就比平陽要重要得多。

這個提議並不是趙丹一時起意,而是早就和趙國的大臣們商量好了。

正是在這樣的考量下,趙丹纔會特地在和秦王稷的談判之中提出了要求秦國割讓宜陽的要求。

總的來說,趙丹覺得這件事情無論是對於韓國也好,還是對於趙國也罷,那都是非常有好處的一件事情。

雙贏。

當然了,有贏家就會有輸家,唯一在這件事情之中受損的國家其實只有一個,那便是白白割讓了宜陽城的秦國。

所以趙丹覺得,韓王然應該是會同意這個條件的。

趙丹猜對了。

在沉思了一會之後,韓王然擡起頭來,十分果斷的對着趙丹說道:“既然如此,那麼寡人願意以平陽城來交換宜陽城!”

趙丹和韓王然對視一眼,兩人都十分愉快的笑了起來。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十一章 田單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七十章 危機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