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對於趙丹的命令,龐煖和劇辛兩位趙國大將當然是無條件的服從。

就在趙丹發出命令的第三天,龐煖率軍且戰且退,來到邯鄲城的東門外。

在趙丹發出命令的第五天,劇辛率領着鉅鹿方向的部隊同樣是且戰且退,來到了邯鄲城的北門。

第七日,所有的趙國軍隊統統都退入了邯鄲宮城和郭城之中。

早在兩支大軍退入城內之前,趙丹一紙命令就傳遍了整個邯鄲城。

“秦王稷此人,素來驕橫殘暴,寡人不忍見秦國子民受其暴政而出兵討伐,但秦王稷卻一意孤行,不但抗拒寡人正義之師,更勾結魏、齊兩國聯合來犯……”

洋洋灑灑數千言,總的來說就是將秦王稷、齊王建和魏王圉說成了殘暴無比的小人,然後順便鼓舞了一波趙國軍民的士氣,告知關中方向廉頗大將軍已經馬上得勝,不日便可率領大軍迴轉,到時候邯鄲之圍不攻必破云云。

由於魏齊兩國聯軍來犯的緣故,因此大量原本在邯鄲城之中做生意的各國商賈都紛紛逃離,邯鄲城一時間變得頗爲冷清,不復昔日熱鬧之光景。

不過對於這些人的離開趙丹還是非常樂見的,畢竟很多時候各國的間諜就是藉着商賈的名義堂而皇之的到處行走,既然商賈們紛紛離開,那麼邯鄲城之中的間諜肯定也會少了不少。

於此同時,監察衛也開始大舉出動,將許多早就在視線之中的各國探子,尤其是秦、齊、魏三國的探子給連根拔起,或擒或殺。

這監察衛自從趙丹命令繆賢建立以來,雖然由於時間有限的緣故目前的耳目只能是在趙國的各大城邑和縣城之中,但是邯鄲作爲趙國的首都,那自然是監察衛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趙丹這一紙清除令下來,邯鄲城一夜過去直接就有好幾百人直接沒了性命,各國在邯鄲城之中的情報網絡頓時被清除大半,偶爾有一些漏網之魚也只能夠隱入地下,不敢在對外傳遞什麼消息。

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死守邯鄲,那麼趙丹這些日子以來的工作重心就全部都是和如何守城有關的,什麼政務也懶得理會了,反正被包圍之後也傳不出什麼王命了。

除此之外,趙丹還悄悄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命人將自己的幾名兒子和女兒統統的送去了趙國舊都晉陽,只把王后和趙國太子趙恆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晉陽遠在千里之外,又和邯鄲隔着整整一個太行山脈,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兵鋒所波及到的。

雖然趙丹的心中篤定這一次的邯鄲保衛戰不過是有驚無險,但是做人總是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的,萬一真的邯鄲城破,那麼遠在晉陽的趙偃就可以成爲趙國最後的選擇。

不僅僅是趙偃一個人,包括司寇趙豹、中尉李伯等一小部分趙國重臣都跟去了晉陽。

這樣萬一事有不逮,那麼晉陽也可以立刻就搭起一個新的趙國權力中樞。

在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趙丹就信心滿滿的等待着魏無忌的到來了。

魏無忌很快就來了。

就在趙國最後一支部隊也完全退入邯鄲城之後,邯鄲城的東邊,開始出現了魏軍的身影。

魏無忌率領着十幾萬魏國大軍猶如一片黑色的潮水,無數密集的腳步聲匯聚成一股驚天動地的聲音,十幾萬大軍的人喊馬嘶讓邯鄲城頭每一個人的視線之中都是滾滾的煙塵,更有無數旌旗在煙塵之中閃動,聲勢極爲驚人。

趙丹頭戴王冠,穿着一襲平日裡只有在大朝議之時纔會身着的紅色袍服站在邯鄲城頭,見狀不由得對着身邊的趙恆笑道:“恆兒啊,汝今日可要好好的看着,這一次乃是難得的機會,可以讓汝看看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戰爭!”

其實趙丹這是在吹牛逼,因爲趙丹兩輩子都沒有親眼見證過真正的戰爭……

但是趙恆當然不知道這一點,這位趙國的王長子如今不過還是一名尚未行冠禮的少年,也就是還算不上一個成年人,因此心智自然也不夠成熟,一時間不免被魏無忌所率領的這支魏國大軍的聲勢所奪,臉上多少有着幾分惶恐。

不過趙丹的鎮定自若顯然給了這位趙國太子很大的鼓勵,等到過了片刻之後,當趙丹有意無意的將目光從趙恆身上閃過的時候,卻發現趙恆已經是直立如鬆,臉上也完全恢復了平靜。

在趙丹的身邊,當然不僅僅只有趙恆一個人而已,事實上幾乎所有還在邯鄲城之中的趙國大臣都在場。

於是趙丹干脆將龐煖和劇辛都喊了過來,讓這兩位宿將當場對於魏軍的行軍陣列等地方進行一番指點,名義上說是要教導太子軍陣策略。

龐煖和劇辛兩個頭髮花白的老人精,又早得了暗示,哪裡不知道趙丹的意思?當下在邯鄲城頭上將魏無忌和魏軍是一番痛貶,直接說得是一無是處。

如此一來,先是有了趙丹和趙恆這對影帝父子的以身作則,又有龐煖和劇辛這兩位機智老狐狸在一旁盡職盡責的充當捧哏,在場大部分原先心懷忐忑的趙國大臣們緊張的心情倒是消除了不少。

既然大王都這麼鎮定自若,那麼趙國此戰必勝無疑!

情緒是會傳染的,作爲趙國的最高領導者,趙丹的一言一行都會給邯鄲乃至整個趙國施加巨大的影響力。

而兩世爲人,尤其是曾經在辦公室之中見證了爾虞我詐官場厚黑學的趙丹今天便是要通過自己的行爲將這種以身作則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讓邯鄲城之中的軍民士氣更上一層樓。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雖然魏國軍隊早早就已經出現在了趙丹等人視線裡的地平線之上,但是足足過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的時間,魏國大軍才終於緩緩的來到了邯鄲城外數裡地的地方。

在幾聲悠長的號角聲和無數傳令官的來回穿梭之下,魏國大軍開始緩緩的散開,將邯鄲城的東南兩面都給慢慢的包圍住了。

在這期間,有幾名趙國血氣方剛的將軍覺得魏國軍隊有破綻,想要請命率領一支騎兵出城衝殺一番挫挫魏國人的銳氣,但是都給趙丹制止住了。

趙丹的確不懂軍事,但是趙丹卻很清楚人心。

魏無忌既然有着如此盛名,得到歷代史家無數稱讚,穿越這幾年以來趙丹也明裡暗裡瞭解過魏無忌,知道這傢伙絕對不是一個名不符實的草包。

既然如此,那麼魏無忌就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種兵臨城下卻露出破綻的蠢事,唯一的解釋就是魏無忌其實是故意露出破綻,想要引誘趙軍出擊。

既然如此,那麼趙丹自然不會輕易出擊,不然的話魏無忌剛一到來就打了一個勝仗,即便這個勝仗再小,對於兩軍之間士氣的此消彼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趙丹的這番分析得到了龐煖和劇辛的一致贊同,這兩名老將也認爲應該是魏無忌的誘敵之策。

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附近羣臣猶如潮水一般滔滔不絕的馬屁聲,於是在一片“大王果然算無遺策,魏無忌不過土雞瓦狗”的阿諛聲中,趙國羣臣們心底對於魏無忌的那最後一絲恐懼也終於蕩然無存。

事實上,無論是趙丹也好,又或者是趙國的羣臣們也罷,經過了這一場又一場大戰、苦戰的勝利之後,他們的心理素質早就已經被鍛鍊得無比強大了。

現在的情況再緊急,能夠緊急得過長平之戰那時候差點全軍覆沒的情況?

說白了,這一次其實只不過是因爲邯鄲城這個趙國首都被包圍,所以趙國大臣們才心慌慌罷了,一旦只要有人能夠先穩住,那麼這些大臣們強大的心理素質就會很快幫助自己穩定心情。

更有不少人想道:“吾趙國,可是天下第一強國啊,魏無忌雖強,又怎能強過趙國?”

天下第一強國這個稱號,看似虛無縹緲,但恰恰有時候就是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最能夠給人心理安慰。

果然在片刻之後,看到邯鄲城中似乎毫無出兵的跡象,魏軍陣中又是幾聲號角響起,十幾萬魏軍開始選擇安營紮寨。

當然了,也免不了派出許多斥候在邯鄲城附近來回巡邏,以免城中趙軍突然殺出。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探子來報,齊國大將匡樑率領着齊國部隊也已經趕到,邯鄲城的北面和西面也已經被齊軍給包圍住了。

趙丹聽了這番話,臉上沒有任何慌張的神情,而是轉頭看了一眼身邊的龐煖。

龐煖心領神會,直接一擺手,當即便有一名神射手走上前來,彎弓搭箭,直接朝着最近的一名魏軍斥候射去。

這魏軍斥候雖然小心翼翼的遊蕩在弓箭射程之外,但是神射手的射程自然是要比尋常弓箭手更遠一些的。

所以這一箭準確無比的命中了這名斥候,這魏軍斥候被弓箭射中之後直接翻倒落馬。

但是這魏軍斥候落馬之後卻發現自己安然無恙,正驚訝間才發現射中自己的這支箭矢,其箭頭竟然是木製的!

不僅如此,在這根箭矢上赫然還綁着一封信,上面用魏國文字清楚的寫着:“信陵君親啓!”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大家新年快樂!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