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

已經是晚春初夏的時節,天氣開始變得有些炎熱,空氣之中的灼熱氣息已經開始讓人有些無法難以忍受。

在魏國的土地上,一支數量將近十二萬的大軍正在浩浩蕩蕩的朝着東方前進。

這支大部隊之中一共包含了整整十萬韓國軍隊,以及李牧的一萬五千名騎兵。

從數量上來說,韓國軍隊無疑佔到了大頭,可是在這支聯軍之中,年輕的趙國將軍李牧其實才是那個真正能夠主導大軍決策的人。

這一點從正在進行的這番談話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韓國上將軍靳黈騎着一匹黑色駿馬和李牧並肩而行,手指着面前不遠處地平線上的那一座雄城,對着李牧說道:“李牧將軍,那一處便是魏國的都城大梁城了。”

李牧點了點頭,看向了李牧所指的方向,果然發現一座雄城在平原上矗立,氣勢非凡。

李牧想了想,對着靳黈說道:“靳黈將軍,汝可願意和我一起去偵察一下這大梁城的情況?”

靳黈愣了一下,隨後點了點頭,笑道:“將軍既然開口,那麼靳黈自無不從。”

於是兩人便率領着數百親衛呼嘯縱馬而出,朝着數裡之外的大梁城奔馳而去。

片刻之後,兩人就來到了大梁城的城外。

先行一步的趙國騎兵們已經清除了大梁城外的所有敵情,而魏國人顯然也已經得到了這兩國大軍前來的警報,整個大梁城所有的城門都已經完全緊閉,城頭之上不時可以看見許多魏國的士兵在來回的走動。

李牧在魏軍城頭勁弩的射程之外停了下來,笑着伸手一指面前的大梁城頭,對着身邊的靳黈說道:“靳黈將軍,汝看到了什麼?”

靳黈皺起了眉頭注視着面前的大梁城,過了好一會才道:“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啊。若是想要攻破這座堅城,恐怕要費上許多手腳。”

自從遷都之後,魏國經營了這座城市整整上百年的時間,這百年的時間裡也不知道有多少個國家曾經兵臨這座都城之下,但是卻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成功的攻破這座堅城。

但是對於靳黈的這番話,李牧顯然十分的不以爲然。

只見這名年輕的趙國將軍臉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對着靳黈說道:“將軍,吾所見者,卻又與汝不同也。吾從這座城市之中只看到了兩個字,那便是——恐懼。”

李牧繼續說道:“如今魏國主力征戰在外,都城空虛,只需要一舉將這座大梁城拿下,那麼魏國便必定是兵敗如山倒,不得不屈膝求和。如此時刻,正是你我二人建功立業之良機呀!”

盡頭聽了李牧的這番話之後,忍不住露出了一絲苦笑,心中暗自想道:“這大梁城地處中原平坦之處,魏國又是四戰之國,但是這麼多年來也從未見過有誰攻破過大梁城。由此可見,想要將這座城池拿下來談何容易?李牧年紀輕輕卻如此傲氣輕敵,此戰恐難以取勝啊。”

如今的靳黈已經開始有些後悔自己在之前爲什麼會勸韓王然出兵幫助趙國了。

至少從目前的表現來看,這李牧似乎並沒有太過出彩的地方,甚至還十分的輕敵。

輕敵這種事,那可是兵家大忌啊。

難道說這個李牧其實相當的一般,只不過是依靠這具裝甲騎兵的強力纔會取得過往的那段勝利?

李牧當然不知道自己方纔這番信心滿滿的話已經讓靳黈在心中對於自己的指揮水平表現出了懷疑,這位年輕的趙國將軍饒有興致的觀察了一會魏國大梁城頭的防禦之後,笑道:“靳黈將軍,吾還準備在這四周轉轉,不知道靳黈將軍可還要繼續?”

雖然說李牧的語氣是非常誠懇的,但是此時此刻的靳黈卻已經失去了繼續跟李牧待在一起的興趣,搖頭說道:“將軍,吾還要回去指揮部隊紮營,就恕不奉陪了。”

說完這句話之後,靳黈就帶着身邊的韓國衛兵們轉身撥馬離去。

靳黈這般前恭後倨的表現十分明顯,讓李牧身邊的親衛們一個個看得清楚。

這自然讓趙國親衛們心中憤怒不已,更有人開口對着李牧說道:“將軍,這些韓國人忒也沒道理,竟然如此的不知禮數,應當好好的將其教訓一番!”

李牧並沒有立刻開口說話,而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靳黈離去的方向,嘴角緩緩的浮現出了一絲笑容:“這靳黈……哼,空有忠誠之心,卻無大將之才,韓王以此人爲將,又如何能夠和吾趙國匹敵?本將軍若是和他計較,倒是落了下成。都隨本將軍而來!”

李牧猛然間一拉馬繮,胯下駿馬四蹄滾滾朝着大梁城的南面而去。

對於一個生命大部分時間都在趙國北部草原生活的人來說,眼前的情景對於李牧其實是一個很新鮮的體驗。

這個時代的大梁城之外水網密佈綠色田野,阡陌縱橫,看上去就完全和後世的江南水鄉一般無二,說是“中原水鄉”也不爲過。

之所以如此,也和大梁城獨特的地形地貌有關。

大梁城位於中原腹地,附近共有汴水、渦水、睢水、泗水、荷水、濟水、濮水、河水(黃河)、汝水、穎水等諸多河流等河流,形成了一道令人驚歎的中原水網。

由於如此便利的條件,任何時候乘船從大梁城出發都可以極其方便的到達韓國、趙國、齊國、楚國、宋國、魯國等地方,水路早已經成爲了大梁城及附近人們出行的主要選擇之一。

李牧縱馬奔馳,片刻之後就來到了大梁城的東南邊。

在這裡,有一條寬闊的運河出現在李牧的面前,運河的河面寬闊無比,河水滔滔向北,在陽光下波光粼粼。

單單以寬度而論,這條運河足夠容納數艘大船並肩而行。

這條運河的名字就叫做鴻溝。

鴻溝是在戰國時代的魏惠王十年,也就是公元前360開始興建,至今已經有近百年之久。

正是這條運河將黃河水系和淮河水系連接了起來,完成了整個中原水網的連接。

由此,鴻溝也成爲了黃淮間中原地區最主要的水運交通線路之一。

在歷史上的秦朝末年,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極爲著名的鴻溝之戰,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項羽在這裡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最終雙方以鴻溝爲邊界議和。

鴻溝由此也擁有了一個特別有名的外號——“楚河漢界”,這個外號甚至還被搬到了中國象棋的棋盤之上,作爲紅棋和黑棋雙方的分界線。

唐代詩人張祜曾作詩有曰:

龍蛇百戰爭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溝。

寧似九州分國土,地圖初割海中流。

在往日,這條鴻溝是非常繁忙的,可以說是船來船往川流不息。

可是如今趙韓聯軍大軍兵臨大梁城下,船家們紛紛跑路回家避難,寬闊的鴻溝自然也就變得冷清無比,只有那滔滔的流水還在其中奔涌,發出無比歡快的聲音。

李牧站在鴻溝的旁邊,跳下馬來,仔細的觀察着面前這滔滔的流水。

從這裡順着水流的方向往北方看去,就可以看到高大的大梁城,鴻溝在大梁城的東南角處和汴水匯合,然後再一同匯入滔滔大河之中。

李牧在這裡站了很久很久。

良久之後,李牧翻身上馬,對着身後的趙國侍衛們道:“走!”

接下來的大半個白天,李牧的腳步遍及了整個大梁城的四周。

等到夜晚回到軍營的時候,這位年輕的趙國主將十分高興的告訴了副將許歷一個消息。

“許歷將軍,最多不過半月時間,吾必破大梁城!”

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四章 借糧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例行推書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