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

咸陽。

在三天前,咸陽宮之中召開了一場盛大的登基典禮。

在這場登基典禮過後,因爲秦王稷去世的一年服喪期便正式結束,原先的秦國太子安國君趙柱登基爲新任秦王,是爲——秦王柱。

這也正是秦王柱在繼承之後召開的第一次有諸多秦國重臣所參加的秘密朝議。

已經是夏天了,即便是宮城位於高臺之上,但空氣之中的灼熱仍舊是揮之不去,讓人不免有一種心浮氣躁的感覺。

秦王柱端坐在上首王位,整個人的臉色看上去多少有些蒼白,給人一種身體並不是太好的感覺,讓座下的幾名秦國重臣不免有些擔心。

但和蒼白無比的臉色所截然不同的,則是秦王柱那看上去頗有幾分興奮的神情。

在等待了這麼多年之後,秦國的王位,終於還是落到了寡人的手裡。

這種大權在握,天老大寡人老二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

秦王柱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話聽上去儘可能的顯得平靜一些:“諸卿想必都已經知道了那高唐之戰的結果。以諸卿之見,接下來大秦應該如何去做,方能夠實現再度崛起之目標?”

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秦國纔剛剛吃了幾場敗仗,好不容易消停了一年,這時候不繼續休養生息,怎麼就開始討論起打仗的事情了?

這其實要和秦國的軍功爵制度有關。

軍功爵制度從建立開始就註定了是一種擴張性極強的制度,這並不是由任何一個秦國國君所決定的,而是由這種制度本身的特性所決定。

這個時候沒有科舉,秦國國內的經濟活動也不發達,所以平民們想要以文入仕或者投身經商都不具備什麼可能性。

但問題在於,如果屁民永遠是屁民,那麼誰還願意冒着生命危險去替國君作戰呢?

沒有任何一個人希望自己子子孫孫永遠都是一個被束縛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普通百姓,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用自己的奮鬥讓家人和後代過上更好的生活。

必須要有一個辦法給平民們一個上升的通道,從而激發平民們爲國家打仗的熱情。

軍功爵制度就是商鞅針對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

只要去參軍打仗,去獲得軍功,那麼土地國家給你,金錢國家給你,爵位國家給你。

總之在軍功足夠的情況下,你想要什麼國家都會給你。

軍功,成爲了除少部分頂級貴族之外,絕大部分秦國人階層上升的唯一通道。

沒有人會心甘情願的拿自己的命去戰場上拼什麼虛無縹緲的前途,但如果當擺在面前的選擇只有這麼一項的話,那麼其實也就沒有什麼好選擇的了。

所以秦國需要戰爭,這並非僅僅是來自國君或者統治階級的意志,而是來自於廣大秦國底層民衆的意志。

當軍功爵制度發展到現在,它的受益者已經遍及秦國上上下下。

士兵們需要打仗來成爲軍官,軍官需要打仗來成爲將軍,將軍需要打仗來提升成爲重臣……

這是一股連國君都無法去違逆的力量。

所以秦國必須打仗。

而且還要打勝仗。

因爲根據秦朝律法的規定,如果打敗仗的話,基本上來說是沒有任何的功勞能夠到手,甚至領兵的將領、軍官等還要被責罰。

可以這麼說,除去趙國之外,秦國應當是對戰爭最爲渴求的一個國家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剛剛度過國喪期的秦國,自然而然的就將戰爭提上了議程,而且不會有任何人產生異議。

戰爭是離不開合縱連橫的,使者來回傳信談判,然後再加上做好戰爭準備的時間,基本上又一年就過去了,等於秦國修養了兩年。

要知道從公元前289年到現在這三十三年之中,秦國只有兩年沒有處於戰爭狀態,其他三十一年間都在不停的打仗。

兩年的休養生息,對於以好戰著稱的秦國來說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了。

秦王柱這麼一問計,陽泉君羋宸立刻就第一個站了起來,對着秦王柱說道:“大王,如今趙國勢大,應當連橫諸國以抗趙纔是。”

在秦王柱即位之後,羋宸的姐姐華陽夫人就被封爲秦國王后,因此羋宸現在也算得上是春風得意,在秦國的政壇之中擁有着不小的影響力。

羋宸的這番話一說出來,立刻就得到了在場諸多秦國大臣的共鳴。

雖然秦趙兩國同姓而且又有聯姻之好,但是秦國大臣的心中都非常明白,秦國想要繼續變得強大,幹翻趙國就是一件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趙國不垮,秦國的再度復興和崛起就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

秦王柱微微頷首,對於羋宸的話表示了贊同:“陽泉君之言,深得寡人之心。只是這連橫抗趙之事,具體應當如何操辦呢?”

羋宸道:“以臣之見,齊魏兩國如今在趙國手中遭遇重創,被迫割地求和,想必對於趙國乃是懷恨在心。故此大王只需要遣使前往這兩國之中一行,那麼這兩國必然會作出迴應。如此三國連橫,只需要再勸說韓、燕兩國加入,那麼破趙便是指日可待矣。”

羋宸的話音剛落,旁邊就傳來一聲再明顯也不過的嗤笑聲。

羋宸心中大怒,轉頭看去發現此人乃是蔡澤,當下冷笑一聲,道:“綱成君莫不是又何高見?”

蔡澤摸了摸鬍鬚,微笑道:“高見不敢當,不過在吾看來,陽泉君之策,未免有些過於想當然了。”

羋宸雙眼緊盯着蔡澤,臉上怒意滿滿。

羋宸當然知道蔡澤爲何會出言諷刺,還不是因爲蔡澤覺得羋宸搶走了相邦之位麼?

那邊廂蔡澤完全無視了羋宸的怒火,繼續開口道:“如今齊魏兩國的確深恨趙國,但是高唐之戰已然證明齊魏聯合亦不是趙國之敵手。如此一來齊王建和魏王圉必定膽怯,又如何再願意連橫攻趙?若是齊魏不願攻趙,那連橫一事更是無從談起了。”

蔡澤這一番話說出來,羋宸的面色不免就變了,足足過了半晌才道:“若是如此,那麼綱成君覺得大秦又該如何是好呢?”

羋宸的潛臺詞就是你蔡澤也別光說我不行,把你自己的主意擺出來給大家聽聽。

蔡澤等的就是羋宸的這句話。

所以在羋宸話音落下之後,蔡澤就立刻開口了:“大王,臣有一策,若是能成,那麼諸國連橫破趙之事便絕非是空談矣。”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十一章 田單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封推感言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