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

汾門城外,趙軍大營。

趙軍主將龐煖注視着面前的汾門城,臉上略微帶着幾絲憂慮。

已經足足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但是汾門城依舊是不動如山。

趙軍士兵已經在城下付出了幾千條性命,所能夠做到的僅僅只有將城外的那條護城河填平而已。

副將李牧就站在龐煖的身邊,整個人的身姿十分的挺拔,看上去精神奕奕,正朝着龐煖進行彙報。

“大將軍,齊國人那邊似乎有異動。”

趙國大將軍的這個職位實際上屬於廉頗,這裡主要是一種對龐煖主將之位的敬稱。

“異動?”龐煖微微一轉頭,花白的鬍子在說話的時候隨着嘴脣的開合而顫動着:“甚麼異動?”

李牧道:“齊國人看上去好像準備分兵了。”

“分兵?”龐煖對於這個答案顯然有些意外:“匡樑想要分兵去哪?”

“應當是去臨樂。”李牧道:“齊國人的野心很大,看上去至少想要全吞整個督亢之地。”

督亢之地,乃是對北易水和永定河之間廣袤沖積平原的稱呼,這片地區以臨樂城爲中心,土地十分肥沃,是燕國境內最大的糧產地,同時也是除了武陽城之外燕國人口最多的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世這個地方有着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叫做“雄安新區”。

龐煖沉思半晌,道:“吾可是聯軍主將,那匡樑如果真要分兵,爲何不和吾通個氣?”

李牧聳了聳肩膀,道:“齊人向來自視甚高,那匡樑恐怕對於大將軍並不心服哪。”

龐煖哼了一聲,正準備說些什麼,突然有人來報:“大將軍,齊國將軍匡樑求見!”

“讓他進來!”

片刻之後,齊軍主將匡樑大步流星的走了過來,朝着龐煖拱了拱手:“大將軍。”

龐煖臉色平靜的注視着匡樑,道:“不知匡樑將軍前來,所爲何事?”

匡樑的臉上露出笑容,對着面前的龐煖說道:“大將軍。如今汾門城久攻不下,若是如此下去,恐怕亦是白白損耗兵力。依吾之見,不如分兵一支渡過北易水前往背後的督亢之地。如此一來的話,汾門城之中的燕軍便是腹背受敵,進退兩難,不知大將軍覺得此計如何?”

龐煖聽完了匡樑的這番話,然後就忍不住下意識的看身邊的李牧一眼,過了片刻之後才說道:“按照匡樑將軍的意思,那麼又應該派誰去燕國背後的督亢之地執行這個任務呢?”

匡樑正色道:“匡樑雖然不才,但亦是願意爲將軍解憂。”

龐煖似笑非笑的看了匡樑一眼,道:“恐怕這亦是匡樑將軍所願吧。”

匡樑同樣笑了起來,道:“吾知道大將軍對此有些不滿,但是還請大將軍仔細想想,若是督亢之地盡數被吾所佔的話,那麼燕國薊都便將暴露在吾齊軍的兵鋒之下。屆時就算樂間再如何沉得住氣,恐怕也不會對薊都被圍這件事情無動於衷吧?”

“只要燕軍一動,那麼大將軍自然便可銜尾追擊,如此一來既不必面對汾門這座堅城,又可順利取得勝利,豈不是一舉兩得?”

匡樑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非常愉快。

這個計策唯一一個對龐煖不利的地方就在於龐煖要率領趙軍主力和燕軍決戰,而齊軍則完全不需要應對任何成建制的燕軍。

匡樑知道自己的心思瞞不過龐煖,但是他覺得龐煖應該是會答應的。

畢竟龐煖雖然名義上是聯軍主帥,但是實際上對於匡樑和匡樑麾下的十五萬齊軍可是完全指揮不動的。

燕軍主力這個硬骨頭就讓趙國人去啃吧,匡樑只需要率領着自己麾下的十五萬齊軍去督亢之地打打秋風,順便將這片肥沃的地方給完全佔領下來,輕輕鬆鬆撈到功勞就好了。

龐煖沉默了片刻,道:“吾手中只有十五萬人,若是燕軍回援的話,恐怕是攔不住的。”

匡樑聞言就是一愣,下意識的說道:“這如何可能?”

“這如何不可能?”龐煖正色道:“吾手中只有十五萬人馬,自然是不可能抵擋住二十萬燕軍的。”

匡樑一聽這話就呆住了。

到了這個時候,如果匡樑還聽不出龐煖的意思,那麼他也就是白混了。

龐煖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如果你真的就這麼想要便宜白佔的話,就做好面對二十萬回援燕軍的準備吧。

如果在督亢之地的臨樂城和汾門城之間選擇要保住一個,那麼燕國肯定會先保臨樂城。

如果要在齊國和趙國之中挑選一個對手先行擊破,那麼燕國仍舊會先選擇齊國這麼一個較弱的對手。

所以龐煖只要願意的話,那麼二十萬燕軍是完全有可能會在某個時刻出現在齊軍面前的。

在良久的沉悶之後,匡樑終於長出了一口氣,道:“大將軍,說出汝的條件吧。”

龐煖微笑了起來,朝着匡樑伸出了兩根手指。

“首先,吾可以將燕軍拖在汾門城,但是如此一來的話,汾門城和武陽城都要歸吾所有。”

“其次,督亢之地若是在戰後被完全佔領,那麼汝必須將督亢之地分一半出來。”

“什麼?”匡樑驀然瞪大了眼睛,怒道:“上將軍,汝的這個條件未免也太過分了!”

如果按照龐煖的條件來辦的話,那麼這一次聯軍所佔領的領土有三分之二都要歸趙國所有,而且裡面還包括了武陽這樣的大城,這顯然是匡樑無法接受的。

“過分?”龐煖微笑了起來,一雙原本有些渾濁的老眼突然迅速的變得清明起來,眼中透露出了犀利的眼神:“匡樑將軍,汝不要忘了吾纔是聯軍的主帥,趙國纔是聯軍的盟主!若是汝不滿意的話,儘管去信臨淄便是,汝的大王會答應這般條件的。”

看着怒氣衝衝離去的匡樑,李牧有些擔心的說道:“大將軍,這匡樑會答應這樣的條件嗎?”

龐煖哈哈一笑,道:“他當然會答應的。”

李牧搖頭道:“可是若是按照大將軍的說法,那麼齊國這一次豈不是出了大力卻拿了小頭?”

龐煖拍了拍李牧的肩膀,道:“齊國出大力是不至於,畢竟吾還要替他牽制住樂間的二十萬人呢。拿小頭則是必然的,因爲這並不是吾一個人的意見,而是來自大王的意思。”

頓了一頓之後,龐煖又語重心長的說道:“李牧,汝如今已經成爲了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想來獨領大軍和盟國協同作戰之日應當是不遠了。要那個時候汝要記住,趙國如今乃是天下霸主,從來都是趙國吃肉他國喝湯,絕無他國能夠和趙國獲得同等利益的道理。”

“如此,方是霸主之道!”

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大家新年快樂!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推書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