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

邯鄲,龍臺正殿。

軍情通報剛剛結束。

趙丹咳嗽一聲,開口道:“諸卿,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的。武信君剛剛命人送來八百里加急,上面言明只要寡人一聲令下,那麼郢都便可立刻歸寡人所有。究竟是否要拿下郢都,現在諸卿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依照常理來說,率先開口的應該是趙勝。

但是今天趙勝似乎有些躊躇不定,看上去並沒有想要究竟要不要支持拿下郢都的這個決定。

虞信看了趙勝一眼,決定搶先開口說話。

只見虞信朝着趙丹道:“大王,如今三大家族被擊敗退出了郢都,郢都之中只剩下了楚國李園的三萬殘部,正是拿下郢都的大好時機啊!只要突然發難拿下郢都,將楚王悍掌控在手中,那麼楚國之覆滅便在眼前矣!”

從這番話就能夠看得出來,虞信是極力主張要拿下郢都的。

趙丹不置可否,靜靜的等待着接下來必然出現的反駁意見。

有一句話說得好,真理總是越辯越明的。

在很多時候,趙丹之所以放任大臣們去爭論,也是因爲有些時候大臣們爭論之中所說出來的東西,確實也對趙丹原先的想法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

畢竟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

趙丹看了趙勝一眼。

最近趙勝和虞信可算不上太過對付,趙丹覺得虞信的這一番表態很有可能就會馬上改變趙勝的態度了。

果然,下一刻趙勝就不冷不熱的哼了一聲,然後說道:“虞卿此言,吾不能苟同。欲要出兵,那便應當講一個名正言順,武信君之所以率軍進入郢都之中,乃是應了楚王悍所請,去清除昭景屈三大家族勢力的。如果在趕走了三大家族之後將楚王悍滅掉的話,那麼此舉必定令大王和趙國在天下人的心中大大失分,會加重將來征服楚國地區的難度,完全是得不償失。”

和趙丹事先所預想的一樣,在察覺到了虞信的意圖之後,趙勝就開始表達了反對。

這讓趙丹有些頭痛,如果公族派和布衣派真的發展到無腦反對對方的地步,那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凡事都要以國家利益爲重嘛,怎麼能夠爲了反對而反對呢?

趙丹沉吟片刻,決定繼續觀察下去。

虞信嘿了一聲,說道:“先前天下有七,如今趙國已得其五,便是秦楚之人有那麼些許怨言,又何足懼哉?楚國之民原本便多爲蠻夷,即便是不佔領郢都,將來這些楚人也同樣會是一個麻煩。既然如此,那麼就根本無需顧及楚國人的想法!郢都原來便是楚國的核心地帶,只要拿下這一帶地區,那麼滅掉楚國就是易如反掌之事!”

虞信是不可能退讓的,至少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會退讓。

趙勝皺了皺眉頭,臉上也閃過了一絲怒色,畢竟這位平原君不管怎麼說也是趙國之中公認的大王之下第一人,虞信充其量也就是趙勝的副手罷了。

如今虞信這接連毫不留情面的在諸多龍臺重臣的面前對趙勝進行反駁,這自然讓趙勝感覺到頗爲顏面無光,屬於絕對不可能容忍的行爲。

必須堅決打壓下去!

所以下一刻,趙勝也同樣開口反駁道:“虞卿此言差矣。如今若是對楚國違約,那麼便讓天下萬民覺得吾等言而無信,這影響的可不僅僅是秦國或者楚國,而是整個天下!人無信不立,若是連這麼一點信用都沒有,將來又如何取信於天下?”

虞信也是辯出了真火,當即說道:“楚國乃是敵人,對待敵人自當不擇手段,以取勝爲要務,什麼信譽不信譽的,根本就不應該是如今考慮的範圍!當年秦昭王不同樣也是無信無義的扣押了楚懷王,結果如何?秦國並沒有因爲這種無信無義的行爲而衰敗,反而在秦昭王的治下達到了頂峰!”

“誰說沒有衰敗?”趙勝冷笑道:“正是因爲秦昭王的無信無義,所以秦國纔有了長平之戰的失敗!若是當年秦昭王能夠有信義一些,那麼楚魏韓三國就不會站在吾趙國這一邊,秦國也就不會失敗!”

聽到這裡,王座之上的趙丹神色不由得微微一動。

其實說實話,從趙丹本身來說的話,他其實是非常的清楚,秦國這種無信無義的行爲如果不是因爲趙丹的穿越所帶來的逆轉,那麼秦國還真就成功了。

信義這種東西,有時候有用,但有時候也沒什麼用。否則的話,古往今來就不會有那麼多背信棄義,欺上瞞下的傢伙竊取了國家的權利甚至是王位了。

畢竟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像童話書裡那樣,好人總有好報,惡人必遭天譴的。

看着面前依舊在激烈爭執的兩位大臣,趙丹陷入了沉思了之中。

其實聽到這裡趙丹已經能夠感覺出來,無論是趙勝還是虞信,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爲了趙國,只不過是達成目標的手段不一致罷了。

這多少讓趙丹放下了不少心。

在趙勝看來,“名正言順”是最爲重要的,即便是征服它國,那也應該是要堂堂正正之師碾壓過去,而不是應該搞這種突然變卦偷襲的招式。

而虞信的態度就和趙勝完全不同了,在虞信看來,什麼名正言順那都是扯淡,只有把土地佔下來纔是正經事。

現在楚國都已經弱雞成這個樣子了,還自己生亂爆發了內戰,這個機會完全就是天上掉下來的,怎麼能夠錯過呢?要是錯過了,那簡直是太傻了。

至於什麼背信棄義……反正現在全天下就三個國家了,滅掉了楚國之後肯定就要幹掉秦國,所以秦國和楚國對於趙國再怎麼抨擊,那也都是無所謂的事情了。

誰會去在意一個即將滅亡的國家究竟有些什麼怨言呢?有什麼怨言,就讓楚國人自己帶到地底下去和閻王爺說好了。

不過趙丹也知道,這裡面其實虞信是有一點私心的。

畢竟依照現在這個態勢來說,一旦趙國真的決定要立刻對楚國動手,就在郢都的廉頗肯定是當仁不讓的主將人選。

廉頗能夠當上主將,那麼毋庸置疑的是隻要滅掉楚國,布衣派這一輪下來的功勞肯定就是最大的。

……

趙勝想要的是讓秦國和楚國有理有據的被趙國弄死,而虞信想得則是不擇手段用最快的速度把這兩個國家弄死。

只不過,要怎麼選擇呢?

還真是一個麻煩的問題。

趙丹沉默片刻,突然開口說道:“李牧卿家,汝來說說汝的看法。”

李牧是在三天前率領着大軍迴歸邯鄲的。

李牧思考了片刻,說道:“回大王,臣之前和楚軍並沒有多少接觸。還是應該以戰場上的具體情況爲準。”

趙丹笑道:“無妨,汝儘管說來便是。”

李牧沉默了好一會,然後說道:“大王,臣以爲從現在楚國的這般情況來看的話,若是廉頗大將軍能夠拿下郢都,那麼對於楚國自然是一大打擊,但若說要就此滅亡楚國,則又未必。”

趙丹想了想,道:“汝的意思是滅掉了李園還有三大家族,對吧?”

“正是。”李牧點頭道:“臣以爲,不如先行撤軍,將李園割讓出來的土地給穩穩的拿下來。雖然說李園割讓的土地都是三大家族的,但是以三大家族現在的情況,他們是萬萬不敢和我軍繼續發生任何衝突的。”

“如此一來,大王完全可以坐等李園和三大家族之間相互殘殺,如此一來楚國內亂大起,必定是民不聊生,到時候大王再派王師伐楚,救楚地子民於水火之中,則楚人必將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如此,則可不費吹灰之力而平楚也!”

李牧的這番話一說完,整座大殿之中就陷入了暫時的沉默。

趙丹有些驚奇的看着李牧,顯然並沒有想到李牧竟然能夠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說實話,這種坑人於無形之中的計策,一般都應該是那種比較老油條的政治家們才能夠想出來的。

畢竟那些老骨頭見多了算計,所以在算計別人的時候自然也是胸有成竹。

李牧雖然從兵法的角度來說也算是一代大家了,問題是李牧基本上沒有任何政壇上的經歷,是怎麼能夠想出這麼一個帶着濃烈政壇老油條陰謀氣息的計策來呢?

趙丹的目光在大殿之中轉了一圈,突然若有所悟。

如今李牧據說正在積極的尋找盟友,從監察衛報上來的情況來看,這幾年來李牧和李斯以及鄭朱這兩個人的關係都還可以。

看起來應該是這兩個人其中之一給他出的主意。

這或許……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深深的看了李牧一眼,趙丹的臉色突然放鬆了不少,緩聲道:“好了,接下來諸卿都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龐煖和廉頗都不在場,所以只有七人。

虞信的意見得到了李伯的支持,而李牧的意見得到了趙勝、李斯、鄭朱、劇辛的支持。

趙丹點了點頭,看了一眼臉色有些難看的虞信,最終做出了決定:“既然如此,那麼就不必急於一時,先讓武信君帶着部隊去接受李園割讓出來的土地吧。馬上就是上計和元旦了,諸卿可以先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兩件事情上來。至於戰爭的事情,暫且留到明春再說吧。”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十章 馮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二章 會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十七章 馬具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