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扁銀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三皇子聞言,連忙躬身道:“回父皇,竺書女不只親眼目睹了秦六娘與桓大郎私下相會,她還拿到了物證。”

他一面說話,一面便自袖中取出一隻扁扁的銀匣子,雙手呈上:“這便是竺書女揀到的物證。”停了停,又恭聲道:“因兒臣尚未確證此物來處,一開始時並沒敢呈上。如今且將此物交予父皇,請父皇親自定奪。”

這算是大致解釋了他之前扣下證物不往上交的原因,雖然牽強,但只要中元帝不追究,旁人也不會多說什麼。

秦彥柏立在堂下微微挑眉,特意看向了太子殿下,卻見對方面色沉肅,並不見驚慌。

秦彥柏冷下了臉,復又去看秦素。

秦素仍舊是一副神遊太虛的模樣,似是對發生的一切都恍若未聞。

秦彥柏的眼中便劃過了一道寒光,復又暗自冷笑。

太子殿下與秦素是拴在一根蠅兒上的螞蚱,如今三皇子弄出了親眼目睹秦素殺人的人證並物證,秦素是絕跑不掉了,太子殿下也一樣。

他忍不住勾起了脣角,又連忙低下頭去,不叫人察知他此刻的表情。

此時,邢有榮已是再度跑了進來,將那個小扁匣子放在了龍案上,並將之啓開,旋即便又垂着腦袋退去了殿外。

中元帝略略低眉,看着那匣中之物,目中泛起了一絲奇異的神色。

他拿起旁邊的一塊繡了金龍的青錦布巾,裹住手指,將那匣中之物拿了出來,迎光看去。

衆人不由自主順着他的視線看去,這才驚覺,中元帝的手上,赫然拿着一柄短刀。

一時間,滿殿皆寂,唯衆人輕濁不一的呼吸聲,間次響起。

那刀身之上,凝着乾涸的黑紅色印跡。

那是血跡!

這竺書女帶來的證物,竟是一把染血的刀子!

衆人瞬間便想明瞭一切,亦自知曉,這柄短刀,卻是比之三皇此前的一切言語都要管用。

諸皇子頓時面色各異,眸光閃爍,有些人的面上更是瞬間涌出狂喜,旋即又收斂起來,換上了一副驚恐的面容。

“這是從哪裡來的?”中元帝饒有興致地打量着那把刀,目中隱有欣然。

顯然,這件帶血的兇器,讓他很是滿意。

三皇子暗自出了一口氣,俊面上浮起笑來,殷勤地道:“父皇不若再聽聽竺書女的供述便是。”

中元帝一臉淡笑地點了點頭,破天荒地嘉許了一句:“老三這回是立下大功了。”

三皇子心下喜極,面上卻是一副矜持,垂頭語道:“這皆是父皇教導得好,兒臣不過湊巧罷了。”語畢便又轉向竺書女,用一種比方纔更爲輕鬆的語氣說道:“你且說一說是如何拾到這把刀子的罷。”

“是,殿下。”竺書女躬了躬身。

此時恰有一陣風拂過,吹亂了她的頭髮,她順勢擡手掠向鬢髮,身子也自然地往旁側了側,卻是恰好側向了秦素的位置。

那一刻,秦素的眼前,現出了一張陌生而又熟悉的面龐。

毫不出奇的五官,相貌平平,然一雙眼睛卻特別地黑,黑得幾乎有些陰沉。

是她!

居然是她!

秦素心跳驟急,腦海中迅速浮起了另一張面孔。

同樣黑沉的眼睛,同樣不出挑的五官。或許秦素已然不大能夠記得清那張臉具體的樣貌,可她還記得這雙眼睛。

這雙陰沉的、黑不見底的眼睛,她一直記得。

秦素的呼吸一下變得急促起來。

前世時,這張面孔,曾時常出現在她的左右。

她想起來了!

她終於想起來了!

那些塵封的記憶,在看到這張臉之後,正漸漸地變得清晰起來。

這竺書女,分明便是秦素前世時身邊的最後一任大宮女,姓賈。

因她跟着秦素的時間極短,也就是秦素死前那一個來月的時間,故秦素對她印象不深,並沒有第一時間認出她來。

秦素的眼睛微微眯了眯。

她記得,賈女監出現的時間,是在秦素偷偷回秦府拜祭過後不久,在陪着中元帝回京的路上,秦素身邊的大宮女突然得了急病,死了。於是,這賈女監便頂了她的位置。

而今想來,她出現的時機委實是巧,而更有趣的,則是將她安排去秦素身邊的那個人。

那個人,是施有德。

這位廣明宮大監,在秦素前世進宮時已然升任了總管大監,品級也就只比邢有榮差了半級,可謂大權在握。

秦素忍不住想要冷笑。

將前世今生的諸事放在一處想,則此事的脈絡,已然無比清晰。

怪不得,廣明宮裡藏着個狼子野心之人,而中元帝卻始終一無所知,卻原來,施有德施大監,也是“那位皇子”的人。

秦素抿了抿脣,心底一派瞭然。

賈女監的出現,原來,亦是一局。

那個得重病而死的宮人,應該就是爲了給賈女監空出位置,才被人殺掉的吧。

秦素微微垂首,自嘲地咧了咧嘴。

那時的她,正極欲和廣明宮搞好關係,以便爲自己登上後位拉到些助力,因此,施有德薦來的這個賈女監,秦素簡直是拍手歡迎,就算在往後的相處中對這賈女監並不曾交心,但她又怎麼可能想到,施有德薦下此女的目的,並非那些宮中的微小算計,而是……

要她的命!

這還真是,步步落入他人轂中,她這個前世妖妃,也不過是條可憐蟲罷了。

這般想着,秦素的面色已是漸漸變冷。

這是爲了什麼?

爲什麼,“那位皇子”處心積慮地要對付她,先是擄她去隱堂,最後甚至直接就將她殺了,原因到底何在?

難不成,這竟還真的與她的身世有關?

秦素的後背突地冒出了一層細汗,旋即暗自苦笑。

她可真是糊塗了。

她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便是賈女監出現的時間,是在秦素去秦家拜祭之後。

很可能“那位皇子”就此認出了她這個趙國來的妖妃,實則乃是秦氏遺脈,因生怕她從秦氏舊案中順藤摸瓜查到些什麼,於是乾脆將她滅了口。

這個原因,十分合理。

第二百零一章 論紛繁第351章 相對飲第667章 衛氏女第193章 西風涼第120章 珠淚盈第775章 拎小雞第544章 夜來人第622章 彈金冠第674章 四季春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復言第804章 請撫琴第720章 斷贗品第649章 水蓮開第393章 折梅蕊第340章 婉約態第543章 暗格現第495章 皆是色第355章 拭墨痕第622章 彈金冠第592章 無所獲第929章 鎖清秋第465章 賞花約第056章 金戈聲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第154章 凝碧空第622章 彈金冠第311章 七千金第907章 漸秋聲第780章 踏夜來第155章 東風嫋第905章 雨如幕第095章 黃柏陂第778章 忽有變第717章 得贈花第702章 僧歸遠第108章 山川冊第416章 數碗血第1006章 水波細第075章 遵遺願第498章 喚阿素第868章 漢宮秋第300章 薛陶會第449章 憶潁川第913章 論孝義第603章 似曾見第993章 歌九霄第163章 潑茶香第875章 惠風殿第二百七十八章 勿妄動第二百四十章 煙霞閣第374章 袖中物第163章 潑茶香第158章 玉笛橫第516章 文昌殿第763章 玉瓊殿第152章 牡丹匣第900章 母與子第694章 筵開處第159章 微之曰第846章 曲廊深第120章 珠淚盈第836章 第五案第761章 波如鏡第762章 泊行舟第558章 似故人第008章 且上樓第885章 披氅衣第997章 鐵索寒第646章 忽聞歌第1041章 遍蒼涼第153章 攜芳櫻第973章 竹爲首第491章 錦衣男第373章 峰如素第1033章 曾爲畫第430章 銘誓言第364章 禮先至第912章 請獻計第097章 悵春草第788章 通光殿第421章 勢如星第1021章 名琉璃第733章 移春檻第864章 彼豎子第340章 婉約態第536章 拂殘局第809章 非要挾第862章 移別居第565章 拔劍起第879章 朱漆門第810章 不作準第306章 僞君子第949章 衣華裳第160章 東陵叟第989章 鐵騎出第534章 裙裾煙第975章 **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200章 芳菲盡第970章 風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