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

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

贛州,鬱孤臺。

費如鶴搬了把椅子坐在那裡,沒事兒就用千里鏡觀察城池,這新繳獲的小東西他非常喜歡。

城頭的八鏡臺,可觀察四處江面。山上的鬱孤臺,可觀察整個贛州城。

劉安豐帶着幾個官吏,上臺拜見道:“見過趙兵院!”

“喲,老劉來了,”費如鶴放下千里鏡,熱情迎接道,“總鎮竟讓你來做贛州知府?”

劉安豐拱手說:“全賴總鎮栽培。”

劉安豐之前是廬陵知縣,在趙瀚地盤裡的位置,有些類似於京兆尹。這個職務的升遷,要麼外放擔任知府,要麼直接升入總兵府。

劉安豐勉強也算元老,貧寒秀才一個,永陽鎮時期投效。

到了知縣這種職位,必須使用讀書人。不是非得有功名的士子,而是要通曉文墨和算術,家奴、戲子若讀過書也可以。

有個叫蕭貴的家奴,就已經升遷至龍泉知縣。

費如鶴問道:“這次要打哪些地盤?”

“除了贛州城之外,南康、上猶、於都、興國這四縣必須拿下,”劉安豐傳達總兵府的命令說,“南康爲贛州府之南大門,上猶爲贛州府之西大門,於都爲贛州府之東大門,佔據這三縣才能扼守咽喉。至於興國,拿下此縣之後,可將南邊數縣連成一片。”

費如鶴說道:“再加上贛州城的贛縣,猛增五縣之地,有那麼多官吏嗎?”

“有,”劉安豐解釋說,“各府各縣各鎮衙門,抽調部分佐官與吏員過來,空出來的職位自有官吏補足。”

“那行,”費如鶴又問道,“鄒維璉的家人,可有帶來幾個?”

劉安豐說道:“其母年邁,不便遠行,只將其長子鄒良益帶來。鄒良益已投靠我方,這次前來贛州,可爲贛縣文吏。”

費如鶴頭疼道:“那就趕快讓他去勸降,這贛州城是真不好打。”

鄒良益只有十七歲,在被擄走之前,正刻苦讀書考秀才。他被扔去白鷺洲書院,讀了大半年時間,心裡已經認可大同理念,就是有些捨不得自家的田產。

但再怎麼捨不得,如今也只能舍,他全家都被反賊捉走了啊。

而且離家的時候,祖母還把自家田產送人,鄒良益現在已經淪爲“無田階級”。

反正家裡沒田了,爲啥不跟着趙先生幹事?

“我是鄒巡撫之子,快放我上去!”鄒良益站在城下大喊。

守城官兵,立即吊他進城。

其實,這些福建兵也想投降,只不過還沒談妥條件。爲了順利投降,他們甚至沒有劫掠城內,只求給趙瀚那邊留個好印象。

此時此刻,鄒維璉正在跟贛州知府劉寰下棋。

他們都知道贛州必失,沒有立即獻城,純粹是各道城門都在福建兵手中。

鄒維璉、劉寰負責跟敵人談判,談得攏就投降。若是談不攏,那些福建兵在臨死前,少不得要大肆禍害府城百姓。

“父親,孩兒來了!”鄒良益拱手道。

鄒維璉眼睛盯着棋盤,良久放下一子,問道:“你從賊了?”

“從了,”鄒良益說道,“家中老小被趙先生派兵帶走,離開的時候,祖母已將田產悉數贈與族親、家奴和佃戶。父親,咱家已經沒田了,分田也分不到咱們名下。”

鄒維璉終於擡頭,瞪着兒子說:“背君從賊,這是分田的事嗎?”

鄒良益說道:“父親,孩兒已然領會趙先生的學問。天下社稷,還真就是分田的事。如今士紳豪強兼併土地,致使耕者無其田,朝廷也難徵賦稅。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而國庫空虛。貧者不能得活,則揭竿而起搏命,國庫空虛不能彈壓,大明江山早晚傾覆矣。”

贛州知府劉寰笑道:“德輝兄,虎父無犬子,難得令郎有這般見識。”

鄒維璉終於面露驚訝,問道:“你這套說法,都是在反賊那裡學來的?”

“父親且觀此書。”鄒良益遞上一本《大同集》。

鄒維璉早就看過此書,費映環從吉安府帶來的。

時至今日,鄒維璉再次翻開《大同集》,看完之後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鄒良益說道:“請父親獻城投降。”

“城防之事,爲父做不得主,”鄒維璉對兒子說,“你且出城問問,能否放這些福建兵回老家。他們都離家兩年多,不想留在江西,只求回鄉與家人團聚。若是同意,向北退出三十里,這些福建兵自會棄城離開。”

鄒良益說:“手上未染百姓之血者,自可離去。”

“當兵的怎會不沾血?”鄒維璉好笑道。

鄒良益解釋說:“陣戰廝殺,各爲其主,自不能苛求。沾染百姓之血,是說未行劫掠之事。”

鄒維璉嘆息道:“那你回去傳話,就說守城的三千福建兵,只在閩西劫掠過百姓。進入江西之後,一直被我約束。前段時間,出城劫掠也與他們無關,這三千人全都被留下來守城。若是談不攏,少不得舉城盡毀。”

這個事情,鄒良益無法做主,費如鶴也無法做主,只能派船回去請示趙瀚。

趁此時間,費如鶴分兵攻打南康縣。

那裡已經屬於南安府地界,但必須打下來,才能確保贛州府的軍事安全。

副將周德珍領三千兵出發,還沒抵達南康縣城,就聽說南康縣被本地田兵攻佔。田兵首領帶着數十部下,出城數裡來迎接,跪地磕頭道:“請將軍爲我等做主!”

……

寧都縣。

數千佃戶推舉出佃長,編爲田兵三千,用客家話大喊:“廬陵趙將軍(費如鶴),已在贛州大敗官兵,如今正是我們起事的好時機。隨我去打下縣城!”

……

會昌縣。

逃進大山的田兵殘部,數百人打着“替天行道”大旗。

從山中出來之後,一路有無數佃戶加入,行至縣城之時,已經發展到數千人。

……

雩都(於都)縣。

撤退到這裡的福建總兵陳廷對,望着城外田兵面色驚恐,他連忙下令:“快快喊話,就說我是福建人,福建人不打福建人。他們要佔縣城,我可以讓出來,留一條路讓我離開!”

是的,在南贛造反的佃戶,大部分都祖籍福建。

……

石城縣。

興國縣。

瑞金縣。

紛紛爆發田兵起義。

這些消息陸續傳來,費如鶴整個人都傻了,他喃喃自語道:“難道我已闖下恁大威名,只在贛州城大勝一場,就引得七縣同時造反?”

當然不可能!

真實的原因,是南贛佃戶過得太慘,本來就喜歡造反。官兵大敗的消息傳出,他們立即就行動起來。

慘到什麼程度?

南明小朝廷時期,汀州總兵周之蕃、瑞金知縣劉翼利,暗中支持佃戶造地主的反,這些當官的都看不下去了!

而且,這裡的造反情況極爲複雜,牽涉到官府、地主、佃主、佃農的四方利益。

寧都縣主簿魏家駒,坐船直奔贛州城外,請求費如鶴派兵送他去吉安府。

此人見到趙瀚之後,開門見山說道:“趙先生欲得南贛,當知此處實情,莫要以爲佃戶都是苦命人。”

趙瀚笑問:“難道佃戶之中還有富豪?”

“確有豪佃,”魏家駒說道,“南贛匪患屢剿不絕,小民佃戶難以爲繼,不只有地主之責,這些豪佃更是可惡!”

趙瀚奇怪道:“豪佃如何豪起來的?”

魏家駒說道:“便拿寧都縣舉例,全縣百姓,十之六七爲福建人。”

“江西境內州縣,怎有六七成爲福建人?”趙瀚更加感覺奇怪。

魏家駒詳細解釋道:“大明開國之初,便有許多福建人在寧都做佃戶。弘治、正德、嘉靖年間,寧都縣一直匪寇不斷,三朝剿匪之後,本地百姓或死或逃,十存一二也。福建人(多爲客家人)呼朋喚友,趁機過來佃耕土地。他們極爲團結,地主又賴其耕種,如此便反客爲主,佃戶反而能壓住地主。”

洪武年間,寧都縣的人口超過十五萬。

萬曆年間,寧都縣的人口不到兩萬。

這並非真實數據,而是許多本地人口,被地主給隱匿起來。而佔六七成的福建人,他們的戶籍還在福建,根本就沒有在本地落籍。

前面幾批福建佃戶,由於抱團對付地主,迅速就靠種田致富。

當時是啥情況?

地主要給官府交重稅,佃戶只給地主正常交租。一畝田的產出,佃戶的收入,竟然是地主的三四倍!

耕種兩三代之後,一些發家致富的佃戶,開始不想自己勞作耕田了。

於是,他們招來更多福建老鄉,將土地給轉租出去,自己變成坐收其利的豪佃、佃主。

由此形成三級關係:地主—豪佃—佃戶。

甚至,許多豪佃賺錢之後,回到福建置屋買田,同時還在江西做佃主。

南贛地區的底層佃戶,遭到地主和豪佃的雙重壓迫!

而豪佃爲了維護自身利益,經常挑起佃戶與地主之間的矛盾。他們讓地主與佃戶爭鬥,自己則坐收漁利,許多田兵起義也是豪佃策劃的。

魏家駒說道:“趙先生,鄙人讀過《大同集》。若在南贛地區分田,不但要打擊地主,還要鎮壓那些豪佃。而且,豪佃與佃戶皆爲福建人,以客家人居多。當謹防豪佃煽動佃戶,別說對抗官府,他們爭水都動輒幾千人械鬥!”

這番敘述,讓趙瀚大開眼界,決定把陳茂生派去親自主持工作。

(今天沒了,明天再更。)

(本章完)

第769章 766【論政】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316章 314【崇·最佳內應·禎】第756章 753【流亡的英國王室】第233章 231【準備從賊的布政使】(爲企鵝大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415章 413【反覆橫跳】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605章 602【教書育人】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352章 350【法統】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505章 502【向外開拓】第11章 011【賊敗】第818章 815【一國二屬】第800章 797【呂宋總督回京】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736章 733【哈巴羅夫開大眼兒】第498章 495【合兵馬尼拉灣】第616章 613【小國如丐】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589章 586【雲南事】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1067章 1063【終章二】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997章 993【炸城】第1043章 1039【攻城與內訌】第21章 021【麻將改良者】第1078章 【番外八】第31章 031【風調雨順】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365章 363【拷餉】第484章 481【奇葩的猛將】第145章 143【雪中行軍】(爲盟主“往事成煙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第499章 496【馬尼拉海戰】第126章 124【騙上賊船】第321章 319【朝鮮廢主】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478章 475【情報】第262章 260【宗族勢力】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374章 372【救援】第110章 108【夜襲鈔關】(爲盟主“寒風蕭瑟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537章 534【一羣被坑的好官】第912章 908【巴圖爾的無奈】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戰鬥】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331章 329【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294章 292【女實習生】第420章 418【滿清想要決戰】第241章 239【團練】第44章 043【當場錄取?】第630章 627【久米三十六漢姓】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299章 297【許多人要倒黴】第568章 565【你賣我,我賣你】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261章 259【打麻將】第284章 282【柳如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971章 967【爲國納妾】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1章 089【一起磕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73章 471【江山圖畫裡】第548章 545【奔襲西安】第84章 082【費家兒女】第813章 810【皇帝壞主意很多】第75章 074【大小姐】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737章 734【政策調整】第784章 781【李自成獻土】第171章 169【商賈逐大利】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92章 090【火藥桶】(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573章 570【終究跑不掉】第721章 718【彌爾頓訪華】第292章 290【詩才】(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00章 597【圖書字畫】第657章 654【四不像的鄉試】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