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

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

趙瀚返回吉安之時,北直隸那邊的戰況有些膠着。

楊嗣昌被調離北京,前往湖北征討流賊,這對北邊戰事似乎沒啥影響。

什麼楊嗣昌、高起潛合謀陷害盧象升,故事內容編得很像演義小說。就算真要陷害,也不會如此低級,否則楊嗣昌哪能一直受到皇帝信任?

真實的情況是,盧象升主動建議分兵,並寫信與楊嗣昌商量,楊嗣昌同意了分兵計劃。

這可以通過兩人的奏章查證,盧象升是根據戰局而選擇分兵,他奏章裡的原話可概括爲:各路軍隊聚集,看似合兵,實爲臃腫,浪費兵力;分兵守禦各城,就形成一個個孤軍。合兵囤積、分兵守城,都是兵家大忌,應該視滿清動向而分合。

清軍分兵了,於是盧象升也分兵,否則就是任由滿清劫掠地方。

楊嗣昌非常配合,讓盧象升統率宣大之兵,兵力爲31500人。怕盧象升出現閃失,又調薊鎮兵過去,於是盧象升手中兵力達到四萬,超過高起潛的三萬九千人。

這個時空,楊嗣昌被調走,盧象升主導戰爭。

開局一模一樣,沒有絲毫變化。兵分兩路,盧象升手裡有宣大、山西、薊鎮、保定兵四萬,高起潛掌控兵力三萬九千。

接下來的變局,還是一模一樣。

宣大總督陳新甲,被調來北直隸駐守皇陵,盧象升劃撥了部分軍隊給他。

同時,一些關鍵城市和據點,必須派兵駐防,任務交給薊鎮、保定和部分山西兵。

情況就變成了,盧象升率24000人,追擊阻截一路清軍。陳新甲率4500人,駐守皇陵。高起潛率39000人,追擊阻截另一路清軍。剩下的部隊,全部用於防守戰略要點。

讓我們來看看,戰局是怎麼戲劇性變化的。

昌平,皇陵。

“總制,冀北道塘報!”

“拿來!”

陳新甲一手奪過軍報,是冀北道朱家仕送來的。

監生吳以敬,上報山陰知縣,說發現清軍過了龍泉關,消息層層傳遞送到陳新甲手中。

在此之前,陳新甲還接到軍報,說清軍抵達獲鹿,要通過井陘走固關進山西。

兩份軍報,都指明清軍要去山西。

只不過,一個走龍泉關,一個走固關,完全相反的兩條路線啊。

陳新甲仔細思考之後,提筆給兵部寫塘報,大致內容爲:前日獲塘報,有韃奴在真定,前哨已至獲鹿、井陘,將奔固關出山西。今獲冀北道塘報,奴夷已過龍泉關,恰與之前塘報內容相符。

兩份完全相反的塘報,在陳新甲手中,居然完美契合了,而且還敢發給兵部。

歷史上,正是陳新甲的這個軍情,導致盧象升孤軍奮戰而死。

其中也有楊嗣昌的鍋,因爲楊嗣昌接到情報之後,立即把陳新甲等人調回山西。

接着,楊嗣昌又給盧象升寫信,說清兵已過龍泉關。盧象升以爲滿清分兵,劫掠山西去了,立即把王樸等將的精銳調去追擊,結果自己只剩幾千孤軍被圍殲。

陳新甲跟熊文燦一樣,都是楊嗣昌舉薦提拔的。

楊嗣昌、陳新甲兩人,究竟是不熟悉地理,導致錯誤判斷。還是故意而爲之,想要害死盧象升?

都有可能,說不清楚,後人只能猜測。

而今因爲趙瀚崛起,楊嗣昌被調去湖北,不在北京瞎指揮。

兵部侍郎有一大堆,都被派去地方做督撫了,只剩左侍郎謝文錦、右侍郎孫必顯。

這兩人,都是東林黨出身,都是楊嗣昌提拔的。

而楊嗣昌跟東林黨屬於死對頭,這兩人能被提拔,估計是背叛了東林黨。

接到軍報之後,謝文錦立即說道:“如此重要軍情,快快上報陛下議事!”

孫必顯則眉頭緊皺,他做過山西按察司經歷,而且他本身又是陝西人。他懂得一些軍事常識,也懂得一些山西地理,陳新甲發來的這份軍情,怎麼看都覺得有問題啊。

韃子這次入關,就那麼幾萬人。之前已經分兵,現在哪還能兵分兩路,從兩個相反的路線去山西?

“咳咳咳咳!”

孫必顯已經病入膏肓,歷史上,他再過半個月就要病死。

若非楊嗣昌離京,兵部急需知兵之人,孫必顯肯定躺在家裡。

“不對……咳咳咳,肯定不對。”孫必顯胸悶氣短道。

兩人結伴前去找崇禎,孫必顯走不動路,只能由太監揹着去幹清宮。

見孫必顯身體虛弱,崇禎吩咐太監:“搬兩把椅子來。”

不待孫必顯坐下,崇禎就焦急問道:“可是有什麼重要軍情?”

謝文錦立即拿出陳新甲寫給兵部的塘報:“陛下,西路韃奴,已過龍泉關進山西。”

“龍泉關守將是誰?之前毫無徵兆,竟突然被奴軍攻破!”崇禎憤怒道。

“陛下……咳咳咳!”

孫必顯連聲咳嗽:“軍情不對,龍泉關與固關,一南一北,韃奴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兩個方向。”

“取地圖來!”

崇禎讓太監取來地圖,找到兩個關口之後,點頭說:“確實距離很遠。”

孫必顯讓太監挪椅子,扶着他坐近了,指着兩關中間以東的地方,說說:“前些時候,韃奴還在此地。兩道關口,進兵方向南轅北轍,此事顯得頗爲蹊蹺。”

謝文錦說道:“根據陳新甲發來的塘報,韃子很可能派少數兵力,前去攻打固關。此調虎離山之計也,誘使官兵去南邊追擊。而韃奴主力,則暗中向北,出其不意攻打龍泉關!此天賜良機也,這股韃奴進兵如此迅速,肯定帶的輜重不多。官兵可堵住龍泉關,令山西各府縣、關卡嚴守,甕中捉鱉將其全殲!”

分析得似乎很有道理。

崇禎聽了頗爲欣喜,點頭說:“必是如此!”

孫必顯還是隱約覺得不妥:“陛下,前線形勢,瞬息萬變。不如把這份塘報,原封不動轉交給盧象升,讓他自己來判斷如何?”

崇禎猶豫不定。

若是塘報信息爲真,那麼這股清兵,就是孤軍深入山西,極有可能將其全殲。一旦成功,就將取得崇禎登基以來,面對滿清作戰的最大勝利。

可若是塘報信息爲假,又或者出現什麼意外,那麼就將釀成慘敗。

崇禎想要大勝,又怕迎來慘敗。

他不敢做出決策,突然有些後悔,若不把楊嗣昌調走就好了。如此關鍵時刻,楊尚書定能拍板決定,不似眼前這兩個侍郎,跑到皇帝的面前來爭論。

“你敢確信軍情爲真嗎?”崇禎問謝文錦。

謝文錦欲言又止,瞬間不敢說話。他相信自己的分析,可萬一出問題呢?自己就要背大鍋了!

崇禎就是要讓謝文錦做決定,出了事也可以讓張文錦背鍋。

謝文錦不說話,崇禎只能問孫必顯:“你能確信軍情爲假?”

孫必顯當然不敢亂說,連忙一陣咳嗽。結果假咳變成真咳,一咳就止不住,捂嘴咳嗽好長時間,手心裡全是鮮血。他模棱兩可道:“臣只是覺得軍情蹊蹺得很,可以原封不動發給盧象升。盧象升乃知兵之人,他會自行做出判斷。”

君臣三人,似乎同時患上選擇困難症。

崇禎仔細思索之後,說道:“勒令宣大總督陳新甲、大同巡撫葉廷桂、山西巡撫宋賢,立即帶各自標兵回防山西。把陳新甲的塘報,原本抄撰發給盧象升。”

這兩個命令,似乎考慮得很全面。

把一個總督、兩個巡撫的標兵調去山西,可以防守可能出現在山西的清兵。同時,又把官兵主力的行動路線,交給盧象升自己來決定。

但是這麼一調兵,把盧象升佈置在北面的防線,直接給搞成了篩子……

三日之後,盧象升接到這份軍情。

盧象升都看傻了,一時之間搞不明白,連忙把王樸、楊國柱、虎大威、李重鎮等將領叫來議事。

“諸位怎麼看?”盧象升問道。

衆人看了軍報,同樣迷糊得很。

王樸問道:“會不會是固關、龍泉關的守軍,風聞奏報,胡亂上報韃奴行跡?”

“也不對啊,”楊國柱說道,“韃奴已過龍泉關的情報,是山陰知縣發來的。如果是真的,說明韃奴早就到山西了。”

“韃賊若是早去了山西,那我們這些天追的韃賊,都是鬼變的?”虎大威反問。

李重鎮的判斷,跟兵部左侍郎謝文錦一模一樣:“可能韃賊分兵了,一支在前方劫掠,引導我軍主力南下。一小股前往固關,以此迷惑我軍。西路韃賊的主力,其實暗中去了山西。”

王樸說道:“韃賊之前就兵分兩路,西路韃賊哪還能兵分三路?”

對於軍情判斷的壓力,此時完全落在盧象升的身上。

歷史上,盧象升收到的軍情,經過了陳新甲的加工,再經過楊嗣昌的判斷,早就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嚇得他連忙分出重兵去山西,導致自己孤軍被包圍。

此刻收到的,只是陳新甲的粗加工信息,盧象升同樣被迷惑得不行。

這玩意兒只能靠猜!

一旦猜錯,滿盤皆輸。

盧象升屏退衆將,把近一個月的軍報,全部翻出來比對時間、地點、路線。

盧象升隱約感覺,滿清沒有再分兵去山西。

可又不能篤定,因爲他手裡的其他軍報,也極有可能並不準確。

還是得靠猜……

“傳令諸將,按原定路線追擊,不要回防山西!”盧象升必須賭一把。

(本章完)

第273章 271【改變】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1章 001【崇禎元年】第946章 942【朝鮮的思想劇變】第620章 617【律呂】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180章 178【圍魏救趙】第336章 334【南澇北旱】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306章 304【又見狂生】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370章 368【戰起】第999章 995【漠北】第897章 893【欺君要砍手】第656章 653【廣南政策】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663章 660【荷蘭援軍】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678章 675【火龍燒倉?】第573章 570【終究跑不掉】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179章 177【俘獲】第978章 974【王爺貢士和女貢士】第916章 912【準格爾分裂】第1025章 1021【財政充裕】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142章 140【四省圍剿趙瀚】(爲盟主“六子第201章 199【圍困】(爲盟主“書友2021061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97章 993【炸城】第772章 769【回國】第465章 463【福安教亂】第779章 776【江蘇鹽政】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517章 514【熱氣球】第865章 861【三面圍攻計劃】第544章 541【潼關】第669章 666【應考士子】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538章 535【農兵聽令】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561章 558【礦工】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第568章 565【你賣我,我賣你】第629章 626【琉球】第122章 120【從賊】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239章 237【龍虎山,張天師】(爲企鵝大佬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733章 730【拍蒼蠅】第503章 500【一直圍到死】第592章 589【山中無老虎】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946章 942【朝鮮的思想劇變】第197章 195【兵變】第513章 510【狂野女獵手】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489章 486【思宗剛皇帝】第916章 912【準格爾分裂】第63章 062【格位之論】第698章 695【三殺】第841章 837【棉稻輪作】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368章 366【騎戰】第176章 174【老丈人】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233章 231【準備從賊的布政使】(爲企鵝大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1071章 【後記一】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1045章 1041【蝦夷縣】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563章 560【細作立功】第146章 144【抓到個科學家】第740章 737【出使西方】第863章 859【不簡單】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931章 927【賞罰】第393章 391【鄭芝龍脫教】第785章 782【皇帝親自給太子教學】第231章 229【趙瀚想跟皇帝聯手】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1066章 1062【終章一】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854章 850【香肉】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112章 110【白衣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