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

bookmark

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

南方人移民到遼東,不必擔心他們的生存問題。

朱元璋進行實邊屯墾,大部分發配到遼東的罪犯,都是來自長江以南的居民。說是罪犯,其實很多是敵對勢力的俘虜,又或是根本不足以流放的輕刑犯。

當時,朱元璋的移民工作,各種細節保障都很好。南方人移民到東北,死亡率遠低於清初的湖廣填四川!

畢竟是冰天雪地,趙瀚這次組織遼寧移民,待遇遠比之前更加優渥。

確定移民者,每人發兩套冬裝,其中還包含棉帽和棉靴。以就近安排原則,同村的二十人,共用一頭耕牛。耕牛的所有權,歸這二十人集體所有,也就是官府送給他們的。

明年預計遷徙到遼寧六萬人,僅耕牛就需要三千頭,好在從韃子那裡繳獲了不少。

侯方域被任命爲撫順知縣,在韃子遷都撤離時,那裡的百姓被搶掠一空,還有不少百姓被擄走做運糧民夫。雖爲知縣,但其治下人口,頂多能有一萬多人。

而且,接下來如果繼續打仗,撫順將是大同軍與韃子作戰的最前線!

就現在來說,大同軍也還在出兵,攻打遼長城的撫順關——佔領撫順關之後,大同軍隨時可以越過長城,包圍韃子控制下的薩爾滸城。

對於這種惡劣環境,侯方域並不埋怨,因爲他是主動申請去東北的。

一來爲了自身仕途,只要在遼寧好好幹,政績肯定不會被埋沒;

二來他的父親侯恂,被牽扯進滿清政治鬥爭,被生生打斷了雙腿,又在監獄裡飢一頓飽一頓。韃子撤離瀋陽時,侯恂被遺忘在大牢裡,大同軍將其救出來時,侯恂整個人都餓脫相了。侯方域此去撫順,正好可以照顧父親。

“開船囉!”

幾條官船在南京出發,一些前往上海,轉坐海船前往遼寧。一些沿着大運河,直奔河北地區。至於陝西那邊,大部分官吏從湖北路過。

跟隨官吏一起走的,還有許多商船。

雖然移民還未動身,得等明年初春從南方出發。但是,商賈已經等不及了,他們在今年冬天就得抵達。先站穩腳跟,設立簡易倉庫,在城裡開設店鋪,等春天時把貨物運去。

每次大同朝廷擴張地盤,就蘊含着無限商機,好多商賈賺得盆滿鉢滿。

以前,還得官府進行動員,讓商人去新地盤開發。而今的商賈搶瘋了,新地盤的城內店鋪,還得競標拍賣才能拿下來。就算是攻城時,燒成廢墟的街區,也有商賈拍買下來,自己出銀子重建房屋。

對於小商人而言,只要他們舉家移民,可以優先購買商鋪,不用跟大商人拍賣競爭。

而且,這種小商人受官府保護,能乘坐官船跟赴任官吏一起出發。

轉眼來到上海換船,侯方域好幾年沒見,發現上海竟然異常繁華。其背靠長江水道,人口打着滾兒增加,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長江沿岸省份,都有商賈跑來做生意。

“嘿咗,嘿咗!”

碼頭工人喊着勞動號子,人畜混合動力的起重機,正緩緩拉起捆綁着的二十多個麻袋。

拉扯到一定高度,水牛被馭使者叫停。

ωwш•тт κan•c ○

工人們集體拉動繩索,在滑輪和齒輪的作用下,圓木長臂開始轉向移動。停至海船甲板上空,工人們再慢慢放下繩索,那二十多個麻袋穩穩落在甲板上。

這樣的貨物起重機,已在好幾個港口出現。

大部分貨物,依舊由人工搬運,特別是瓷器等易碎品。但像糧食這種大宗笨重貨物,尤其是趕時間的時候,則會選擇租用碼頭的起重機——除了裝船速度快些,在成本上沒有太大區別,畢竟起重機也需要建造和維護。

真正的優勢在於,搬運重型攻城炮之類物品,那纔是起重機的正確使用方式。

侯方域從內河官船下來,一路在碼頭踱步,跟別的官吏一起,前去登上海軍的大船。沿途所見,讓他頗覺新鮮,這裡跟南京有很大區別。

碼頭上,偶爾還能看見日本人,都是偷偷跑來中國的日本浪人。

德川家光的政策又變了,之前開放的港口,再次被幕府關閉。只剩一個長崎港,供中國和荷蘭貿易,而且只准跟幕府做生意。

日本在短暫開放之後,再次選擇閉關鎖國,於是所謂的倭寇又出現了。

這些倭寇,沒膽子來中國海域,僅在琉球附近四處搶劫。

他們是某些藩主的私人武裝,德川家康多次請求跟中國建交,每次稍微有點進展,就會被倭寇給破壞,背後也肯定是這些藩主在使壞。

還有一個情況,似在意料之外,又在清理之中。

趙瀚剛剛開放港口時,各處港口都有歐洲商船。可到現在,歐洲商船幾乎絕跡,也就廣州還有法國的商貿站。

究其原因,是中國海商集體發力,商業壟斷了中國沿海的進出口貿易。

中國海商的拿貨價更低,又有本土優勢,從價格上將歐洲海商擊敗。歐洲各國的商船,如今乾脆在越南、爪哇等着,從那些地方購買中國貨物,比他們自己開船到中國進貨的成本還低。

也就四處招惹是非的法國,遭東南亞各方勢力驅逐,被迫跑去廣州高價拿貨。

侯方域順利登上軍艦,站在甲板一番觀察,隨後竟然上來兩個歐洲鬼佬。

“衛先生也去遼寧?”侯方域主動打招呼。

衛匡國說道:“一位耶穌會教友,受派來到南京,並未獲得陛下接見。但陛下允許他四處觀摩,聽聞遼東要搞大移民,在下便陪這位教友去一趟。”

侯方域看向另一個鬼佬。

衛匡國介紹說:“這位教友的漢名叫南懷仁,南京之南,懷仁守道之懷仁。”

“幸會!”侯方域拱手。

南懷仁用蹩腳的中文說:“幸會!”

南懷仁這次來中國,先是去的澳門,一共來了十多個傳教士。

澳門的教堂,由於斷了荷蘭的資金支持,全靠澳門的葡萄牙信徒供養,已經有些快開不下去了。聽說別的地方更慘,傳教士還得打工謀生,這些新來的傳教士陸續離開中國。

只有南懷仁選擇留下,畢竟地主家的傻兒子,帶夠了銀子可在中國混幾年——他爹是尼德蘭的世襲法官兼稅務官。

三人離開甲板,進了船艙閒聊。

衛匡國由於來到中國時間較短,沒有在翰林院擔任職務,但他拜了艾儒略和湯若望爲師。

衛,保衛。

匡國,匡扶國家。

這個名字,要保衛匡扶的是大明……

“衛先生目前在研究什麼學問?”侯方域問道。

衛匡國回答說:“正在研究中國歷史,我打算寫一本歷史書,向歐洲介紹中國的三皇五帝到秦漢。也就是從人類誕生,到基督降世期間的東亞歷史。歐洲人對此不瞭解,他們應該也必須瞭解,中國在基督耶穌降世前就已經有輝煌文明。”

侯方域點頭讚許:“此亦有教化之功,祝君編書順利。”

衛匡國介紹說:“這位南懷仁教友,畢業於魯汶大學。天文、地理、數學、曆法、機械、哲學,各類學問皆通,他還擅長鑄造火炮。陛下雖未召見他,卻對他的學問很讚賞,因此特許他乘坐軍艦去遼東遊歷。等遊歷了遼東,他還要遊歷北方,再準備去四川。”

“竟是西方大儒,失禮,失禮!”侯方域拱手說。

南懷仁連忙拱手:“在下……中國話……學習……見諒……請。”

侯方域笑道:“不礙事的。”

軍艦兩日之後啓航,跟隨同行的,還有二十多艘商船。三分之一前往朝鮮貿易,三分之二則是前往遼東。

朝鮮已經對中國商人躺平,而且君臣樂於貿易。他們用人蔘和礦產,甚至是朝鮮糧食,交換來自中國的各種商品,從中獲利非常豐厚。至於朝鮮普通國民,餓死多少無所謂,只要不揭竿造反即可。

數日之後,船隊抵達旅順口,這裡因爲戰後貿易迅速繁榮,而且提前移民來一批碼頭工人。

工人們也是願意的,由於缺乏勞動力,在旅順口乾活的工資,遠比在上海那邊更高。

侯方域帶着撫順縣官吏,從金州一路前往瀋陽。他沿途給兩個歐洲佬介紹:“此皆我漢家疆土,被野人蠻夷竊據,而今漢人十不存一。陛下英明神武,已將蠻夷擊敗,解救出活着的漢民。就連蒙古和女真平民,也有一些獲得寬恕,能與漢人一般分田落戶。”

南懷仁的中文,一直都會聽,但不太會說。這些天一直用中文交流,已經比在上海時更流利了。

他沿途觀察情況,又問了些問題,抵達瀋陽時開始寫日記:

“我跟隨中國官員,已經到了韃靼的舊都。不可一世的韃靼人,在幾年前攻破中國的首都。甚至連瀋陽,這個韃靼舊都,也是從中國人手裡搶走的,現在又被中國皇帝奪回……”

“中國疆域遼闊,這個被定爲遼寧的地方,比歐洲許多國家還大,而且氣候也類似北歐。這裡的中國人,被韃靼殺戮太多,中國皇帝決定移民。明年的移民數額,卻定在六萬人。這可不是六萬軍隊行軍,而是六萬人的家庭。需要安置土地,需要給他們種子和耕牛,甚至中國皇帝還提供過冬的衣物。我想,歐洲沒有哪位君主可以做到。”

“更可怕的是,這種規模的移民,已經在別的省份多次進行。明年移民的六萬人,只是抵達遼東。同時還向陝西移民十萬,向河北移民十萬……不可想象的移民規模。”

“教皇陛下禁止中國信徒祭祖拜孔,我認爲是有欠考慮的。中國有着自己的傳統,他們有自己的信仰。基督教必須遵循這種傳統風俗,否則很難展開傳教活動……”

“今天,我在瀋陽旁觀了行刑儀式,一批叛國者被集體砍頭。聽說仁慈的中國皇帝,想把這些叛國者送去挖礦。但皇帝的老師,一位年老的智者,還有大量遼寧軍官,紛紛寫信請求嚴懲叛國行爲。皇帝准許了他們,將韃靼入關之前的叛國者,將那些臭名昭著的傢伙全部處死……”

尚可喜早就被陣斬,孔有德、祖大壽、吳三桂等人,皆在瀋陽城外集體斬首示衆。

祖大壽在刑場哭泣抱怨:“老子堅守寧錦二十年,便是被圍城糧盡,吃人肉也不投降。最後投降,也是援兵不至,我祖大壽不負大明!”

吳三桂只是跪在刑場不說話,茫然看着身邊的漢奸被砍頭,圍觀百姓爆發出陣陣歡呼聲。

“噗!”

劊子手朝刀身噴了口烈酒,按着吳三桂的脖子往下壓。

刷!

刀光閃過,人頭落地。

(本章完)

第951章 947【繼續黨爭】第705章 702【離譜的柔佛士兵】第294章 292【女實習生】第496章 493【串聯土著友軍】第165章 163【酣戰】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652章 649【急行追擊】第848章 844【官方走私】第203章 201【力戰】第146章 144【抓到個科學家】第775章 772【東宮官】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505章 502【向外開拓】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獸】第569章 566【斷臂求生與離心離德】第407章 405【大戰爆發】第854章 850【香肉】第724章 721【相差懸殊的平民教育】第446章 444【礦區的傻子】第280章 278【煎熬】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648章 645【逼反地主】第685章 682【攻城戰】第16章 016【京口驛】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832章 828【幾何問題】第333章 331【南歸】第344章 342【造反造反】第967章 963【二皇子】第808章 805【中國鄉土工業發展模式】月末總結兼十月衝榜第85章 083【落魄巡檢】(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477章 474【世態心思】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32章 032【失心瘋】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351章 349【南來之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5章 093【順民?暴民?】(爲盟主“緇衣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01章 299【不如回家種番薯】(爲企鵝大佬第316章 314【崇·最佳內應·禎】第273章 271【改變】第98章 096【立信立威】(爲盟主“丁博約”第658章 655【墾殖】第571章 568【逃兵】第854章 850【香肉】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739章 736【哥薩克的秘密】第514章 511【遵義還是歸貴州了】第16章 016【京口驛】第594章 591【外來奴隸問題】第656章 653【廣南政策】第567章 564【內亂與起義】第866章 862【孤軍深入】第649章 646【第三者插足】第551章 548【人心渙散】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178章 176【捨命衝鋒】(爲盟主“半斤`八第827章 824【浪人林老實】第996章 992【殺俘】第1043章 1039【攻城與內訌】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240章 238【獨霸江西】第953章 949【北緯38.65度線】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第80章 078【火燒縣衙】(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49章 945【朝鮮農民起義】第184章 182【一堆舉人秀才】第849章 845【小二愣子】第499章 496【馬尼拉海戰】第691章 688【關門打狗】第609章 606【蜀國公的殖民野望】月票第八,感謝諸位書友第284章 282【柳如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03章 999【封王】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587章 584【救命之恩】第22章 022【清廉巡撫】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491章 488【屠華】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185章 183【虎將】第142章 140【四省圍剿趙瀚】(爲盟主“六子第408章 406【義軍】第941章 937【中英法葡四國聯盟】第277章 275【嶺南三忠】第143章 141【密探徐穎】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518章 515【蒸汽機?】(爲企鵝大佬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