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

bookmark

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

林鵝峰代表幕府,再次來到鹿兒島。

他帶着一整個使節團,要隨船前往中國,到南京去拜見皇帝。無非再次確認兩國關係,澄清此次誤解,並打算設置每年的中日交易限額。

日本是大明的屬國,這一點毋庸置疑。

建文帝時期,室町幕府在京都北山金閣寺,舉行了隆重的接詔儀式,正式接受大明的冊封詔書。

朱棣登基之後,室町幕府主動遣使祝賀,並在國書當中,自稱“日本國王臣源”。次年,朱棣遣使到日本,重新進行冊封,並賜予“日本國王”龜形金印。室町幕府爲表誠意,當着大明使者的面,蒸殺了20多個倭寇頭子。

至德川幕府秉政,日本在形式上統一,便想着跟大明修復關係。

只可惜,中日兩國打完朝鮮戰爭沒幾年,大明君臣對日本一直提防忌憚。德川幕府只得不斷傳達善意,兩國關係日漸轉好,但每次要有實質性突破時,“倭寇”必然再度跑出來搞事兒,讓中日兩國關係立即降到冰點。

歷史上,日本是傾向於支持南明的,非常看不慣山溝裡冒出來的韃子蠻夷。這裡也有大明遺臣的影響,包括朱舜水在內,很多明代遺民避難日本,甚至成爲幕府的講師,持續不斷的灌輸滿清殘暴、野蠻、不講信義之類。

這種影響非常深遠,日本歷代武家,都不承認滿清是中華正統,當然更不接受日本做滿清的屬國。

於是在清朝,日本一直是中國的“互市國”,就是地位平等做生意的意思。

滿清倒是想把日本收爲屬國,剛入關就釋放善意,多次交還遭遇海難的日本人。但德川幕府根本不領情,還是把滿清視作蠻夷,甚至把日本自命爲小中華。

而今大同新朝建立,兩國沒有太大恩怨,德川幕府幾年前就主動來請封了。

劉湘客站在船頭,微笑負手,指着岸上說:“貴使請觀之。”

林鵝峰的表情非常尷尬,因爲岸上大同軍正在撤兵,而鶴丸城周邊的百姓,卻跪着請求大同軍留下來。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其實也沒那麼玄乎,也別扯軍民魚水情。大同軍至此,只是跟百姓公平交易,非但沒有燒殺搶掠,同時還在維護城下町的治安。

而這些行爲,足以讓本地百姓歸心!

更何況,大同軍還曾在此施粥濟民,花錢請本地婦女幫士卒洗衣服。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好處,特別是那五百個洗衣服的婦女,全家都跑來跪在碼頭,哭喊哀求着請大同軍留下。

林鵝峰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此刻汗顏道:“真仁義之師也。百姓簞食壺漿挽留王師,今日方知並非虛言。”

那些投靠大同軍的野武士,如今也齊刷刷跪着。

宮崎四郎爬到李定國面前,抱着唐國無雙大將的大腿哭嚎:“將軍大人,請帶我們走吧,我們必定世世代代做將軍的忠犬!”

鬼頭四十八,則一直趴跪在岸邊,不停的朝李定國磕頭。

李定國收這些人,無非是方便打仗,他可沒權力帶回國。見對方如此謙卑忠誠,難免有些唏噓感動,說道:“島津家武士,此次陣亡頗多。我已向現任家督推薦爾等,島津家督也同意了,你們今後都可做他的武士。”

宮崎四郎道:“我們只願做將軍大人的武士!”

跟着大同軍打仗,待遇可比做島津家的武士更強,他們還想借此飛黃騰達呢。

李定國說道:“這樣吧,軍中還有些多餘的棉甲,每人贈送你們一副。或許太過寬大,你們自己找工匠改小。至於兵器和戰馬,我無權做主賞賜給爾等。諸位告辭!”

二十多套棉甲,從船上搬下來,送給這些野武士。

野武士們拿到棉甲,高興激動的同時,對李定國更加尊崇。直至李定國都登船了,他們還跪在岸邊,一邊哭喊一邊磕頭。

回到福州,日本使節團,跟隨劉湘客前往南京覲見皇帝。

李定國則在福州休整,同時就近補充傷亡兵力。其實傷亡數量不多,前前後後死了十多個,因重傷而被迫退伍的也是十多個。

接下來,李定國要去海南島,在那兒熟悉兩個月的熱帶氣候。

劉新宇、丁家盛的兩個廣西師,也將前往越南邊界陳兵,到時候三個師一起去進攻越南。

至於黃幺,則率一個師坐鎮雲南,防止有人趁機作亂,且隨時可以奔赴越南戰場支援。

回京的路上,林鵝峰主動與劉湘客聊天,想要試探中國方面的態度。

劉湘客笑着說:“幕府頒發貿易令,這是日本國的內政,我國不會去幹涉。不過嘛,幕府那位將軍,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事情,前明熟悉得很。”

“唉,確實如此!”林鵝峰感慨無比。

卻是趙瀚鼓勵海貿,導致前往日本的商船越來越多,已經遠遠超過幕府的吃貨量。

幕府雖然通過三都豪商進行貿易,但不是所有的三都豪商,都可以參與進來。必須跟幕府關係好,才能拿到官方許可證,而這些豪商的吃貨量也是有限的。

於是,德川家光打算設置貿易額,每年只允許多少貨物在長崎交易。

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也發生過。

康熙滅了鄭家之後,感覺中日貿易有錢賺,於是頒佈《展海令》,允許老百姓出海經商,前往長崎貿易的中國商船翻了好幾倍。

德川幕府吃不下那麼多貨物,隨即頒佈《貞享令》,規定每年長崎貿易限額:中國商船的總貿易額,每年不得超過6000貫,荷蘭商船不得超過3000貫。

德川幕府初期的一貫,大約等於一兩多銀子,6000貫估計該有7500兩白銀。

每年中日貿易額,居然限定爲7500兩,這是在逗大家玩呢?

那些去得太晚,無法進行官方貿易的中國商賈,自然不可能又把貨物運回去。必然催生大規模走私現象,德川幕府等於拿到大明的劇本。並且,官方貿易也開始作假,向幕府欺瞞虛報交易數額。

德川幕府隨即加強管控,也不規定每年多少交易額,改爲規定每年中日貿易爲80艘船。如此二十年,由於日本銅料大量外流,又將80艘限額降低爲30艘,同時加大力度打擊走私。

當時中國海商走私不知道是多少,但荷蘭東印度公司,卻是有詳細賬目的,遠遠超過幕府規定的日菏貿易額。

真正讓德川幕府省心的,是清朝自己開始搞海禁了。

康熙規定四大通商口岸,實際當時有100多個通商口岸,沿海各省都對海貿管得不嚴。乾隆很厲害,全部關了,只准從廣州出海。其實就是效仿日本,只留一個通商口岸,方便朝廷進行控制。

如今中國海貿興盛,幕府規定得越是嚴格,今後的走私貿易就越是猖獗。

更何況,平戶、薩摩兩藩,還要支付鉅額戰爭賠款。他們就算冒着切腹風險,也會支持走私,如此才能早日付清賠款,幕府難道還能因此挑起戰爭?

抵達上海換船,劉湘客和日本使節團,都趁機下船放風休息。

劉湘客直奔上海郵驛,對賣報的驛卒說:“這幾個月的官報,都給我來一份。”

當月賣不完的《大同月報》,可在驛站繼續賣,三個月之後收回中央。

驛卒笑着說:“正好上頭還沒來收回報紙,最近三個月的都有。”

林鵝峰跟在劉湘客身邊,卻不知《大同月報》爲何物,於是也掏錢買了三份報紙。

第一份報紙,是李定國率軍出海前發行的,而且相比以往特別厚實。竟然用了五個版面,刊印漢、唐、元、明、同的疆域地圖。

地圖模板,用萬曆年間的《堪輿萬國全圖》,截取亞洲的那部分,再根據史料畫出中國曆代疆域。

這些都不能用活字印刷,全部是讓工匠刻制雕版。

漢唐疆域,特別廣大!

而大同新朝的疆域,則顯得很小,東北只有遼寧,河北畫到了燕山,河套和西域都未併入,甚至青海、西藏都標爲固始汗地盤。

林鵝峰反覆對比五幅地圖,突然感覺莫名恐懼。

中國皇帝把歷代疆域圖,刊印發行天下,是什麼想法還用猜嗎?

劉湘客卻滿臉笑意,他能夠想象,這期報紙發行的時候,全國讀書人會是怎樣反應。

劉湘客又翻開第二份報紙,這次只有一副地圖,卻是《堪輿萬國全圖》的縮略版。全國大部分讀書人,以前都無法接觸世界地圖,第一次通過報紙知道世界的廣闊。

再翻開最新一期報紙,沒有什麼地圖,只有《大同憲法》節選,以及大同軍出兵琉球的報道。

劉湘客讀着《大同憲法》節選,只讀了幾段就愣住了,下意識轉身去看林鵝峰。

林鵝峰還在翻看世界地圖,直至回到船上,纔讀到《大同憲法》節選,愣神之後感慨:“不愧是一代雄主,《憲法》一出,天下便爲大爭之世也!”

屁股決定腦袋,這兩個儒家外交官,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憲法》鼓勵對外開拓的內容。

(本章完)

第681章 678【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649章 646【第三者插足】第227章 225【拿下景德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02章 300【南孔】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88章 086【願者上鉤】第678章 675【火龍燒倉?】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239章 237【龍虎山,張天師】(爲企鵝大佬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1074章 【番外四】第58章 057【退錢!】第120章 118【軟弱的地主階級】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6章 006【踏破天】第962章 958【沙皇】第586章 583【進口綿羊】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273章 271【改變】第1025章 1021【財政充裕】第720章 717【養豬伯爵和文化繁榮】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178章 176【捨命衝鋒】(爲盟主“半斤`八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237章 235【孽畜】第111章 109【奪城】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603章 600【皇城小學】第145章 143【雪中行軍】(爲盟主“往事成煙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240章 238【獨霸江西】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763章 760【買官制振興法國】第753章 750【島主進化史之終】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148章 146【夜間迂迴】(爲盟主“搖身一變第1076章 【番外六】第42章 041【冬至大過年】第251章 249【撿漏王】(爲白銀盟“暖陽131第446章 444【礦區的傻子】第954章 950【對馬島】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844章 840【軍校】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325章 323【官匪一起降】第566章 563【暗流涌動】第385章 383【女官考試】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433章 431【揚州瘦馬,從此消失】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970章 966【這是井田制?】第492章 489【求活軍】第318章 316【彼之奸臣,我之能臣】(爲上仙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1046章 1042【南京棚戶區改造】第109章 107【遛狗】第351章 349【南來之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47章 1043【識字班】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101章 099【幹大事】(爲盟主“雲外飄搖”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784章 781【李自成獻土】第453章 451【紅樓夢沒了】第316章 314【崇·最佳內應·禎】第40章 039【老相好】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236章 234【趙瀚不能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474章 472【業餘皇室狩獵】第1071章 【後記一】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851章 847【東北開拓計劃】第491章 488【屠華】第4章 004【殺人越貨】第429章 427【殺俘】第347章 345【龍騎兵出戰】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914章 910【遭遇戰】第434章 432【對孔家的處理】第109章 107【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