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

bookmark

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

彌爾頓首先探訪的,是南京“西安門大街小學”。

南京最繁榮的地方,分別是南市和北市。

富商巨賈,大都住在南邊,地址位於皇城西南方,隸屬於江寧縣。

達官貴人,大都住在北邊,地址位於皇城的西邊和西北邊,隸屬於上元縣。

西安門大街小學,就在達官貴人聚居區附近。不管皇帝怎麼想,這所學校的老師,肯定都是最優秀的。

就算剛開始不優秀,幾年時間過去,滿朝文武也會讓他們優秀!

彌爾頓和馬維爾一路步行過來,除了西安門大街之外,其餘街道都比較狹窄,甚至可以稱爲衚衕。兩側全是深宅大院,從圍牆外面看不咋地,進去纔會發現別有洞天。

此時正是下午時分,校長嚴邦奇親自接待他們。

“這座學校,一共有多少師生?”彌爾頓問。

嚴邦奇回答說:“老師有32人(包括校長等行政人員),學生有600多人。”

說話間,衆人已經到了操場附近,有兩個班正在上體育課。

彌爾頓看見操場上有女生,頓時驚道:“男女同校?”

“不錯。”嚴邦奇微笑道。

富貴人家,喜歡把女兒送去女校。但西安門大街小學不同,這裡的學生非富即貴,這裡的老師皆爲名士,女童也不到情竇初開的年齡,富貴人家的千金完全可以就讀。

因此,男女生比例,幾乎達到了五五開的程度。

彌爾頓又問:“他們怎麼穿着一樣的衣服?”

嚴邦奇介紹說:“此爲儒衫,士子之服也。陛下有令,中小學生不得穿絲衣,因此這些學生都穿棉布儒衫。”

彌爾頓又仔細看,問道:“他們腰間綴着的是什麼?”

“玉佩,君子如玉。”嚴邦奇解釋道。

鴻臚寺通事翻譯說:“那些都是玉做的裝飾品,在中國古代,品德高尚的哲人,纔有資格佩戴玉石。這是在勉勵學生,要養成優秀的品德。”

“原來是這樣。”彌爾頓點頭。

事實上,學生必須腰懸玉佩,是金陵大學最先要求的。

金陵大學的玉佩,全部屬於藥玉,也就是彩色玻璃。圖案也是校徽,腰懸玉佩,等於佩戴校徽。

西安門大街小學很快進行模仿,但是佩戴得更高級。這裡並非玻璃,都是真玉,而且價值不菲,廉價岫玉你都不好意思戴出來。穿衣不能攀比,那就改成攀比玉佩!

“他們在練習作戰本領嗎?”馬維爾指着上體育課的學生說。

嚴邦奇笑着回答:“學生在練習劍棍,那是俞武襄公傳下的《劍經》。可以鍛鍊體魄,也可以用於作戰。作戰之時,可以用棍,也可以改爲用劍。每個月底,學生們還會去城東馬場,在那裡練習半天的騎術。若遇大雨,月底則改練室內射箭。”

鴻臚寺通事翻譯說:“一百多年前,中國有位常勝將軍俞大猷。他留下了一套擊劍術,可以用木棍練習,隨時能夠換成真劍使用。這是學生的體育課,每個月底,還會練習騎術和射箭。”

劍法、騎術、射箭?

馬維爾頓時就明白了,這是一所貴族學校。在歐洲,只有貴族才能學習這些,一來屬於家族不傳之秘,二來平民也沒財力學習。

嚴邦奇捋着鬍子微笑:“陛下有言,古之君子有六藝。而今士子,不能只是埋頭苦讀,還當鍛鍊武藝強身健體。全國各省的學校,皆安排了體育課程。不過嘛,只有我西安門大街小學,才請來高人傳授劍法、騎術和射箭。從本校走出去的學生,無論男女,皆文武雙全!”

鴻臚寺通事在翻譯的時候,直接自行省略一半,不說這些是此校獨有的。

彌爾頓的教育觀點,也認爲學校該有體育內容。他讚歎說:“中國的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所有的學校都應有體育課。”

繞過操場,來到教室區。

這裡的教學質量,還體現在班級人數上。全部都是小教室,每個班的學生,不得超過28人,以免老師顧不過來。

嚴邦奇指着窗戶說:“除了皇宮之外,這裡的窗玻璃最透亮,跟閣部衙門、金陵大學一樣。”

陽光照在窗玻璃上,透射到教室當中,孩子們就在明亮的教室裡上課。

彌爾頓看得一陣恍惚,如此昂貴的玻璃,歐洲只有大貴族才用得起,就連小貴族都沒那個財力。

其實中國也差不多,製造玻璃的技術還不成熟。

一是比較脆。玻璃若做得太大,很容易就破碎了,窗玻璃只能做成許多小方格。

二是雜質多。普通民居和學校的窗玻璃,或多或少帶着淡綠色,玻璃透光性不是很好。像眼前這種玻璃,屬於最頂級產品,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每年的產量也不多。

教室裡,正在上數學課,教的是個位數乘法。

彌爾頓看着黑板上的算式,頓時有些迷糊。因爲等號在歐洲雖已發明出來,但並沒有普及。此時此刻,就連笛卡爾都還在用“=”代表“±”之意,而等號則在用雙引號來表示。

一番詢問,彌爾頓終於看懂算式。

隨即走到隔壁班,這裡正在上語文課,教室裡傳來陣陣朗誦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聽說學生在誦讀詩歌,馬維爾連忙請通事官翻譯。

通事有些尷尬道:“用拉丁文寫詩我不會,只能翻譯大概含義。農民頂着午間的烈日給禾苗除草,汗水滴下打溼了禾苗下的土壤。有誰知道盤中的餐飯,每一粒都飽含着農民的辛苦?”

很可惜,兩位英國著名學者,對這首詩並沒有太大觸動。

他們都是“民主鬥士”不假,但他們代表的階層,卻是貴族、地主、商人和小市民,也就捎帶着一些自耕農。真正的窮苦農民,在歐洲誰管他們死活?

彌爾頓禮節性評價道:“這首詩的作者,應該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連農民的辛苦也會關心。”

通事說道:“作者是一位中國古代的宰相。”

兩個英國佬無話可說,在他們的意識當中,一國宰相別盤剝農民太狠就算仁慈,吃跑了撐的去關心農民的狀況?

此時的英國,農業種植技術正在迅速發展,都快趕上中國的唐宋時期了。爲了提高農業產量,一邊引進亞洲的耕種技術,一邊圈佔土地搞規模化生產,農民屬於必須有但偶爾又多餘的消耗品。

又逛了一圈,彌爾頓對通事說:“先生,能帶我們去城裡最窮街區的學校嗎?”

“當然可以。”通事微笑道。

南京的最窮街區,在城市的西北角。那一片多山,清涼山、石頭山、獅子山……林林總總,又被城牆隔開了秦淮河,明代中期甚至還有農田存在。

沒有房子住的底層平民,如果想修幾座破屋容身,要麼在城外附郭而居,要麼在城內西北角依山建房。

漸漸的,城西北就形成了底層街區。

衆人順着西安門大街,沿途商肆密佈,掛着各種廣告招牌。

商店往往不起獨特名字,而是靠商品內容吸引顧客。比如那些商店的招子,往往寫着:西北兩口皮貨、川廣雜貨、福廣海味發客、京式靴鞋店、南北果品之類。

也有口氣大的,整出長長的招子,上書:東西兩洋貨物俱全。

明代就已經有東洋和西洋的叫法,而且各種廣告招牌,看起來也非常現代。比如賣衣帶的,招子是“極品官帶”。又比如銀鋪,招子是“萬源號通商銀鋪·出入公平”。

彌爾頓喜歡這種熱鬧氣氛,大街上到處是人,也不知南京市民,爲啥有那麼多閒心來逛街。

走完西長安大街,順着石城門大街繼續往西,便可到南京城的石城門。這裡緊挨着秦淮河,也算一個繁華碼頭,許多貨物從城裡運出,順着秦淮河運去長江。河對岸是莫愁湖和南湖,風光如畫,因此石城門大街也比較繁華。

石城門大街的北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丘陵,也是南京城內的貧民區。

明代的時候,南京的軍倉和軍營也在這一片。趙瀚沒有拆除,用作皇城侍衛的軍倉和校場。至於南京的其餘軍隊,軍倉和校場設在城外。

由於運往海上的貨物變多,城內軍營附近的金川門大街,沿街區域變得越來越繁華。從金川門大街,可以直接運貨去長江碼頭裝船。以前走的是石頭門大街,還得從秦淮河轉一次船,大型船隻根本無法通行。

開海的好處,就是南京西北城區,沿金川門大街一線,附近的平民變得越來越有錢。他們的房屋更值錢了,他們能找到的工作也變多了,沿街的商業氛圍也變得濃厚。

真正的貧民窟,在金川門大街、定淮門大街、清涼門大街和鼓樓外大街之間。

這裡的房屋建得非常密集,但凡留個空子,都有貧民去搭窩棚。密密麻麻的民居,卻找不到兩層建築,房子也是夯土夾着竹篾修建。窗戶就是土牆留個孔洞,再嵌幾根木條而已。

和城中心比起來,就彷彿是兩個世界。

鴻臚寺通事介紹說:“這一片的百姓,男子多在碼頭當苦力,女子多在城外紡織廠做工。他們的收入雖不高,但只要肯幹,其實也不愁吃喝。就是南京房價太貴了,他們住不起好房子。”

彌爾頓聽得連連點頭,這纔對嘛,如果全是城中心那種樣子,中國未免也太恐怖了。

鴻臚寺通事又笑着說:“這幾年,朝廷不收苛捐雜稅,便是此處的百姓,日子也愈發好過。二位且看,前面那幾棟民居,明顯就是新修的,房主肯定攢下了錢。”

那幾棟民居,在貧民窟裡確實鶴立雞羣,因爲房子的外牆居然抹了石灰。

底層百姓也就那點夢想,辛苦勞作,省吃儉用,攢錢住更好的房子,兒子也更容易討老婆。

(本章完)

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551章 548【人心渙散】第501章 498【雨中攻城】第304章 302【喊話結束戰鬥】(爲企鵝大佬加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881章 877【夾縫生存的商賈】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348章 346【追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957章 953【張獻忠做總督了】第331章 329【百無一用是書生】第730章 727【征討羅剎鬼】第64章 063【朱子】第982章 978【軍改】第27章 027【血性與骨氣】第997章 993【炸城】第770章 767【難以溝通的克倫威爾】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66章 065【大同社】第1044章 1040【投降輸一半】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484章 481【奇葩的猛將】第911章 907【保衛糧道】第795章 792【處處受挫】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第447章 445【棱堡】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368章 366【騎戰】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61章 259【打麻將】第138章 136【飽和式獻城】第903章 899【龍諾迴歸】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479章 476【垃圾間諜】第792章 789【你逃你的,我走我的】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29章 029【嚴師高徒】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第846章 842【志在四海】第847章 843【不止航海家那麼簡單】第602章 599【國丈】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607章 604【玉出昆岡】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728章 725【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92章 290【詩才】(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1071章 【後記一】第769章 766【論政】第134章 132【戰略發展】第844章 840【軍校】第570章 567【追擊】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435章 433【懲孔】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254章 252【風聲鶴唳】(爲白銀盟“暖陽1第1002章 998【佔領北海】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333章 331【南歸】第545章 542【壯士】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第937章 933【殖民就是血腥的】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784章 781【李自成獻土】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1064章 1060【爪哇一統】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97章 395【各自備戰】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544章 541【潼關】第962章 958【沙皇】第745章 742【大獲全勝】第594章 591【外來奴隸問題】第418章 416【多手準備的孔家】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90章 088【揚州瘦馬】(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635章 632【圍城打不了援】第886章 882【太監數學家】第685章 682【攻城戰】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320章 318【王號,國號】第370章 368【戰起】第348章 346【追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第648章 645【逼反地主】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939章 935【莫臥兒內戰】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88章 086【願者上鉤】第383章 381【國號 年號 內外製度】第1071章 【後記一】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