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872【馬踏聯營】

第876章 872【馬踏聯營】

說一個趣事,幾百年前的元緬戰爭,是緬軍率先殺進雲南邊界。

當時,忽必烈譴使招撫緬甸,緬王也派使者前往大都。之後兩年,緬人都不來朝貢,忽必烈就派使者過去催促。

元朝使者一去不返,據緬甸的史料記載,元使見了緬王不肯脫靴被處死。

土司阿禾感覺不對勁,主動歸附元朝。

緬王大怒,出兵四萬多、戰象800頭,一直追殺阿禾到雲南境內。蒙古千戶率700騎兵馳援,分爲三隊,半渡而擊,緬軍大亂,“賊及象馬自相蹂死者盈三巨溝”,緬軍自相踩踏而死的屍體堆滿河溝。

就這樣,元軍700騎兵,對陣緬甸四萬餘大軍、800頭戰象。足足追殺三十餘里,直到元軍主將受傷才停止。

元軍只死了一個,還不是戰死的。而是俘獲一頭戰象,搞不清大象的脾氣,稀裡糊塗被大象給踩死……

此時此刻,300多頭戰象,數千緬軍精銳,快速衝到小河邊。

埋伏在更下游一些的緬軍將領,見戰象部隊順利出擊,也率領三萬緬軍擡着小船、竹排衝出。

丁家盛那邊遭遇的緬軍,全都屬於“佯攻”部隊。緬人見下游打得熱鬧,覺得上游的大同軍,應該很多都被調過去了,悍然發起類似決戰的攻擊。

上游的河道本來就窄,僅有十多米寬,一下子有這麼多緬軍渡河,河面密密麻麻全都堆滿了。

緬軍炮隊主力,也都集中在這裡,足足三十多門火炮,朝着大同軍的陣地瘋狂發射。

“轟轟轟轟!”

上游的大同軍炮兵陣地,全部佈置在半山腰,20天前就調整好角度,只要開炮必定打到河中央。

一發炮彈落下,大機率直接砸中小船或竹排。就算砸不中,也能把小船、竹排浪翻。

大量緬軍堵在河裡,場面混亂不堪。

更上游的戰象早已入水,踩着河底向前走,數千緬軍精銳乘着小船跟上。

“哞昂~~~~”

不斷落下的炮彈,讓戰象焦躁不安,發出陣陣吼叫聲。

大象是非常聰明的動物,感知到危險之後,堅決不願再向前,有的甚至自動轉身想逃。

“轟!”

一發炮彈入水,砸中水下的象腿。

這頭大象終於發狂了,朝着側方胡亂衝撞。

“舉銃!”

“砰砰砰砰!”

數十米的距離,排槍瞄準戰象。雖然不容易打死,卻把戰象打得吃痛發狂,又有炮彈不斷落下,300多頭戰象已然有半數失去理智。

跟在身後的緬軍最先倒黴,河面小船、竹排被接連撞翻。

“騎兵聽令,捨棄火銃和藥囊,隨我渡河追殺!”

楊展已經頭髮花白,豪氣卻不減當年。他把陣地交給副將,命令副將組織步兵過河。隨即牽着戰馬就衝出去,馬兒可以游泳,士兵扶着戰馬一起遊過河。

3000多騎兵,很快泅渡十多米寬的河面。

楊展翻身上馬,拔刀呼喊:“殺!”

這裡的三萬多緬軍已經崩潰,特別是那幾千精銳,被自家戰象搞得魂飛魄散。他們本來順岸逃向下遊,見大同軍追來,僅剩的一絲理智也沒了。

大同軍的步兵,數百人脫衣下河,把河裡的小船、竹排推回來,接應大同軍步兵主力過河追殺。

不多時,一個正規師的兵力全部過河,孟族僕從軍也跟在後面衝。

黑魯叨爲了迷惑大同軍,掩藏自己的主動方向,把十多萬人分成好幾堆,佈置在沿江沿河各處紮營。

這種長蛇陣,現在成了取死之道。

緬軍潰兵被追殺到最近的一個大營,這裡的緬軍很多都在河邊。被潰兵那麼一衝,又見大同騎兵追來,下意識的就扭頭逃跑,而且是朝着蒲甘城奔逃。

如此逃跑路線,等於是在繼續衝擊前方的緬軍陣地。

半個小時不到,楊展帶着三千多騎兵,接連沖垮三處緬軍大營和陣地。緬軍潰兵,鋪天蓋地,足足有五六萬人在逃跑。

下游的丁家盛見狀,也抓住時機下令:“火炮擡高,轟擊緬軍陣地,其餘部隊渡河衝殺!”

下游的岸邊,停靠着堆滿柴草的一千多艘船。

大同軍一邊登船,一邊把柴草拋下,乘坐船隻朝着對岸殺去。

黑魯叨的指揮陣地,在伊洛瓦底江與支流的交匯處。他看到上游密密麻麻的潰兵,哪還有繼續打仗的心思,驚慌呼喊:“回城堅守!”

樹林邊緣的緬甸炮隊,緬人全都已經逃跑了,一羣葡萄牙和亞美尼亞炮手,舉着雙手過來投降。

上游的大同軍步兵主力,根本不看俘虜一眼,順着河岸奔跑追擊,把俘虜都扔給孟族僕從軍。

楊展率領騎兵,再次踏破一處敵營,已然追到河流交匯處。數萬緬軍潰兵,爭先恐後跳入江中,他們得遊過河才能進城。

“蒐集船隻!”

前方是寬闊的伊洛瓦底江,楊展不敢貿然游過去。

下游丁家盛的部隊,卻乘坐船隻過去了。

緬軍佈置在此的火炮只有幾門,火槍手大概幾百個,剩下的遠程部隊全是弓箭手。

大同軍的火槍手,蹲在船頭跟敵軍對射。

大同軍的死傷雖然更多,但守在岸邊的緬軍卻膽戰心驚。隨着大同軍船隻不斷靠近,另一邊又傳來哭喊聲,肉眼可見江中全是潰兵在撲騰,這裡的緬軍終於承受不住心理壓力,陸續放棄陣地奔跑逃命。

這麼一跑,本來還有組織度的緬軍,瞬間就成了一羣又一羣潰兵。他們不敢回頭阻擊,只想早點逃進城裡,進城之後自己就安全了。

蒲甘城十二道城門,建有甕城的僅四道。

黑魯叨自己帶兵回城之後,只敢打開這四道城門。數之不盡的緬甸潰兵,爭先恐後往城門擠,在城門外開始自相踩踏,反而大大遲緩了進城速度。

眼見大同軍追來,堵在最外圍的緬軍,也不顧上往城門衝了,嚇得紛紛繞城逃跑。

丁家盛手下的騎兵追來,只見護城河裡塞滿了潰兵,很多都是在過橋時被擠下去的。護城河與城牆之間,也到處是緬軍漫無目的的奔跑。

“砰砰砰砰!”

一頓火槍射擊,本就混亂的緬軍潰兵,猶如煮沸的開水翻滾冒泡。

大部分已經失去理智,揮刀看向堵在自己前方的友軍。更多人沿着城牆往北逃,他們已經不想進城了,逃到哪裡算哪裡,最好能一路逃回老家。

黑魯叨組織進城的部隊,守禦幾處甕城,對城外的混亂束手無策。

終於,丁家盛麾下的步兵和孟族僕從軍也跟來,朝着城外的緬軍開槍放箭。

哭喊聲,吼叫聲,哀嚎聲……不絕於耳。

更多潰兵繞城朝北邊逃去,大同軍沿途不斷開槍,讓那些緬軍潰兵保持恐慌失智狀態。

騎兵順着護城河,繞去北邊的橋樑附近。

那裡數萬潰兵正在過橋逃跑,不時有人被擠落護城河。就算成功過橋,也會遭到大同騎兵的砍殺,成千成千的緬軍跪地投降。

而黑魯叨那邊,見大同軍步兵追到護城河外,慌忙下令:“放箭,關門!”

放箭,不是朝着大同軍,而是朝着甕城裡的緬軍。

大量緬軍箭矢,朝着甕城的城門口射去。附近的緬軍潰兵,一些中箭倒下,一些嚇得往外頭擠,內城的緬軍趁機關閉城門。

也不知過了多久,戰場終於安靜下來。

緬甸十多萬大軍,成功逃進城裡的,居然只有不到兩萬人。

而大同軍那邊,只俘虜了三萬多。

剩下那些消失的緬軍,要麼是已經陣亡,要麼是掉進水裡淹死,要麼是撒腿逃往老家去了。

黑魯叨和莽白站在城頭,君臣二人面面相覷。

就在昨天,他們還是十多萬人圍殲大同軍,現在卻變成自己被圍困在城裡。

丁家盛騎馬立於城外:“打造攻城器械,擇日攻城!”

卻見城上懸下籮筐,一個緬甸使者跑來。

使者跪地哭嚎:“我王願意投降,天朝的一切損失,我王都願意賠償。”

楊展冷笑:“想要投降,讓緬王自己出來!”

使者回到城裡,莽白變得手足無措。

黑魯叨說:“夜裡再派使者出去,許重金賄賂漢軍將領,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對對對,把錢都給他們,不夠再從阿瓦運來。”莽白連忙說。

這個十多歲的緬王,歷來表現得聰慧沉穩。

可畢竟沒經歷過大事,如今被困在城裡,隨時可能國破身亡,立即就變得膽小怕死起來。

傍晚,收兵回營。

“將軍,抓到細作,自稱是緬王使者!”

“帶過來。”

這個使者也會說漢話,見面就趴伏於地:“我王願意開城投降,還請將軍,在天朝皇帝那裡美言幾句。北方土司之地,都可以歸還給中國,再賠償中國金銀寶物。若能保住王室,我王願贈予將軍黃金千兩、白銀五萬兩。”

丁家盛朝楊展眨眨眼,隨即一副欣喜模樣:“真……咳咳,這點金銀還不夠。”

使者說道:“那就再加黃金三百兩、白銀一萬兩。”

“豈有此理!”

楊展大怒起身:“憑啥只給他銀子?我的那份呢?我要是沒銀子拿,緬甸的王室全得死!”

“有,有,這位將軍也有!”使者連忙說。

“我能拿多少?”楊展質問。

使者本想說,這些銀子你們平半分,但又怕惹惱了楊展,便硬着頭皮回答:“這個……小人要回去請示。”

“快去,快去!”楊展催促。

等這使者離開,丁家盛和楊展對視大笑,命令隨軍工匠加速打造攻城梯。

使者回到城裡,詳細訴說情況:“漢人的大將有兩個,幾萬兩銀子不夠分。那個主將很年輕,聽說有銀子拿,兩隻眼睛都亮起來。副將年紀更大,吼着自己也要銀子,他拿不到銀子,王……王室全得死。”

第二天,使者繼續過來談價錢。

最後約定,給丁家盛黃金1500兩、白銀6萬兩,給楊展黃金1200兩、白銀五萬兩。由於隨軍金銀沒這麼多,先給5萬兩銀子做定金,剩下的從首都阿瓦那邊運來。

談妥了價錢,莽白和黑魯叨終於鬆了口氣。

然後,派遣軍隊在城裡搜刮,衝進富戶家中勒索錢財。

士兵趁機敲詐,弄到的金銀,至少一半都私下分了,搞得幾萬兩銀子也很難湊齊。城內百姓,苦不堪言,怨氣橫生。

而那些緬甸守軍,卻日漸鬆懈,眼紅那些搜刮部隊可以弄錢。

越來越多的緬軍,沒有接到命令去搞錢,卻在中層軍官的帶領下,打着國王的名義敲詐勒索。

整個蒲甘城,被軍隊搞得烏煙瘴氣。

就在此時,連續兩艘快船,從北方駛來報信。

信使被大同軍截獲,黃幺的主力,已經殺到了安正國城(新古)。而北路東線的巡檢師,帶着土司聯軍,已然逼近眉繆城。

安正國城的緬軍,仗着堅城防守,把黃幺堵在城下。

眉繆那邊卻是土司軍隊,原本隸屬於木邦土司。遇到巡檢師的聯合大軍,二話不說直接投降,甚至還給中國軍隊做開路嚮導。那裡距緬甸首都阿瓦只剩200餘里,但無法坐船,必須翻越山嶺,大概半個月就能殺到阿瓦城下。

“放這些信使過去,”丁家盛笑着說,“告訴緬王,本將軍要加價了,讓他再多給一萬兩銀子。”

(本章完)

第29章 029【嚴師高徒】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940章 936【英格蘭,你們的國王回來了】第674章 671【皇命之威】第354章 352【復社首領臨陣倒戈】(爲企鵝大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677章 674【掉腦袋的案子】第702章 699【一收一串】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922章 918【經濟學】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296章 294【想做官就不結黨】第195章 193【夜叉天兵】(爲盟主“上仙齊天第868章 864【暹羅和八百司】第996章 992【殺俘】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885章 881【人形小強】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3章 003【津門風雨】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802章 799【女權主義者】第38章 037【不要臉的】第891章 887【趙瀚是女主角】第194章 192【一羣弱雞】第367章 365【圍困】第360章 358【廉租屋與大法院】第674章 671【皇命之威】第807章 804【已閱:狗屁不通】第844章 840【軍校】第614章 611【百廢待興】第972章 968【大金礦】第860章 856【毛氈換猛獁象牙】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999章 995【漠北】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438章 436【海魚和海帶】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800章 797【呂宋總督回京】第837章 833【島民獻土】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900章 896【熱情體貼的西班牙人】第510章 507【兄弟】第913章 909【東科會盟】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第807章 804【已閱:狗屁不通】第102章 100【趙老爺來了喜納糧】第452章 450【陣斬鰲拜】第406章 404【大白菜與小辮子】第120章 118【軟弱的地主階級】第126章 124【騙上賊船】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109章 107【遛狗】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931章 927【賞罰】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176章 174【老丈人】第455章 453【大軍之中,直取主將】第709章 706【攻心再攻城】第289章 287【原君】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451章 449【趙菩薩的信徒】第535章 532【試探】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7章 007【變故】第698章 695【三殺】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1060章 1056【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265章 263【封狼居胥的志向太小】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156章 154【不講道理】第941章 937【中英法葡四國聯盟】第117章 115【擴軍整編】第90章 088【揚州瘦馬】(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752章 749【島主進化史之四】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1066章 1062【終章一】第221章 219【南贛初定】(爲盟主“無所不在第885章 881【人形小強】第403章 401【破海州】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29章 029【嚴師高徒】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1065章 1061【西域安定】第239章 237【龍虎山,張天師】(爲企鵝大佬第12章 012【義子?】第156章 154【不講道理】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370章 368【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