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

翌日,晚,刑部大堂

李承乾這個太子在人前永遠都是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和人接觸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而且還做人做事還十分大度,從來不會因爲個人喜惡去對待他人。

有人會說太子這麼做完全是爲了掩飾自己,是個十足的僞君子。可經常出入宮廷的李道宗卻不這麼看。

最起碼他從沒有看到過太子去遷怒宮女和太監,對待他們這些卑賤下人,李承乾和大多數的皇室子弟是不一樣。

當然李道宗也見識過他在戰場的瘋狂,你很難想象一個年不及冠的孩子在戰場是個什麼樣子。這樣的人天生就是爲戰爭而存在的,天生就要統帥軍隊的材料。

如果他不是太子,李道宗相信自己那位心狠手辣的二哥是絕不會留下這麼個禍患的。就說李靖吧,都那麼大歲數了,皇帝還整天派人盯着呢,更別說異軍突起的年輕人了。

李道宗絲毫不會懷疑他將來會取代李靖在軍中的地位,當然,前提是他還要在戰場上至少待上十年,而眼下他最需要的就是成長的時間。

可今兒太子這麼幹,無疑是給了皇帝一記響亮的耳光,他那個狠心的爹在這件事以後,能不能給他這個時間就不得而知了。

看着手下的官員和書吏們在刑部大堂裡來來回回的忙碌着,李道宗把正在吆五喝六的長孫衝拉倒後堂。一面嚴肅問道:“仲良,你和本王說實話,太子殿下爲什麼要這麼做,他不知道這一些都意味着什麼嗎?”

雖然長孫衝拿出的那到聖旨讓他不得不聽從命令,但李道宗實在是想知道到底是因爲什麼事讓太子如此的大動肝火。太子和長孫衝是穿一個褲子長大的,這次又是此案的主審,他不信這小子不知道。

“我說叔父,你這不是爲難小侄呢嗎?該說的,我都說了,小侄是東宮之臣怎麼能將主君的事跟您說呢,即使您是他叔父,這也是不合規矩的。”,長孫衝一臉爲難的說道,又攤開了自己的雙手,再次表明自己愛莫能助。

聽到長孫衝這麼說,李道宗的火瞬間就起來了,隨即上前抓住長孫衝的領子,將頭又往前靠了幾分,咬牙切齒的說:“特麼的,和老子將規矩,你今夜調動了刑部和大理寺及京兆尹衙門全部人員,又有讓老戴去金吾衛打招呼,你就合規矩嗎?”

“信不信老子連夜進宮到陛下那告你一狀,讓你辦不成這事?”

對於李承乾這個太子,他是打心眼兒裡滿意,他實在不忍看李承乾因爲一時的衝動就犯下大錯。不說他把自己遊手好閒的兒子安排到了杭州水師,就說他四時八節給予宗親們的優待就值得他們這個長輩高看一眼。

其實他身爲太子完全沒有必要那麼做,但不管這些宗親是否掌握實權,李承乾對他的尊重始終如一。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宗親原本把兒子交給李承乾帶到戰場上去。

當然,他們的想法是想讓子孫富貴,但怎麼不見他們把孩子交給自己呢。在李道宗看來這恰恰就說明了人心所想,所以他才如此迫切想知道太子孤注一擲原因。

長嘆一聲後,長孫衝掙開李道宗的手,整了整衣領後隨即言道:“叔父,既然您如此關心太子,那小侄就破一回例和您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

“自從殿下當了這個太子以後,就沒過過一天舒心的日子,爲了鞏固這個儲位,他不得不走向了血雨腥風的戰場。您打了半輩子仗,這其中的兇險如何不用小侄這個外行來跟您解釋了。”

話畢,走到桌子邊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繼續說道:“回了朝以後,還得讓那些居心叵測的人談來談去的,這還不叫人窩火嘛。

更爲過份的是魏王和蜀王,仗着太子不忍對親兄弟下手,變着法兒的明裡暗裡使絆子,就說我那可憐兒的妹妹吧,要不是魏王用人不查會慘死嗎?可就是這樣,太子念着兄弟之情還是忍了。”

“這次你們率軍西征,跨戈壁、爬雪原遠征萬里是何種的不容易啊,小侄和秦懷玉等都是弟兄,聽他們說在星宿川打到最後的時候,太子和衆將們已經把遺書都寫好了,如果不是蘇定方及時趕到,這後果恐怕咱們都不敢想像吧。”

長孫衝的話說的十分傷感,讓人聽了不覺的在心裡就生出一股涼意。確實,李承乾這個太子卻要比他大伯建成要不容易,他也聽蘇定方說過星宿川大戰的情形,那仗打得用慘烈二字都不足以相容了。

他很難想象太子和疲憊不堪的六率面對那些如狼似虎的吐谷渾人是怎麼堅持下來,就像長孫衝說的那樣,他已經準備好隨時爲國捐軀了。

想到這的李道宗也給自己倒了一杯,他現在必須平復下自己的心情。待李道宗調解好自己後,又對長孫衝擡了擡手示意他可以繼續說了。

“最讓太子難以忍受的是,在他出徵期間韋氏姐妹利用皇后身體不適爲契機,處處在後宮給有孕在身皇后找麻煩。

不瞞你說御醫們給娘娘下的病理上說,如果娘娘在這麼憂思下去,輕則小產,重則要命。您覺得韋氏姐妹按得是什麼心?那個四處漏風,人際複雜的太醫院能保住什麼秘密嗎?”

“爲了讓太子安心的在前線帶兵,替他穩定局勢,皇后娘娘整整的在燥熱的皇宮中忍受四個月的折磨。

您說,一向孝順的太子怎麼還能繼續的忍下去。您說,韋氏該不該滅。我長孫衝即使不當這個官兒了,不當長孫家的少主也要幫我的姑母和表弟把這口氣出了,所以還請叔父助我。”

話畢,長孫衝恭恭敬敬的給李道宗施了個大禮,絲毫沒有平日裡皮懶的樣子。

長孫衝的話對他的觸動很大,他很難想象李承乾是怎麼忍到現在的,這要換成了自己會不會早就瘋了呢,這個十四歲的少年身上究竟揹負了多少。

看着他平時將誰都一副笑呵呵的樣子,李道宗不由替他這個侄子感到悲哀,朝臣們都說這個太子是皇子之中最像皇帝。

當然他們也用衡量皇帝的標準去丈量他,可就是因爲這一象,他是付出了多少啊。那個高高在上,英明神武,開創了貞觀盛世的二哥知不知道兒子吃了多少苦呢。

想到這後,李道宗深吸了一口氣,隨即言道:“仲良,老叔的能耐不大,但刑部這一畝三分地還是說得算,不管是於公還是於私對於此事都斷沒有坐視的道理。這個案子刑部將全力的支持你,玄胤那裡本王會去打招呼的。”

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乾爹的!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運齊天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章 無雙國士與絕世突奸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權奪回來!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轉,再反轉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還有商量嗎?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試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個爹、八十有個媽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