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

劉樹義卻不敢像老夫子這麼隨意,看到太子的目光轉移到他身上事,隨即正了正身子,沉聲說:“剩餘這三家都是功臣,由其是劉、唐兩家,是我大唐開國的元戎之臣,房玄齡又隨陛下患難與共多年,這三人都和陛下私教甚好,所以這份名單也不算什麼意外。......”

唐儉是北齊尚書左僕射唐邕之孫,隋朝戎州刺史唐鑑之子,父親唐鑑與李淵交好。唐儉爽直豪邁,不循規矩,但侍奉親人以孝聞名。他見隋朝政局漸亂,便暗地勸說李世民建立大計。

李淵曾招訪過他,唐儉說:“您長相有日角龍廷,姓氏又合乎圖讖,久系天下人望。如果外招豪傑,北連戎狄,右收燕、趙,渡河南下,佔據秦、雍之地,這就是與商湯、周武一樣的大業了。”

李世民擊破劉武周後,唐儉拜爲禮部尚書,授天策上將府長史,封莒國公,特賜免死罪一次。他在大臣中的地位特殊,是爲數不多的敢難皇帝和李淵開玩笑的大臣。

至於劉弘基,那李承乾是熟的不能再熟了,這幾年老劉幫他辦了不少的事,老劉在順天門拳打魏徵的時候還是他幫忙在皇帝那求的情的。雙方出了公務以外,逢年過節的時候,李承乾也會送一些東西到府上,畢竟是老前輩,這份尊重是不能少的。

最後一個,也是最難辦的是房玄齡,從貞觀元年自己入主東宮開始,老房對自己一直都頗爲照顧,在方方面面都維護着自己這個太子,房家的兩位公子也在六率供職。要是將來出現了什麼不可預測的事,那可就傷了大家多年的情份了。

“但從實力上說,劉弘基掌握着長安的城防,唐儉掌握着天下官吏的升遷,而房玄齡則是門生衆多,這三家可謂是不分伯仲。如果非要選擇的話,臣以爲剔除夔國公府爲宜,東宮在軍方的勢力龐大,劉弘基能幫到殿下地方並不多。......”

張、劉二位幫他砍掉一半,這算是爲李承乾解決不少的麻煩,現在桌子上擺的就只有獨孤家、房家、唐家三本諜譜。不要以爲這是很好做的選擇題,最近起碼李承乾一時還下不了決心,隨即對二人揮了揮手,示意自己需要好好想想。

張玄素從來沒有見到李承乾決事如此的猶豫過,這可和他一貫的風格不符。就在老夫子行至房門的時候,轉身對正在沉思得到太子說:“殿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陛下不在乎你選的是哪家,他在乎的是你有沒有一顆君王一樣的心,想想當年武德皇帝是怎麼搬到大安宮的吧。”,話畢,對李承乾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聽到老師這麼說,李承乾瞬間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皇帝之所以給自己這麼多諜譜就是要告訴自己,後宮的女人不僅能爲帝王誕育子嗣,還能成爲帝王政治上的助力。

要想做一個人人都擁護的帝王,那就得學會在這種事上妥協。官兒當到老房他們這個程度,各各都是老狐狸,別看他們平時在朝上忠君報國的口號喊的挺響亮,但私底下誰不是老命和家族擺在第一位。

要是沒有這次姻親關係,人家憑什麼下死力氣保你呢。君臣大義,別開玩笑了,如果真這麼想了,那不是自己太天真了,就是這個世界瘋了。

想到這裡,李承乾不由的在心中自嘲一下,到底是帝王家,什麼都不點明瞭說,即使皇帝和自己的關係已經足夠親密了,但皇帝對於他的考驗卻隨時會接踵而至。

既然明白皇帝的意思,那就直接把這三個都圈了,給皇帝陛下打個對對胡,反正他也不是真心讓自己做決定的。

再說,按照國家的典制,東宮的嬪妃是由太子妃一人、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訓十六人、奉儀二十四人組成的龐大後宮體系,所以李承乾有的是位置來安排她們。......

當晚,麗政殿,當甘鄖捧着奏本說太子遴選三人,請皇帝下旨最後圈定的時候,李世民不由的發出了爽朗的笑聲,什麼叫識時務,李承乾才叫識時務。原本以爲這混小子還得磨蹭兩天,真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想通了,真是孺子可教也。

“觀音婢,看到沒有,有些事,不逼是不行的,這可是他自己上本,這下你滿意了吧。”,話畢,接過甘鄖手中的東西就看了起來。

“陛下說的是,快看看這孩子選的是那三家?”,作爲慈母,長孫是不贊成逼迫李承乾的,可爲了皇家的體面,她也不得不同意的了皇帝的做法。

“觀音婢,你說獨孤家如何呢?”,話畢,皇帝將獨孤家的諜譜單獨的交給了長孫皇后,一臉笑意的看着自己的妻子。

對於皇帝的選擇,長孫皇后很驚異,在她的認知中,皇帝肯定更在意房、唐兩家,畢竟她們父親都是朝廷重臣,是皇帝所倚重的親信。而且對於李承乾這個太子將來的發展也十分有利,可皇帝爲什麼選擇她的,這讓長孫有些糊塗了。

“上元節的時候,臣妾見過這孩子,無論是在身段、樣貌、還是性子上,都可是說是上上之選,陛下想點她嗎?”

看着妻子沒有想明白,李世民不由的笑了笑,隨即耐心的解釋道:“這六個人在朕看來,只有獨孤家是合適的選擇,其他五家人都是子嗣昌盛之家,而且在朝爲官者多矣,不管選了哪一個,將來都規避不了外戚之禍。

而獨孤家恰恰相反,有了獨孤懷恩那事,他們已經徹底走向衰敗了,所以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盡心的侍奉承乾,要不然,呵呵.....”

李世民沒有往下說,只是嘿嘿的笑着,可長孫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如果獨孤家不能緊緊的抓住李承乾,那用不了三代,這個曾經左右天下局勢的家族怕是就會徹底泯然衆人。這個責任,不管是獨孤家那位老祖或者獨孤開遠都是承擔不起的。

三天後,皇帝的聖旨就傳到洛陽考城縣公的府上,詔曰:““王者建邦,設內輔之職;聖人作則,崇陰教之道。式清四海,以正二儀。

檢校右武候大將軍、右衛將軍、上開府、考城縣開國公、獨孤開遠長子之女、獨孤氏,門襲鐘鼎,訓彰禮則,器識柔順,質性幽閒,着即冊立爲太子正妃......”

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三百一十一章 別矯情了,喝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的道爺!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禮物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轉,再反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四百八十三章 讓長孫無忌的心臟坐回過山車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人敢接的殺人案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十九章 梟雄末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