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

面子這個東西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說官場上的人都十分在乎這個問題。爲了從這三個油鹽不進的東西身上挖到幕後黑手和貢銀的下落,李承乾不得不低下身段和他們周旋。

可這天公它就是不做美,那也就沒有必要和他們磨下去了。不過,也不是一點收穫都沒有,從和三人對話中,李承乾可以確定,那是個身份及其尊貴的人物,且在暗地裡織了一張巨大網,其目的就是要顛覆李唐。

至於這個人是誰,那可就有待考證了,李承乾可不指着能從他們三個人那在得到什麼具體的信息。因爲狂信徒嘴中,你永遠不要指望他們會說出什麼不利於主人的信息。

“太子殿下,臣弟不同意你的作法,這三個人是安州之亂的主謀,怎麼能如此草率呢!要是不把他們移送三司明審,那譙國公和將士們不是白死了嗎?”

聽完了李承乾的想法後,李恪立馬就蹦了起來,在安州設局引他們的同夥來救,一來可以有效的瓦解藏在黑暗中的敵人,二來可以順藤摸瓜追回被截的貢銀。

計策是好計策,可這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李恪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沒有好處的事他是不幹的。

按照李承乾的這個辦法,安州的官場恐怕要颳起一場風暴,自己怎麼說也是安州的大都督,這要是拔出蘿蔔帶出泥來,弄出一批裡通外敵的官員來,那自己豈不是更罪加一等了。

“老三,這就是你對待君父的態度嗎?別忘了,如果不是大哥親自上陣在雞公山大破敵軍,你恐怕就下去見列祖列宗了。怎麼,這仗幹剛打完,你就想過河拆橋了。”,這次李佑是說道點子上了,即使是李恪也挑不出一點毛病。

是,李承乾有權利強令李恪去執行,可強制和自願是兩碼事。在安州的衆官中有一部分是李恪的心腹,如果有李恪出面去找他們,那辦差的效果可不是強了一、兩分的事。

再說,就眼下安州的形勢,挖出那些躲在角落裡的傢伙纔是頭等大事,兄弟鬩牆的事還是放放吧。

“老三,孤知道你的擔心,那些人既然能截得了貢銀,那就能截得了法場,孤相信他們也和你的想法一致。

聰明人都有個通用的特點,那就自負,即使是套,他們也會試一下的。在他們眼中,凡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爲愚蠢的原故,而他們自己則永遠是那個例外,不是嘛!”

李承乾的話有弦外之音,他相信李恪不是傻子,應該能明白風險和利益是成正比的,如果他安心輔佐自己把這案子結了,那對於他本身來說,好處可是大大的有啊。

片刻之後,經歷了一系列思想鬥爭的李恪咬了咬牙,跺了跺腳,拱手言道:“臣弟一身一命,唯太子殿下馬首是瞻。”

呵呵呵......“老三,這就對了,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況且咱們兄弟還不至於這樣,不是嗎?”,話畢,李承乾笑着拍了拍李恪的肩膀。

“是,是,大哥說的是那裡的話,臣弟怎麼敢對您不敬呢。大哥放心,臣弟這就下去安排,一定把這場戲唱的有聲有色。.......”

翌日,安州城的府衙外,張貼出了一張安民佈告,百姓們也在衙役們手中銅鑼的召喚下聚集了過來,隨後府衙的書吏也高聲誦讀着告示的內容。

曰:“諭安州紳、民人等知悉,安州之亂歷半載,軍民沉淪,日月無光。今被流賊所滅,事經既往,不必諭也。皇唐太子、李承乾,欽命淮南道行軍大總管,督安、光、申、鄂四州軍政,着頒令如下。

一,即刻赦免所有被矇蔽之安州軍民,令其各返本家,共享太平。二,免除安州全境一年賦稅。

三,凡舉報、抓捕漏網之賊軍頭目者,賞千金。四,十五日後午時,於安州東街處斬匪首杜德俊、陳正通、徐紹安三人。.......”

當然,爲了把事情做真,李恪特意還派出一隊隊的騎兵,奔向了下面各縣,一面宣揚朝廷的懷德之心,一面宣揚嚴懲賊首的決心。

此消息一發,各縣的百姓無不歡欣鼓舞,自己附逆的家人不僅得到了赦免,甚至還免了一年的稅賦,這樣的朝廷還不擁護,那不是腦子有病嗎?是以,安州的局勢在李承乾的一面懷柔,一面兵峰強壓的治理迅速安定下來。

安州、羽縣、一處宅院,環池開路,置西溪、小灘、石泉及東樓、池西樓、書樓、臺、琴亭、澗亭等,並引水至小院臥室階下。又於西牆上構小樓,牆外街渠內疊石植荷,整個園的佈局以水竹爲主。

一位花白鬍子的老者正在院子裡興致勃勃的逗弄着籠子的鳥,不時的還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主公,那位太子正是個難纏的人物,不僅派遣心腹封鎖的鄂州,讓我們短時間無法運出那些金銀,還張貼安民佈告要公開處斬杜將軍三人。您看,咱們眼下該怎麼辦呢?”,管家模樣的人低眉順眼的說着。

呵呵......,“他這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啊,有意思。老夫好久沒有碰到這麼有趣的人了,既然人家出招了,老夫要是不接着,豈不是讓後輩小子笑話。

老劉,傳令下去,鄂州方面按兵不動。安州城那,讓李甘他們去陪那位小太子玩玩,杜俊德他們都是大將,不可輕失啊。”

老實說,他沒想到李承乾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就穩定了安州的局勢,更加沒有想到他竟然能生擒杜俊德這三位大將。

看來自己那位老友眼光還是不錯的,這個小傢伙是個攪弄風雲的關鍵,如果事能做巧的話,未必不能讓李唐在內部瓦解。

“主公,那位太子手下大軍雲集,如果非要把人截出來的話,那就得啓用那些暗子。可問題是一旦失敗,咱們在安州多年的心血就白費了。”

“沒有予,那有取啊,人這輩子都在舍和得這兩字之間徘徊,老夫如此,那位太子也是一樣,暫且看看誰比誰更高明吧!”

話畢走到茶几前端起一杯茶水,進了一口後繼續說:“這個地方已經是是非之地了,明兒去打點一下,咱們啓程去壽州看看。”

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本官給找個爹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五百八十四章 樓下的是你爹第九百零四章 該徇私的時候要徇私!第五百五十一章 見過坑的,沒見過這麼坑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麼也要拿命去拼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八百二十八章 該不該給面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邊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徵vs王珪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搶親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第四百八十三章 讓長孫無忌的心臟坐回過山車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四百六十一章 醉在梨樹下的李承乾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們都被他騙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