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

發洪水是件鬧心的事,尤其是山東去年已經鬧過一次了,今年還來,這就不得不讓竇寬罵街了。罵街歸罵街,可該做的事兒還是得做的,就在竇寬準備下去看看各縣的情況時,東平郡公程名振以欽差副使的名義趕到刺史府。

詔曰:“古來聖君以仁德治世,無不以牧養生民爲社稷,......孤秉承皇帝聖意攝政監國,不敢稍加怠慢。

着令滑州刺史竇寬爲河南道按察使,程名振副之,一體節制河南諸州軍政,便宜行事,所至之處如孤躬親。務必以救災拯民爲要,......,上不負皇帝信任之期,下不負百姓殷勤之盼。”

看着竇寬和府衙的僚屬們都一頭霧水的在下面撓腦袋,程名振不由的笑了笑,他知道這些人爲什麼感到疑惑。

按照朝廷的規制,以往要麼是中書省直接派遣大員來,要麼是當地的都督府長官直接就地接任,什麼時候輪到他一個小小的朱袍刺史了。

“彥集,來的時候太子爺說了,你是個親民的好官,同時也是個膽大妄爲的人。

不過,國家危難真是你這樣的人有用武之地的時候,只要能平滅河南道的水災,就算是把天捅漏了,殿下他也替你扛着。”,話畢,程名振笑着把聖旨交到竇寬的手中。

低地看着手裡的聖旨,竇寬的不由的顫抖着,因爲上次的事兒,他在整個河南道得罪了不少人,明理暗裡的擠兌他,說太子不過是利用他一時罷了,還能真爲他把別人怎麼樣嗎?

不過,人家說的也沒錯,自己也不是東宮的人,太子就是再欣賞自己又能如何,所以久而久之竇寬也就不反駁了。可今兒,這道詔書,徹底顛覆了他對李承乾認知,殿下真是仁義啊,殿下知我竇寬啊。

“臣,竇寬誓死效忠大唐,效忠陛下,如若不能及時的堵住河南的窟窿,臣就先砍了自己的腦袋!”

話畢,竇寬望着西面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其實他是想說一些感謝太子的話的,可又怕人多嘴雜,到時候有人曲解之後傳到朝廷去,那可是會給太子招禍呢。

“竇按察使,在本官來之前,朝廷就在長安緊急劃撥二十萬擔糧食,按照預定的時間,再有半個月就可抵達河南道地界。

路過洛陽時,王都督說了,他還會籌措一些物資送過來,另外,明年的種子、農具,他那也包了,請按察使在前面放手施爲。”,程名振一邊扶起跪在地上的竇寬,一邊說道。

他雖然貴爲郡公、從三品的大員,但絲毫不敢小看這位太子看重的新貴,能被太子爺看重的人,那是一般的人嘛。而且聽說他還是太穆皇后的族人,那這將來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遠的不說,那位新任的洛陽都督王治,自從跟了太子後,僅僅用八年時間,就從一介小小的縣令,升到正三品大員的,就算是他這樣開國將軍和人家也是比不了的。

恩,聽完的程名振的話,竇寬不由的點了點頭,太子真是心思如發,不僅在朝廷中讓宰相們專職負責統籌,又把廉政部的官員主政洛陽就近保障,確實是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啊。

在心裡盤算一會兒,沉聲說道:“根據都督府最新發來的抵報,汴水、泗水之間的宋州和忻州災情最爲嚴重,你我兵分兩路,先去這兩處看看,然後再返回徐州。

知會崔都督,讓他把府庫裡的剩下的糧食都分發下去,不夠的就地籌措,要是再餓死人,激起了民亂,就別怪本官不念舊情了。”

竇寬是頂看不上崔家那個摳門的上司,留着那些糧食能特麼下崽啊,知道的是他老家是清河的,不知道還特麼以爲他是山西出來的土財主呢。......

宋州城,城裡的災民在粥棚領完州後,就直接做到席地而坐,竇寬帶着幾個欽差僚屬着便服穿梭其中,看着老百姓在泥地裡打滾,竇寬眉頭深鎖,哎,今年的災太大了。

就在他準備去粥棚看看,順便和府衙的官吏問問賑災情況的時候,不遠處傳來女人的哭聲。定眼一看,原來是一個婦人在抱着八、九歲的孩子痛哭流涕,周圍的百姓的也只是用麻木的眼神看了一眼後,就各顧各的,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大姐,令郎這是得了什麼重病嗎?”

嗚嗚嗚......“回貴人的話,我兒子是因爲吃賑粥,吃多了,活活毒的,哎,造孽啊,我們劉家從此絕後了啊,這讓我到了地下怎麼去見他爹啊。”

吃粥還能毒死?竇寬彎腰撿起了地上的碗,擺在他眼前的是一碗黑漆漆的粥,放在鼻子邊一聞,一股濃重的黴味差點把他薰倒。特麼的,竟然是發黴的,狗日的宋州刺史,他竟敢貪污賑糧,竇寬的額頭青筋暴起。

“都督府不是發糧了嗎?你們爲何還要吃黴米呢?難道是州里的官員貪污了不成?”

婦人沒有回話,只是抱着兒子的屍體哭泣,看到竇寬等人衣着不是常人,不遠處的老漢則高聲回道:“貴人,這粥是發黴的糧食熬出來的,人吃了後死不死就要看老天爺的意思了?

朝廷發沒發糧食咱不知道,反正自打發賑粥開始,咱吃的就是這些,要是不信,您可是去東頭的粥棚看看就知道了。哎,能活一天是一樣吧!”

百姓們是不會說假話的,這是竇寬在滑州當刺史總結出來的經驗,帶着一肚子怒火,竇寬等人就來到位於東街的官家粥棚。

看着百姓們還在小吏們組織下有序的領着發黴的粥,竇寬直接衝了上去,弄得隨從的屬僚嚇了一跳,趕緊跟上了上去,可不敢讓這位爺出事兒,要不然回了長安他們可沒法向太子交差啊。

“發黴的米會吃死人的,你們這不是賑災,是在草菅人命,說,爲什麼要這麼做?”

看這竇寬一副一副質問的口吻,施粥的衙役,一邊倒着粥,一邊慢聲的說:“是誰的腰帶沒繫緊,把你這個東西露出來啊,來啊,給老子好好教訓這個衝好漢傢伙。”

就在周圍的衙役,準備收拾這個鬧事的傢伙時,只見其隨員從包裹裡掏出一枚金印,高聲喝到:“都不要妄動,站在你們面前的是朝廷欽命的淮南道按察使、竇使君。膽敢對欽差專使不敬,形同謀反,你們是長了幾個腦袋啊,你。”

還沒等隨員說完話,竇寬擡手打斷了他:“和你們這些小人計較,沒得丟了本官的臉面,去,把你們劉刺史請來,老子要問問他,他是怎麼給朝廷辦的差!”.......

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門”由來的真相!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二百三十二章 歷史第一個房地產商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八十一章 論糧道(1)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獸與禽獸不如!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三百三十五章 罵盡天下的皇甫德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九百八十章 滿堂彩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麼簡單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兒,奇怪的官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