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

像李承乾這樣的人是不能閒着,閒也閒不住,最近幾天除了叮囑杜構抓緊鄠縣的工程和呢子製造的廠的建設外,李承乾除了吃就睡,閒的他是蛋疼的緊。

有時候,他還真是羨慕自己那個小舅子,活的那叫一個灑脫,什麼煩惱都沒有,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聽說前幾天還把老三懟了夠嗆。

就在這時,想起來前幾天孔穎達來東宮,請求讓工業區幫忙刊印《貞觀字典》的事。既然現在出不去了,那別人進來可以,舞不動刀槍,比筆還是可以的吧。

於是,將恆連喊了進來,讓他去將張玄素、劉樹義、許敬宗三人召來,這事還是得他們幹,畢竟人家是專業的。......

一番寒暄之後,李承乾指了指案子上老孔送的字典,對三人說:“這些年來,不少臣子上書,指責孤重武輕文,對武將們關懷備至,對於士人則輕慢不以。

他們說的沒錯,可孤也是有自己難處的,大唐立國的年日尚淺,國力孱弱,周圍又是強敵窺視,所以抓軍隊就是保社稷。”

“殿下大可不必懷有愧疚之心,那些都是腐儒之見,瞭解殿下的臣子們都是不會這麼想。”,待老夫子張玄素說完,許敬宗和劉樹義二人跟着隨聲附和,寬慰李承乾不必和酸腐之人計較。

倒不是他們想拍太子的馬屁,而是他們實在看不慣有些人挑毛揀刺,連太子大婚花多少錢都要過問。當然了,這些人的領袖就是三人都厭惡的臭石頭,魏徵,那可真是又臭又硬啊。

“有道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人家說的有道理,孤就得聽着,這和百姓們常說的聽人勸,吃飽飯是一個道理。

朝廷剛剛結束了西征的戰事,一舉殲滅爲患多年的勁敵吐谷渾,這是一件大好事,周圍的鄰國知道了這些消息兒後氣焰也會消去不少,把翹起來的尾巴趕緊收好了。”

“那接下來,朝廷的大政肯定是驅於文治,這個文治既包括國計民生,也包括文化傳承,怎麼治理地方,咱們今兒就不談了。

單說傳承問題,自五胡亂華以來,中原的經典損毀嚴重,很多都已經斷代失傳了,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個難以彌補的損失,咱們可不能讓這種事再次發生在我大唐。

所以,孤想以崇文館和蒼文書院爲主體,編撰一部彙集經、史、子、集、農、工、商等方面古今圖書鉅作。這樣一部鉅作尚需幾位學問通達,瞭解世情的大儒們領銜,孤今日召三位來就是想讓你們出任總編撰官。”

對於太子要着重文治,三個人是萬分贊同的,打完了仗就應該推行行之有效的政策,要不然就是窮兵黷武了,於國於民都是不利的。

太子能主意到這點,說明他擁有極強的自控能力,將來繼位了,不會像漢武帝一樣只知擴張、好大喜功、不知體恤百姓的虛榮君主,這是他們這些東宮的輔臣所願意看到的。

可當他們聽到,李承乾想修一部如此的鉅作的時候,確實嚇了一跳,太子爺這不出手則以,這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啊。照他說這樣這麼幹,那在書籍方面可是前無古今的投入啊。

當然了,要是真修成這樣一部鉅作,那對中原的文化傳承絕對是起了承上啓下的作用的。更大的好處是士人學子們將更加擁護這個注重文事的朝廷,對太子的指責之聲也會消弭於無形。

這肯定是個好差事,朝廷裡比他們學問好、資歷深的大儒可謂車載斗量,比如說孔穎達、姚思廉、于志寧、蘇世長、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就連被貶到老家的蕭瑀也他們強。

他們要是知道這個消息後,不用說,打破腦袋也會來搶這個名流千古的差事。張玄素三人也不是出家人,不可能做到無慾無求,要說心裡不激動,那絕對是假的。

“殿下,臣願意擔負此任,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殿下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是有大謀略的,臣躬逢盛世,願爲殿下竭盡全力。”,劉樹義和許敬宗樂樂呵呵對李承乾拱手致謝,修完了這部書他們可真就是大儒了。

“哎,又不是讓你們上戰場去殺人,不至於這麼嚴重,不至於。”,話畢,李承乾又把頭看向沒有回話的張玄素,雖然老頭兒看上去挺高興的,可爲什麼不給回個話呢。

“殿下,修這樣書可不想孔穎達他們修字典一年兩年就可完成,期間的花費不用老臣說你也是知道的,所以東宮每年必須有專項的劃撥資金以保障其正常運行。

還有就是人,僅憑崇文館和蒼文書院的人肯定是不夠的,這人從那出呢?

最要命的是書,很多書籍都是世家們的珍藏,他們可都屬於貔貅的,想讓他們拿出來可不是一件簡單事。”

在普通的人家,那是師長有事弟子服其勞,可放在東宮正好相反,只要是李承乾的事,那作爲老師,張玄素都是責無旁貸的,所以他沒有必要像許敬宗和劉樹義一樣謝來謝去的。

那好了,既然要做事,就是從實際情況全面的考量,東宮的進項他有數,只要把握好預算,不像從前一樣潑水般的大把裝備軍隊,錢那還是沒問題的。

崇文館的學士那已經是少的可憐了,而且每年還要往書院調人,要執行這樣的工程,在短時間內上哪去找這麼人才呢,這可不是大蘿蔔,到地裡隨便一下就能拔出來。

最後再說世家,如果小胖子李泰去,人家也許會買這個面子。可太子嘛,就有點牽強了,和人家鬥了這麼多年,人家憑什麼給你錦上添花啊。

呵呵呵......,“老師,原來你擔心的是這個,那就更不是問題了,有道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父皇自打登基之後,禮敬士人。

國子監和中書省可是養了不少的閒人,就算並省官員的時候都沒捨得動他們,你說這時候不打他們主意打誰的!

至於你擔心的世家,他們不是傻子,最是會看行情,只要如此......,這般......。”

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雙“虎”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二百三十二章 歷史第一個房地產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世上最陰毒的詛咒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個商量!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四百一十七章 祿東贊 (2)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誰家養的狗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馬謖-劉仁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二十章 上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