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

李恪的回答讓李世民略微的沉思了一下,近幾天,他一直在考慮突利是否可信。眼下大唐也正需要這樣一個人爲內應,一是能提供一些情報,二來可以作爲平定草原後這個代理人。

李世民戎馬多年,性格多疑,他從不相信天下會掉餡餅,當然這種謹慎的性格,也讓他多次死裡逃生。

就說眼下朝廷正在積極的備戰,急需瞭解草原的情況,這一瞌睡,突利就把枕頭送過來,這怎麼能不讓李世民生疑呢。

不過聽了李恪的解釋後,他心裡的石頭才落了下來。

李世民是馬上皇帝他怎麼會看不出這個人盟約的價值呢,和突利結盟就等於在草原楔下一個釘子,關鍵的時候有他在背後給頡利來一下,能大大增加我軍的勝算。

“恪兒能有此見識朕心甚慰,來,再和父皇說說邊境的佈防和草原的整體情況”,李世民向李恪招招手,示意他做近一些。

李恪:“父皇,現在定襄一線的軍隊數量是夠多了,可他們組織過於分散,兒臣建議將他們分成三到四部,這樣更利於指揮作戰。

至於說草原,頡利這兩年不斷的清除異己,大肆捕殺反對他的人,併吞了大量的部落軍力大大增強,騎兵的數量已經積增達到四十萬以上。

最近定襄一線的突厥主將換成了頡利的叔叔阿氏那思摩,此人用兵的確有些手段,柴紹和薛萬徹和他小打了幾場也吃了不小的虧,所以前線的形勢不容了樂觀。”

柴紹和薛萬徹的情況他是知道的,阿氏那思摩這個名字不僅一次的出現在軍情塘中,這也確實是個難纏的人物。

“父皇,雖說突厥現在強大但也不是沒有隱憂,頡利爲了擴充這些軍隊,在草原上掀起了血雨腥風,不少部落都被屠光了,搞得人心惶惶。

可那些投靠的人也僅僅是爲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真到關鍵的時候,難免會出工而不出力的,二來以突利爲首的主也讓頡利在做事的時候受到不小的掣肘。

突厥長老們對他的不滿,突厥是個神權部落,突厥百姓對神的崇拜高過對王權的認可,所以說長老在突厥還是有很大的話語權的,

自從頡利爲可汗以來連年征戰,讓本來就不富裕的突厥百姓的生活更加困難,這也讓頡利和長老們的矛盾越來越大。

頡利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完這些,長此以往必勝禍患。”

李恪的分析條條入理,說盡了眼下雙方各種的利弊,這也讓李世民真正下定了決心和突利結盟。

“來人,傳太子、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岑文本承慶殿議事。”.....

房玄齡:“陛下這事是不是在考慮下,不能讓您以身犯險.....”等房玄齡說完,

李承乾也站了出來:“如果父皇一定要和突利結盟,由兒臣代您去如何,這樣也同樣能顯示我朝的誠意,不知父皇以爲如何。”......

李世民知道衆人是擔心他的安全,但要是自己不去突利是不會相信大唐的誠意的,搖了搖頭:“不用說了,朕主意以定,親自到定襄一線和突利會盟,明面上朕巡幸東都洛陽,由玄齡負責混淆視聽。

暗地裡輔機和李恪同朕一道去,朝中由太子監國,克明和景仁在朝輔佐。”

李世民的話給這件事定了調子,衆人也都無話可說,只能領旨各辦各的差事去了。

十日後,延興門外,李承乾帶着杜如晦和岑文本等文武官員恭送皇帝巡幸東都,看着皇帝的車架漸漸的消失在地平線上,李承乾站在隊首遲遲的不肯離去。

“殿下,該回去了,陛下的車駕已經走遠了”,杜如晦來到李承乾身邊提醒道,他知道這位太子爺是不放心皇帝的安全,但皇帝決定的事誰又能改變呢,只希望一切順利吧。

弘文殿

“陛下東巡洛陽,命本宮監理國政,現在多說說吧,有什麼着急的事,咱們一樣樣辦”,李承乾雙目掃過再坐的衆臣。

“殿下,兵部轉來了幾份要求增加糧餉的文書”,說完杜如晦將手中奏本交給內侍。

等杜如晦說完了兵部的事後,其他的衆臣還是悶頭不語。“怎麼,還要本宮一個個點是吧,好吧,戶部劉尚書,各地義倉的情況怎麼樣,本宮可是聽說最近長安的糧價漲的有些快啊。”

等到李承乾點了自己的名字,劉政會感覺有些頭大,他不是不想說,是沒辦法說,就拿長安附近來說吧,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裡,百姓的土地只佔了總量的一半,猴年馬月才能把太倉裝滿。

但李承乾問了還不能不答,於是硬着頭皮回道:“殿下,各地的義倉正在有序的儲存糧食,大概有四分之一的義倉已經裝滿了,其他的具體數目,臣回去後會讓人將奏表交到弘文殿供殿下批示。

至於長安的糧價是因爲最近潼關被商隊堵塞,很多東西都運不進來,不僅僅是糧食,其他的物品也在漲價。”

聽到是潼關堵塞的原因,李承乾笑了,他不認爲是個難事,堂堂的戶部尚書要是連這點事都辦不了,他劉政會這個尚書也別幹了,還是回家抱孩子去吧,

原因只有一個,這些商隊的身後都是世家大族,劉政會不想得罪他們,看來這個壞人還是得自己來做了。

李承乾:“劉尚書,對堵塞潼關的所有商隊徵收重稅,重到他們負擔不起爲止,什麼時候長安的物價降下來了,在恢復原有的稅額。同時杜大人,給潼關守將下令,由他配合戶部收稅,同時負責維持秩序。”

看太子游刃有餘的和朝臣商討着政事,杜如晦和岑文本對視了一眼,兩人都給對方一個意味深長的笑。

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四百八十三章 讓長孫無忌的心臟坐回過山車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讓您見笑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個商量!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聰明人話不用說多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九百三十八章 倆小老頭的算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長樂門前的小校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兒當大了沒好處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獸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