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

對於岑文本這個政敵,李承乾向來是佩服的,這傢伙性情沉穩聰敏,儀表美好,擅長寫文章,見多識廣且融會貫通。很多棘手的政事交給了,你都可以放心,人家肯定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打點的讓上面和下面的人都滿意,就憑這一點,當朝的臣子很少有人能作到這一點。

不管是皇帝坐朝,還是自己監國,李承乾就曾無數次親眼見到他如何把雜亂的中書省經營是井井有條。從這方面就可以理解,皇帝爲什麼如此的看重他,確實是治國能吏,連敵人都不得不佩服其能力,難怪他能成爲士大夫的領袖,要知道那些耍筆桿子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擺平的。

即使官拜中書令,岑文本的生活依然非常簡樸,這倒不是因爲他沒錢,而是他時刻都告誡家中子弟,要勤儉持家,不可養成奢侈之氣,以敗壞家風。爲了給家人起到表率作用,其住所低矮簡陋,室內連褥墊、帳幔之類的裝飾也沒有。

最主要的一點,他是個孝子,以侍奉母親以孝著稱,撫養弟侄也很有恩義,如果不是和他是政敵,李承乾還真想還他結交一番。

聽李孝恭說,他的父親岑之象,在隋做官,任邯鄲令,因事被人告了一狀,無法申冤。當時才十四歲的父親岑文本,到司隸官處替父親申理冤屈,辯論和對答的言辭悲傷流利而又無可辯駁,整個官署的人都感嘆讚賞他,他父親的冤屈也得以洗雪。

就是因爲這件事,岑文本得到封德彝和李靖的青睞,隨後又在皇帝面前屢屢舉薦,所以這纔有現在的中書令。

可今天在承慶殿,岑文本一改往日的恭謹,竟然在君臣奏對時,不顧儀態的大哭起來,這可讓李承乾有些大跌眼鏡了。原來,他的弟弟,校書郎-岑文昭在任期間,有許多的劣跡,讓御史大夫馬週一本參到皇帝這。

看着這個平時在自己面前異常謙遜的人竟然能幹出這麼多事,皇帝決定找岑文本談談,然後把他外放了,眼不見了,這心自然也就不凡了。.......

“景仁,你的弟弟有很多過錯,經常拿着你的名號和一些劣跡斑斑的官宦子弟一起惹禍,長此以往下去恐怕會連累你,所以朕要把他調離京城。”,李世民一邊批着奏章,一邊說着,聲音含帶着怒意,瞭解他脾氣人都能聽出來,皇帝心情非常不好。

看到皇帝的態度如此的決絕,岑文本狠狠地磕了兩個頭後,回答說:“臣幼年喪父,老母親最疼愛的就是弟弟,不想讓他離開身邊。如果讓他離開京城,母親必定憂愁,倘若沒有這個弟弟,臣也就沒有老母親了。如此一來這個家也就沒了,臣即使位極人臣,權掌一省,又怎麼能心安理得享受這份富貴,那麼和禽獸又有什麼區別呢!”

岑文昭這個人挺有意思,當初祿東贊來的時候,能屢屢的輕易破解難題,李承乾就已經很有疑惑了,到了最後那醉酒出皇宮和千人選縣主,就讓李承乾盯上了這個和吐蕃人來往頻繁的傢伙。

後來,雖然長孫衝查出來是他透風報信的,但因爲疑慮是岑文本是投皇帝所好,特意讓弟弟出來虛與委蛇,所以才一直都沒動他。可這人總是不經查的,查來查去長孫衝就發現他和內宮的一些人有些關係,時常往來於世家顯貴之間,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呢!

對於身上這麼多謎團的人,李承乾怎麼能讓皇帝把他外放呢,隨即上前拱手言道:“父皇,中書令一向嚴於律己,對於家中子弟的教育從不落於人後,您看岑長倩就知道了,他在兵部乾的不就挺好的嘛,而且隨鄂國公平定獠族叛亂的時候還立下不小的戰功,這足以說明中書令的家教是沒錯的。

至於岑文昭,不過是一時豬油蒙了心,才作出了這麼多糊塗事,既然沒有大錯,還是訓誡一番,讓中書令帶回家中好好管教就是了。”

聽了太子竟然出面幫忙求情,岑文本不由的投給了李承乾一個感激的眼神,趕緊把話接了過來:“陛下,臣一定嚴加管教,請陛下看在臣一片孝心份上饒他一次。”

皇帝對於岑文本是偏愛的,要不然依着他的脾氣,怎麼能如此輕鬆的放過岑文昭,選擇把他外放了事,直接就地罷官革職好不好。

看着自己的心腹在下面不住的磕頭求饒,李世民實在不好不成全他,於是讓甘鄖去那個不成器的傢伙詔來。

“岑文昭,朕今日看在你兄長的面上饒你一次,望你日後能引以爲戒,好生爲官,若是日後再犯,朕兩罪並罰,絕不寬恕。”

出了承慶殿,岑文本趕緊拉着弟弟跪了向李承乾致謝,按道理說,太子完全沒有必要幫自己,這個時候不落井下石就已經是厚道之人。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太子竟然不顧舊惡爲自己兄弟說話,這讓岑文本的心裡第一次產生了愧疚之意。

“好了,中書令,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你和令弟和比行此大禮呢,來,快起來吧!”,扶起來岑文本後,李承乾把頭轉向其弟,隨即淡淡說道:“校書郎,陛下的恩典是有數的,你要好自爲之啊!”......

出了順天門後,兄弟倆坐上了回府的馬車,看着兄長閉目養神,岑文昭小小翼翼的說道:“二哥,太子這人,還不錯是吧,要是沒有他求情,陛下那裡可沒有那麼容易就糊弄過去。哎,可惜啊,要是沒有當年那件事。”

還沒等弟弟話說完,岑文本突然睜開眼睛,冷臉說道:“閉嘴,如果你想好好活着,最好把當年那件事忘了,太子是不錯,但要是讓他知道那件事情的真像,岑家的滿門老小,一個都別想活着!”

教訓完了弟弟,岑文本又把眼睛閉了起來,他承認,弟弟說的對,當年的那件事,他作的確實欠缺考慮,不該把事作的那麼絕。哎,只希望太子能把那件事也忘了,要不然今日欠下了人情該怎麼償還呢,還了是對吳王的不忠,不還自己的良心又過不去。......

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歸一,新皇現!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獸與禽獸不如!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嚇尿了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九百零四章 該徇私的時候要徇私!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聞!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婦都敢出去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邊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標-陳家?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