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

清晨,太陽剛從天邊露出了頭,守衛洛陽城西北大門——光化門的士兵“開城門了”的吆喝聲中徐徐打開了,陽光照進原本漆黑的城門洞裡,早早守在門外的百姓也有序的走進了洛陽城。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行人仍然以商隊的幌子悄然的回城,和走的時候的區別是距離他們二十里的是李績率領的三千精銳騎兵。

洛陽皇宮

“玄齡啊,說說朕走後朝廷有什麼事發生。”李世民接過甘鄖呈上來的茶喝了一口,扭頭問房玄齡。

“陛下,關中二十七州,爆發蝗災,不少州縣禾稼盡毀,太子率領朝中的文武官員全力救災,現已基本撲滅災禍......但,但朝中的不少官員對此頗有微詞”,

房玄齡話說了一半擡頭看了李世民一眼。

可就在房玄齡打算接着說時,洛陽都督張亮就把話接過去了:“樑國公,你這是避重就輕,”

張亮回過身來對李世民恭敬道:“陛下,關中蝗災不假,但洛陽近日收到不少奏本,彈劾太子藉着賑災之機,掌控十六衛,封鎖關中,大肆收買人心,不少的官員已經投靠了太子。

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呢”。

房玄齡:“鄖國公,太子在賑災之前就已經向洛陽發了急章,陛下遠在北境他這麼做也是爲了控制災情的範圍,這你不明白嗎”

“就算樑國公你說的有理,但這麼多彈劾他的御史難道都不對嗎,

他們說太子在關中大肆捕殺反對官員,沒收鄉紳的財產,百姓不知皇帝只知道太子,要知道太子也是陛下的臣子,這麼做是不是超出他監國的範疇呢。”

張亮的話讓一向多疑的李世民心中有了一絲猶豫,畢竟他也是造了自己老爹的反才當上皇帝的,難保李承乾身邊的人不會鼓動他做出什麼糊塗事來。

玄武門一夜之間秦王府的將校一越成爲朝堂的公卿,那些跟着李承乾的就不嫉妒嗎,他們跟着李承乾不也是爲了富貴嗎。

長孫無忌看到皇帝陷入沉思心裡咯噔一下,和李世民幾十年的交情,他知道在這方面皇帝不相信任何人。

自己那個外甥這次恐怕不會那麼容易就混過去。

於公於私自己這個當舅舅的都應該幫李承乾說上幾句,再說在他看來就是李世民親自坐鎮長安賑災的效果也不一定比李承乾做的好。

長孫無忌:“陛下,太子殿下畢竟年少,做事難免霸道了些,但絕不會存有不臣之心,

再說杜如晦和岑文本等文武大臣都跟隨陛下多年,怎麼就會背反陛下呢,臣以爲這其中定有什麼誤會,請陛下三思。”

房玄齡:“陛下,臣以爲輔機說的有理,天災突降,殿下身爲監國採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是無可厚非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朕也是不相信承乾會這樣的,但關中剛剛經歷了大災,長安城的局勢也不是十分的穩定。

自從柴紹調領金河軍後這左衛大將軍一直空缺,這樣命李績立即回京出任左衛大將軍兼掌右衛軍,張亮調任掌右屯衛軍。

朕這幾天還要接見下東都的官員,就宣太子和越王來洛陽見駕吧。

回頭把奏本都送來,朕也乏了,都散了吧,輔機留下。”

“輔機,朕知道聽張亮他們這麼說你心裡不痛快,但羣臣的話,朕還是是要聽一聽的。”,

李世民看剛纔長孫無忌壓制不快說話知道這位發小壓着火呢。

長孫無忌:“陛下,您不相信承乾嗎,自他爲太子以來那件事不是爲了陛下和朝廷考慮的。

那些言官什麼時侯不參人,他們就是下雨天打孩子閒着也是閒着,聽風就是雨。”......

長安弘文殿

“殿下,陛下回來,命李績和張亮接管了長安城的防務,同時宣您和越王洛陽見駕”。

岑文本一本正經的說。

李世民能平安回來了,李承乾心裡萬分的歡喜,但聽說李績和張亮接管了防務這讓李承乾覺得不對勁兒。

好好的換什麼將呢,哦,李承乾明白了,在後世的宮廷劇中經常會有這麼一出。

想到這裡李承乾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在親情和皇權之間,象李世民這樣的一定會選擇後者。

看來最近的那些流言他還是信了的,李世民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對這方面十分的忌諱,有些人掐住皇帝的脈,那還不一打一個準兒。

“好,既然是父皇的旨意照辦就是了,岑大人,杜尚書身體不適,本宮還要去洛陽見駕,這朝中的政事你多多上心。”。

“諾,殿下”。

李承乾回到東宮後叫來右衛率將軍秦懷玉,帶着他和一百東宮侍衛出了明德門和李泰匯合後洛陽趕去了。

在路上李承乾想起了張玄素曾經和他說過的話。

老夫子說過在這朝中,最厲害的武器不是刀槍,而是言官手裡的禿筆,這纔是真正殺人於無形的利器,而李承乾現在終於切實的體會到了。

他知道在這次賑災的過程中,殺了不少人,也抓了不少人,得罪的人也沒辦法統計,畢竟斷人財路就猶如殺人父母一樣。

僅牛進達的廉政部就抓了貪污賑災糧款的官員就多達二十餘人,這些人不乏世家門閥出身,在朝廷裡的關係也是盤根錯節。

要說近日的流言沒有這些豪族的事,打死李承乾都不信。

可爲了穩定關中的形勢和出於對李世民行蹤的保護,他不得不狠下心來,在朝中乾綱獨斷。

難怪歷史上李承乾會說:“吾若爲帝,必肆吾欲,若有臣下諫,遂殺之,殺五百,豈不定。”

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二)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辦法,新作風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算賬的宋州刺史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幹就幹大的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