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

國家機器運行通暢的條件是吏治,吏治清明瞭才能更好的安定地方,國家如此方能長治久安,而且吏治的問題是歷朝歷代有作爲君主所重視。

李承乾雖說還不是皇帝,但所處的位置也不得不讓他爲此多上幾分心,他可不想將來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所以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是十分必要的。

這次調竇寬回來,於公就是爲了讓他出任新的廉政部尚書,原來尚書牛進達以被命爲漢中都督,坐鎮漢中,居中調度入蜀的軍需物資。

而他空下來的位子按常理說應該由左侍郎王治出任,可不巧的很,這傢伙積勞成疾現在已經不能坐堂了,眼下正在府中療養。所以這就讓李承乾不得不重新考慮人選,再三權衡、考量,最後才選擇遠在滑州的竇寬。

“殿下,這,這是不是升的太快了,而且臣遠離長安多年,對朝中的事務不甚瞭解,這一下升遷爲七部尚書之一,難免會耽誤事的。既然左侍郎不能理事,那不如升遷右侍郎,臣願意在其麾下,爲朝廷分憂。”

竇寬雖然料到自己會升官,但從沒有想過竟然是一部正堂,廉政部是什麼地方他太清楚了,坐上了這個位置那等於成了百官頭上的一把利劍,讓所有人都又畏又恨。

竇寬不怕得罪人,要不然也不至於在河南道的官場混成那樣,可這個位置權利太大了,甚至不輸當朝宰相,他是真怕自己不瞭解朝廷的情況,不僅誤了正事,更是連累了李承乾這個太子,那可就白瞎了太子這份心了。

對於竇寬的歉讓,李承乾表示欣賞,但他還是堅決的搖了搖頭,飲了一杯後,笑着說:“彥集,謙讓是種美德,可過分謙讓就小看自己了。

你自小受苦,嚐盡人間冷暖,又在州府當了二十年的地方官,當知道國家吏治意味着什麼。今日孤將爲官的紅線交給你,願你不負皇恩,爲我大唐吏治把好最後一道關!”

得,太子都話說道這個份上,那自己要是在推脫的話,那就顯得太矯情了。於是,竇寬起身端起酒杯,正色道:“殿下,既然如此,臣就不推辭了,但有臣任廉政部尚書一日,一定秉公執法,爲天下百姓守住這最後一條底線。”

“好,有你這句話孤就放心了,來,咱們滿意此杯,就算是約定了。”,話畢,君臣二人對視了一眼後相視一笑,然後一飲而盡。

酒過三旬之後,李承乾從上面走了下來,坐到竇寬的對面,君臣二人一人抱着酒罈對飲,在殿中的伺候的宮人看到這種情況紛紛瞠目結舌。

她們在宮人伺候多年,什麼時候見過太子對待一個地方官如此的禮賢下士,就算是當朝宰相也不過加兩個菜,什麼時候拼桌一醉了,看來這位爺真是了不得啊。

“彥集,你是個清官,長安米貴,就憑你那點俸祿想要安頓好家小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孤已經讓人在崇仁坊買了一處三進院的宅子,待會出宮後就讓崇真帶你去。

不要推辭,孤知道你是什麼脾氣,咱們男人委屈一點沒什麼,但家眷幼子不能再委屈了。她們跟了你這麼多年吃了不少的苦,現在好不容易回到長安,讓她們過的好一點也是你的責任。宅子是孤賞你的,不算受賄,切莫說出推辭之言!”

竇寬家裡的人口比較簡單,除了夫人和一子一女外,只要有兩個老僕,平時的俸祿又多賙濟生活困難的下屬和百姓,所以自家的日子過的一直都是緊巴巴的。

李承乾看了心裡很不好受,但由於怕傷到他的自尊心也就一直沒有作什麼。可現在不一樣了,竇寬作了京官就算再寒酸也得有套像樣的官邸,來安頓他的家小,解決他的後顧之憂,如此才能專心的撲在政務上。

“殿下放心,臣絕不出推辭,有道是三軍要響,銳利難擋,臣爲陛下和殿下的出力,那您管套宅子也是恩出於上,尊者賜、不敢辭!

哎,想我那老妻嫁給臣二十年了,雖然是官宦人家的夫人,吃穿用度卻和尋常百姓之家無異,罷了,爲家爲小,臣也自私一次,人誰無情呢!”

太子是好意他當然清楚,這種事是沒法推辭的,一來他確實需要來安頓一家老小,二來是自己已經算是東宮一系的了,要是拂了太子的好意,那以後和東宮麾下的文武沒法相處,所以用自家夫人由頭也就收下了。......

崇仁坊,永安伯府,被李崇真引導新府邸的竇寬有些後悔了,不爲別的,就是特麼太大了,這格局雖然是三進院的,可佔地足一點都不比五進院少。

雖然喝了不少酒,但竇寬明白,這是李崇真在執行諭令的時候特意取巧所爲,太子的要求是三進院,可沒說面積到底有多大,如此一來就有了這個院子。

回到了正堂之後,地上擺着一個箱子,李崇真打開之後,讓竇寬倒吸了一口涼氣,裡面擺着的竟然是密密麻麻的金條,這是怎麼回事?

看到竇寬皺眉頭,李崇真趕緊解釋道:“你可別這麼看小王,就我那點軍餉,一輩子也攢不下這麼多。這是殿下同府邸一起賞下來的,殿下說......”

李承乾的話說的很明白,這箱黃金是買命錢,爲官清廉是人臣的本分,可接濟下屬、百姓就是積德行善之舉,佛家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竇寬接濟了他們的生計,就是救了他們的命,讓其一門一戶不至於絕嗣,這是多大的功德。

這和雞生蛋、蛋生雞的道理是一樣的,竇寬在他們心中埋下了一顆感恩的種子,那他們也爲以此惠及更多人,這是對他善舉的一種的褒獎,所以說這些金子就被稱爲買命錢。

“小王爺,這不妥,宅子我可以收下,但這些金子你還是帶回宮去吧!”

聽到竇寬拒絕,斜靠在椅子上的李崇真端着茶盞,悠悠地說:“老竇,你能不扯嗎?看看嫂夫人和孩子們穿的都是什麼,再說,這麼大府邸招募下人不用開支嗎?

殿下的賞賜是皇恩,那是說退就能退的嗎?你可別忘了,他現在是監國,全權代表陛下,那就是口銜天章,一言九鼎的聖旨,你當了這麼多年的官,違旨是什麼罪名不用我告訴你吧!”......

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的道爺!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五百七十章 永昌府的席面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貸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九百八十章 滿堂彩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二百九十三章 頹廢中的希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