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

玄甲軍不愧是訓練有素的皇帝親軍,虞世南去請李承乾來回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時辰,魏徵和他所處不同衙門的四個兒子被碼成了一排,老老實實的跪在地上等着身後的鬼頭大刀送他們上西天。

大明宮-宮門外,于志寧、褚遂良等人正在和尉遲家兩個活寶討價還價,其目的就是拖延時間,可尉遲寶林兄弟倆是死心眼,死命地搖晃着他們的大腦袋,聖旨說了人齊了就開刀,誰說情都沒用。

就在尉遲兄弟推開兩位夫子,下令行刑的時候,恆連大喊了一聲停止行刑,太子殿下駕到,李承乾揹着手在長孫無忌和虞世南簇擁下走過來。看到太子來了,已經控制不住現場的于志寧和褚遂良扥人長長地出口氣,這位爺總算是來了,咱的後背可都是溼透了。

“寶林,停止行刑,一切都等孤見過陛下後再說。”

“太子爺,不是末將駁你的面子,陛下的旨意在那擺着呢,別說是魏徵犯了忤逆的大罪之臣,就算是殺我們的親孃老子,玄甲軍的眉頭也不能皺一下,堅決的執行陛下的旨意。”

尉遲寶林兄弟倆和他們的父親一樣都是死心眼,自貞觀元年戍衛宮禁,十餘年來風雨不誤,絲毫差錯都沒有出過。每有戰事時又都能衝鋒在前,頗有乃父之風,所以皇帝對這對兄弟不是一般的看重。

士爲知己者死,他們和玄甲軍的士兵是一樣的,都是皇帝崇拜者,要是真有令讓他們斬殺父母,這些狂信徒也能幹出來的。

“寶林,孤的面子連點時間都換不來嗎?”,李承乾的臉色凝重,語氣嚴肅的和尉遲家兄弟二人說着。

皇帝的玄甲軍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除了皇帝誰的面子也不買,包括李承乾這個太子,翟長孫自己是個死人臉就算了,帶出來的兵也特麼是一個鳥樣。看到太子發怒,尉遲寶林一臉爲難之色,按照常理說太子的面子是要買,可皇帝的聖旨他也不敢違逆。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長孫無忌拍了拍尉遲寶林的肩膀,調笑道:“寶林,我說你小子死腦筋啊,太子爺說停下,那就停下唄,就算陛下回頭問違旨的事,那自有殿下擔當,你跟着操什麼心。

再說陛下和魏徵吵了十多年了,那次不是不了了之,要是魏徵死在你手裡,那回頭再陛下後悔了,這帳可就算在你身上了!”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後,尉遲寶林遲疑了一下,隨即拱手向李承乾回話:“殿下,末將領命,暫緩行刑。”

哼,冷哼一聲後,李承乾就向魏徵跪着的地方走去,一直都沒有說話尉遲寶慶悄悄拉了拉兄長,低聲說:“大兄,今兒這差事砸手了,不僅沒有完成任務,更是把太子得罪了。”

“閉上你的臭嘴,咱玄甲軍是天子親軍,要是讓太子一言而決了,那陛下還能再相信咱們嗎?再說殿下心空開闊,連魏徵這樣屢次頂撞之人都能搭救,那裡會跟咱們一般見識。”.......

看到魏徵幾父子穿着裡衣跪在地上,李承乾對恆連等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趕緊鬆綁。然後抖了抖袍子直接坐在魏徵的旁邊,一邊看着來來往往巡邏,一邊若無其事的和魏徵說着。

“魏相,進諫言事是你的職責,可何必要鬧成這個樣子呢!”

“太子殿下,老臣進諫是爲了大唐,爲了天下臣民,老臣不明白殿下爲何如此熱衷於武事,也不明白陛下爲何不計代價的支持你領軍。

但有一點老臣明白,天子和國儲好戰,則百姓無法休息,天下永無寧日,殿下你清醒下好不好,秦武王不就是因爲好戰而折的嗎?”

看着魏徵活動着手腕,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李承乾嘆了一口氣,隨即淡淡回道:“在世人眼中,文臣不愛財,武將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可在孤看來卻不至於此。”

隨後,李承乾向魏徵說明他的原因,皇帝和魏徵之間有個佳話叫“主明而臣直”,天子聖明才能招攬來賢德臣子,要都像楚王一樣好細腰,那這國家還有什麼前途,百姓還有什麼指望呢。

大臣都認爲,天子嘛,中人之資也就足夠了,只要不是那種“何不食肉糜”的狠辣角色,也不是不可救藥,朝堂上的事自有大臣們幫襯着,這天下也就平穩了,百姓呢,也能跟着安居樂業了。

可這種想法或者爲政之道真的對嗎?採取這種方式治國理政的不是沒有,天子安逸慣了,大臣濫權也慣了,最後的結果無一不是身死國滅而天下笑。

李世民是在隋末亂世打出來的帝王,在連年的征戰中煉就了一身鐵打的硬骨頭,同時他也知道天下的百姓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帝王,所以在治國理政上,李世民處處以民爲本,親自帶領臣子披荊斬棘締造“貞觀盛世”。

憂患意識很強的李世民在培養儲君上,也與其他的帝王大大地不同,中規中矩,軟綿綿地太子不是他心目中的繼承人。因爲前人的經驗已經告訴他了,這樣的儲君繼承江山早晚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他必須另闢蹊徑。

岷州戰役後,李世民發現長子有較強的軍事天賦,這給了他很大的啓示,自己能在戰爭中崛起,爲什麼兒子不行呢。以他的經驗,只有經歷了無數血戰的人才能懂得“安人理國”的真證含義,所以他才一次次的給予李承乾征戰沙場的機會。

“魏相,這裡面的道道滿朝文武瞭解內情的不過一手之數,今日孤把實情相告就是希望你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有些事還是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沉思了一會兒後,魏徵皺着眉頭說:“太子殿下,魏徵是死心眼,殿下用什麼保證你將來不會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帝王呢!”

“魏徵,你真是不知死,一介臣子竟然讓儲君給你保證,你憑什麼?”,長孫無忌大聲喝斥着,見過不知好賴的,沒見過這樣的死到臨頭還想怎麼着。

“趙國公,就憑我魏徵帶着四個兒子引頸就戮,不惜斷子絕孫,夠不夠格替天下百姓問一句?”

擡手打斷了還要駁斥他的長孫無忌,李承乾起身抖了抖袍子,扭過頭說了一句:“魏相,你愛的是大唐,不是我們李家!”.......

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九百一十五章 來自高原的問候!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傳承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徵的棒子和大棗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徵vs王珪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六百零一章 單道真立威,分全羊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九百八十五章晉王府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五百八十四章 樓下的是你爹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