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

從前和李靖閒聊的時候,老傢伙總說爲帥者大不易,既要面對兇悍的敵人,又要提防朝中的小人,所以他爲帥時經常警醒自己要持之以重,不可鋒芒畢露於人前。

可就是這樣,老傢伙每次出征彈劾他的本章都會摞成一個小山,弄得一大把年紀的李靖跟特麼深閨怨婦一樣。

這不幹不知道,輪到自己統帥諸軍了,才知道李靖說的實話,這和率領六率出戰的情形可是大不一樣,即使自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此尊貴的位置,也是要照顧好方方面面,所以還是早早出發的好。

一個月後,李承乾率領前軍趕到了川中的門戶漢中,看着巍峨的漢中城,李承乾的心中的感慨頗多,劉備、曹操、諸葛亮、司馬懿,古今多少英雄都爲了江山折腰了,自己身逢盛世這不能說不是一種幸運。

作爲江源道的副總管,漢中都督,牛進達一早就帶着一衆文武僚屬在東城門前迎候,並嚴令其他三門必須正常供百姓和商旅通行,他和太子相交多年,知道這位殿下是不願打擾百姓的,所以僅僅戒嚴了一個城門。

看着太子的大纛一步步的靠近,牛進達趕緊招呼了一聲衆官,然後上前大禮參拜:“江源道行軍副總管、漢中都督牛進達率漢中都督府治下衆僚屬恭迎太子殿下。”

哈哈哈......,看到牛進達精神抖擻的帶着屬官給自己行禮,李承乾笑着從馬上跳下了下來,上前將其扶起:“琅琊郡公,孤看你的氣色比在長安的時候好多了,看來這行伍上的人就是不能在衙門坐着,把人的精神頭都弄沒了。”

“殿下說的極是,衙門裡的飯食是精緻,可老臣吃起來還是覺得沒有軍中的饃饃香!”,話畢,君臣二人開懷大笑,隨後牛進達又向李承乾介紹了漢中的諸官僚臣屬,讓太子瞭解一下漢中的官員,畢竟這裡要作爲諸軍的後勤大本營,以後打交道的地方多了。......

漢中都督府,李承乾的行營暫時設立在這,江源軍諸部則駐紮在城外早已備好的軍營之中。都督正堂,李承乾正襟危坐在帥位上,左側兩列將領以李道宗、秦懷玉爲首,右側則是以牛進達爲尊的漢中都督衆文武官員。

掃視了堂中的衆臣工後,李承乾清了清嗓子,肅聲說:“諸位,你們當中有孤的至親兄弟,也有老友故交,更有素未蒙面者,可這裡不是長安,今兒在座的都是江源軍的僚屬,所以這就不得不約法三章,先小人後君子了。”

“其一,江源道及各折衝府的將校士卒,一律不得騷擾地方,有敢滋擾百姓、敗壞軍紀者,不問身份就地斬首。其二,山南西道所下轄諸州、縣,不得以任何藉口向百姓攤牌軍資,如有犯者夷三族。其三,漢中所轄之地,一律施行宵禁政策,宵禁時間除軍使外任何人不得逗留與外,否則以細作論處。”

與征討蠻族不同,此次西南戰役以防禦作戰爲主,作戰部隊和後勤輜重部隊要經常來往於各州縣之間,難免會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不便。

大頭兵們在軍營裡有軍法管着,看起來一個個都人五人六的,可這要是把他們放出去,那對於百姓們來說就是洪水猛獸,所以加緊約束是必要的手段。

而官僚們又都是形形色色的人組成,趁機發國難財的人肯定會有,所以先給他們打個招呼是應該的,省得到時候說孤不教而誅。

最後一點,也是最主要的,西南之地民風彪悍,民族成分複雜,各族還有不同的語言和風俗,對於大唐的歸屬感並沒有中原地區那麼強烈。是以吐蕃人想混跡大軍所過之處,收買點當地人,搞點破壞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和長安一樣實行宵禁制度確實一個減少麻煩的好辦法。

待諸臣將躬身領命後,副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出班言道:“殿下,此次作戰的軍隊高達十八萬之衆,全都圈在漢中這一畝三分地不是長久之際,是以末將建議將一部分軍隊先開拔出,這樣既有利於增援蘇定方部,又能節省軍隊調動時間。”

李道宗不虧是久經戰事的宗室名將,自己還沒有說,他就先想到了。點了點頭後,李承乾起身來到作戰地圖前,對諸將招了招手,示意他們上前一同觀看。

仔細的又思量下,沉聲說:“皇叔說的即是,十幾萬大軍糾結在一起,想展開的時候難免出現各種突發的情況,更不利於日後作戰。

孤是這樣想的:副總管-李道宗引軍三萬進駐茂州,右領軍將軍薛萬淑引兵兩萬進駐漢州,你二人沿岷江一線佈防,多設橋樑以備使用。.......”

“左屯衛將軍-薛萬鈞引軍兩萬沿羌水西進,與積石山李大亮部匯合並歸其節制,五月底前必須躲過犛牛河威脅敵軍後方。右衛將軍公孫武達引軍一萬進駐成都,並提調當地軍府以爲大軍補充之用。

其餘諸部隨中軍行動,待蘇定方部完成既定的作戰目的後,各路軍隊再依次有序的開進,兩位副帥,你們看如此行事,是否穩妥。”

待李承乾話音落後,李道宗和牛進達仔細的在地圖前比劃了一下,又作了簡短的交流,隨後均表示對此佈置並無異議,看到兩位副帥都沒意見了,李承乾隨即揮了揮手,說了聲散帳,讓諸將各自去準備了。

江源軍的第一場戰前會議散會後,天色已經不少了,李承乾拖着疲憊的身子又簽署了一大堆來往的文書,以保證軍需糧草等各種物資以源源不斷地、及時的運往各預定地點。

晚膳的時候,李承乾一邊用膳一邊向竇寬交代了永昌和金齒諸部的問題,任命竇寬兼領檢校永昌都督,提調永昌和金齒諸部的一切軍政事宜,便宜行事,受以佩劍行先斬後奏之權。

當晚,廉政部尚書拿着太子的手諭,帶着一衆文官和裴行方、蘇良嗣、薛仁貴等一千名玄甲軍出漢中西門一路狂奔而去。.......

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七百七十章 我真冤枉!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個商量!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歸一,新皇現!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掙的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一百四十五章 罵孃的長孫無忌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一戰(1)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婉的真實身份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這禮比鄭家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長安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