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

在長孫順德的莊子中休息了一天後,李承乾夫婦又把長安附近九個縣都走了一邊,京畿重地,天子腳下,農桑、水利都是朝庭關注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政績的地方。

地方官在施政的時候都不敢太敷衍了事,否則撞上那個重臣去皇帝參上一本,那這官兒還當不當了。當然了,這是李承乾凡事往壞了想的思維,從整體上來看,最起碼在官面上,大家做的好不錯,沒鬧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來。

隨後,一行人來到洛陽,如此行程的目的有二,其一可以視察當地的政務,另一目的則可以就近督促軍備和戰事。當然,讓獨孤妙音放下孩子到洛陽去,她肯定是不放心的,所以特意又回了一次東宮把孩子接了出來。

這是李象自出生以來第一齣門,小傢伙格外的高興,瞪着滴溜圓眼睛,在母親的懷裡看着,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聽懂的母親說的是什麼。一個勁兒的指啊指,烏拉瓦拉說的是什麼反正李承乾是聽不懂。

不過,獨孤妙音卻應的怡然自得,好像知道她是什麼意思一般,這讓李承乾想起稚奴小時侯,母后也是這般模樣,可能是母子連心吧,要不然她怎麼知道呢!

洛陽宮,簡單的洗漱一番後,李承乾就召見長孫嘉慶、杜君綽、李孟嘗三位地方軍政大佬,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對他們這樣的封疆大吏不能壓着,否則容易起逆反心理。

三人中除了長孫嘉慶以爲,其餘兩位都是玄武門九將,是皇帝的鐵桿心腹,所以在禮數一定要注意,不能像小胖子一樣,自仗嫡子身份目中無人。

“我說三位,孤這次可是空手來的,朝中的那些文臣,你們都清楚,想讓他們把錢主動拿出來,那比殺了他們還嚴重。用戶部侍郎-褚亮的話說,錢和老婆該不外借,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和劉政會一樣完全就是一隻鐵公雞。

不,這話說錯了,應該說說是糖公雞,收戰利品的時候,他不僅收了戶部那份,甚至還要沾一身,否則是絕不善罷甘休啊!咱們又不是山上的馬匪,總不能動硬的吧,所以就來找諸位了。”

李承乾的話引的三人鬨然大笑,他們三個都是武將出身,最受不了的就是文官的那副窮酸樣,花點錢怎麼了,只要能把仗打贏了,要什麼沒有。這年頭那有那麼多空手套白狼的事,沒有投入,那有回報,莊稼地不買種子,能特麼種出莊稼嗎?錢財都是身外之物,沒了再掙唄。

褚亮和他們是老熟人了,都是從秦王府一起攪過馬勺的,那老東西什麼都好,就是摳門的厲害,打仗的時候就捨不得給大夥改善伙食,現在戶部任職了,依然不改以前的臭毛病。這也就是陛下和太子顧念老臣,要是依着他們非得拖出來打二十軍棍不可,活該他官兒當的沒兒子大。

“殿下,您這是說那兒話,臣等雖外在封疆可也是秦王府出來的老人,只要是陛下和您的吩咐,那臣等肝腦塗地也要辦到,絕對不像那些老儒生們一樣娘們唧唧的說什麼好戰必亡的空話。不管是君威還是國威,那都是將士手裡的傢伙拼出來,有那個是他們唸經念出來的。”

副都督杜君綽拍着胸脯和太子表着忠心,本來嘛,這天下是皇帝的,花自己家點錢怎麼了,又不是像隋煬帝一樣各處巡遊敗家,用的着一哭二鬧三上吊嘛!

“沒錯,殿下,國家之間講究的就是實力,以漢朝來說,當年匈奴單于都敢寫信調戲漢朝太后了,要是沒有武帝連年征伐,打得他們丟盔卸甲,漢朝的爺們豈不早晚都得臊死。我大唐承繼隋制,自然有義務贏回那些將士的骨殖。甚至臣等認爲還應該在適當的時機,打着爲隋報仇的旗號,出兵討伐,堂堂漢家,怎麼能容忍湊撮爾小國如此的囂張呢!”,長史-李孟嘗是個儒將,所以他把話接過去後,引經據典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看到太子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長孫嘉慶趕緊放下手中的茶盞,拱手言道:“殿下,您別看臣啊,洛陽府的所有賬目,臣已經讓人清點出來,這是詳細的清單,您想動用多少就多少。”,話間,長孫嘉慶把本章趕緊呈了上去。

恩,看了清單之後,李承乾滿意的點了點頭,誰能想到,這幾個五大三粗的武將,竟然能把洛陽經營的府庫如此充盈,比之貞觀初來說,那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了,難怪皇帝特意讓他們三個搭夥呢,原來是有內繡啊,眼光確實獨到。

“行,你們身子骨確實是硬了,原本孤是打算貼上一筆的,可現在看來完全是多餘的了。這樣,詳細的內容咱們今兒就不談了,劉樹義他們明兒就會趕到,你們雙方對接一下,孤看結果就是了。”

話間,李承乾進了一口茶,然後笑着繼續說:“你們都是秦王府出身的將領,又是看着孤一點點長大的,嘉慶在輩分上更是孤的舅舅,除了君臣之義外還是世交。李象是秦王府的第三代,出生的時候,你們都送了重禮,可這人還沒有見過。今兒都別走了,一塊用膳,順便看看這小傢伙,你們可不知道,這小子歲數不大,淘氣的很,弄得孤有時候甚是頭疼。”

要說賜宴,那三人這輩子吃的太多了,不管菜式做的再好,舞曲多麼動人,對於他們來說早已經麻木了,沒什麼新鮮的,永遠都是千篇一律。

可中山王不同,在外人眼中他是東宮的嫡長子,是將來的太子,但對他們這些秦王府的將領來說,世代富貴的象徵。有了當年一起遭罪的情分,將來不管是太子還是中山王當皇帝,都會高看他們的後人一眼,根紅苗正嘛,誰讓咱命好出身潛邸呢。

尤其是長孫嘉慶,東宮和長孫家休慼與共,太子有了嫡子,那國祚就可以順利的承接下去,長孫一脈可享受百年的富貴,這不是高興的事,什麼是。

“諾,那臣等就向殿下討一杯酒吃吃,算是補上滿月酒了,你們說是不是?”,長孫嘉慶笑着問向兩位老夥計。.......

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園中的對話第八百二十八章 該不該給面子!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四百五十章 挖牆腳到老夫頭上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二百二十二章 庫山終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說服的江夏王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個爹、八十有個媽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九百八十章 滿堂彩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五百八十六章 掉井裡就撈出來嘛!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黃鼠狼來拜年了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