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園中的對話

不管是館陶公主變成豬頭,還是丹陽公主和離,李承乾都沒有不曾覺得愧疚和虧欠,像她們這樣於國無益,享受着百姓供奉的造糞機器,死亦或者活都無所謂。

可那些在此次計劃中當了替死鬼的侍衛們,沒有他們的犧牲,維尼撒不會上套,庫塞與阿胡蘭也不會原形畢露,後面的棋也沒法落子,所以他們不得不死。

玉山陵園,李承乾讓侍衛們在他們的墓碑前各自擺上了一罈酒,一隻雞,相比於那些華而不實,慷慨悲歌的悼詞,他相信將士們更喜歡這個。

隨後,又爬上閣樓,在上面俯視着,整齊排列好似軍陣一般的墓碑,這時李承乾有一絲臆想,好像此刻下面躺着的人又活了過來,等待着他的檢閱,所以才排成了如此整齊的軍陣。

“潞國公,你之前有沒有站在這看過玉山的陵園!”,手裡摸着扳指,眼神卻盯着下方的李承乾淡淡地問道。

“回殿下,老臣是頭一回!”,侯君集平時除了在皇帝身邊轉,就是在外州當差,即使有將士陣亡了,他也沒那個時間來。

“玉山腳下的百姓,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何曾知道,有多少大唐的將士爲了守護安寧而倒下,等到明天日頭再次升起的時候,下面人依然日復一日的勞作ꓹ 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根本沒人會想這一夜之間這裡又添了多少墳頭。”

“孤有時候在想ꓹ 這裡有多少墳頭是因爲孤想保全儲位添上的!是不是因爲孤的功利之心太強了,所以才讓將士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侍奉天子,協理政事ꓹ 是李承乾身爲儲君的職責,可因爲他一個人就搭上這麼多人的性命ꓹ 而且一壓就是這麼多年,心頭總是壓着一塊石頭喘不過氣來。

人無完人ꓹ 這些將士活着的時候ꓹ 身上也許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士大夫們嫌其粗鄙,不恥與之爲伍。可一旦身死,立刻就被披上了大義的光環,人格精神立刻得到了神話,所有人贊聲不斷ꓹ 這何嘗不又是一種功利心作祟呢!

“殿下有仁慈之心,是我大唐之福。只是依老臣看ꓹ 將士們捍衛的並非殿下的儲位ꓹ 而是大唐的江山社稷ꓹ 並且他們都深信着ꓹ 只有殿下你能夠讓大唐的萬世太平傳承下去。”

侯君集在軍伍中摸爬滾打一生,他當然知道在屍山血河中滾出來人都難免有愧疚之意ꓹ 人畢竟不是畜生ꓹ 孰能無情呢!

更何況太子與常人不同ꓹ 雖然天賦異稟,但參軍的時候畢竟年紀尚小ꓹ 還沒有馬背高就要上陣廝殺,少年心智整日浸泡在鮮血之中,到現在還沒有崩潰,已經算是異數了。

老侯曾經在私底下問過皇帝,爲什麼要如此對待太子,難道不怕國本不保嗎?可皇帝回答卻嚇了他一跳:如果李承乾連最簡單的生與死都搞不明白,那他的儲君之位註定熬不過貞觀一朝。

原因很簡單,今日朝堂之上的臣子,那個不是老謀深算,精於事故的老狐狸,那有一個省油的燈,立一個長於婦人之手的人爲儲君,大唐的江山早晚和前隋一樣落於人手。

所以他寧可搭進去一個兒子,時常的逼上一逼,也要鍛煉出一位足以震懾文武百官、世家豪族的儲君。皇帝的算計猶如天助,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可他唯獨忘了太子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

侯君集也與那些朝臣一樣,注意的都是太子的文治武功,也似乎忘記了太子不過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而且頭上也已經了幾根與年齡不相符的白髮。老侯相信,但凡有點忠謹之心的大臣,看到太子爲這些士卒哀傷,也會覺得太子可敬也可憐啊!

呵呵.....,笑了兩聲後,李承乾轉過身來,笑道:“潞國公,你的話總是能說道孤的心坎裡,這次平滅突厥情報勢力,你功不可沒,孤以上表父皇讓你以檢校兵部尚書的名義參知政事,在兵部替杜相分擔一二吧。”

在兵部出事前,杜如晦就多次上書,請皇帝挑上一倆重臣幫他分管兵部的事務。可人選還沒最後敲定,就發生了這一連串的案子,所以一直就耽擱了下來。

這不,長孫衝那邊還沒結案,皇帝就徵詢了李承乾和幾位重臣的意見,所以他就作了一回順水人情,誰讓老侯這次差事辦得可了皇帝和他的心呢!

看到老侯沒有馬上謝恩,臉上的遲疑之色滿布,李承乾莞爾一笑,繼續說道:“潞國公,不要緊張,杜相還是杜相,你到兵部之後協同他處理閣部之事即可,他經手的事多,年紀又大了,有你在旁,他可以輕鬆多了。”

杜如晦爲相十餘載,辦差一直嚴謹,恭順,可此次兵部案件引發了襲殺天子的事,這不能不說不是他失職導致的。這是大罪,皇帝的脾氣,老侯知道,只是削官罷爵已經是萬分的恩典了。換做旁人,那不用說,赤族都不足以平息皇帝心中的怒火。老實說,侯君集還真是替他捏把汗兒。

而且皇帝還帶着老杜一起監察了此案的進程,本以爲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可他沒有想到這事還是沒完,皇帝還是拿下了他兵部的權力。侯君集在杜如晦手下當差多年,在戰場上同生共死,在朝堂上相互扶持,對於這位兵務宰相,他的心中只有欽佩和尊敬。

所以讓他爲了名和利去頂替杜如晦的位置,以侯君集的人品萬萬是做不出來。正是因爲知道這一點,李承乾纔多解釋了這一句。

呼,長長了出了口氣後,侯君集趕緊拱手謝恩,但李承乾卻不在乎這些虛禮,硬是拉着老侯拿着傢伙式在過道上清掃,一老一壯兩代軍人,還一同哼唱着軍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幹就幹大的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五百五十一章 見過坑的,沒見過這麼坑的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標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歸一,新皇現!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九百八十九章無路可逃!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四百八十三章 讓長孫無忌的心臟坐回過山車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八十三章 論糧道(3)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六百零一章 單道真立威,分全羊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六百七十四章 親戚來了是非多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八百零二章 老臣受教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