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

城寨一戰,唐軍一戰功成,經過短暫的休息後,李承乾率軍向鬱督軍山方向挺進,見到這支殺氣沖天的軍隊牧民們無不擇路而逃,薛延陀部領地的牧民更是一日三驚,因爲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那支代表死神的軍隊會把屠刀揮向他們的頭顱。

夷男的腮幫子現在腫的非常高,就算是不碰,那也是陣陣作痛,漢人說對,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滋味真是沒法讓人接受。夷男上火併不是因爲大度設,兒子沒了可以再生,可十萬大軍一朝喪盡,這跟要他老命並沒有什麼分別。

這麼大的損失超過了他能承受的底線,在草原上要是手裡沒有軍隊,那也絕對活不長久,所以他也就顧不得什麼顏面不顏面的,連忙派侄子咄摩支到唐軍大營去求和,並叮囑其無論花費多大的代價都行,只要唐軍能退兵就可以了。

鬱督軍山以東百里的野狼坡,這裡原本是牙帳的前哨,其作用是拱衛之用,所有一向有重兵防禦。可僅僅防禦了一天,就被唐軍攻破了,並將這裡駐防的二萬守軍全部殲滅,速度極快,連增援的時間都不給,這也是爲什麼夷男如此急切與唐軍求和的原因之一。

而唐軍攻破這裡之後,不光肅清了周圍的樹木開拓視野,更是在東面形成了巨大聯營,這讓咄摩支看了腦仁疼,就這架勢擺明了是想一戰定乾坤,叔父退兵這話說的輕巧,可人家大唐能幹嗎?最起碼在咄摩支心裡對於夷男這種打過不就求饒的方式多少有些鄙夷。

“外臣咄摩支參見太子殿下,請代表允許外臣轉達真珠可汗對您的問候!”,咄摩支幾個人行的漢禮行的有點不倫不類,不過也沒人與他們計較,畢竟在唐人眼中他們與野獸之間沒什麼區別。

“行了,客氣話就甭說了,直接說你的來意,說說夷男讓你來幹什麼!”,問候?恩,這話李承乾信,估計夷男現在早午晚三遍問候李家的祖宗十八代,幹掉他們薛延陀部這麼多人,不捱罵就奇怪了。

“是是是,外臣此來奉真珠可汗之命請罪,可汗受了奸佞的蠱惑纔對天朝產生了誤會,以至於冒犯了天朝。我家可汗已經將奸佞斬殺,並送上頭顱請殿下息怒,憐憫我部,罷兵休戰,同時願意進貢牛馬各十萬頭以求諒解,關於漢制改革的事,外臣認爲應該因勢利導,在......。當然了,順便要迎回我部王子,請太子殿下務必高擡貴手,大汗回去會嚴加管教的。”

咄摩支的話,讓李承乾感到好笑,不僅逗樂他,更是讓帥帳中的唐軍將領都捧腹大笑,打不過送點牛羊就行了,當大唐是要飯的打發呢。還特麼因地制宜的實行漢化,扯淡呢,到底誰是弱勢方啊?這不搞不清楚自己啥地位嗎?

擡手打斷了諸將的鬨笑,眯着眼睛淡淡地說:“貞觀四年,薛延陀部奇襲磧口,窺測陰山全境,無視大唐與你們盟約,殺我將士三千五百人。貞觀六年,鍥南草原,掠奪我唐軍的牧草。貞觀七年,截殺大唐商隊,貞觀八年,靈州治下諸縣打草谷。現在就這麼三言兩語的輕巧話,就上讓我三十萬大軍迴轉,這是不是有點吃燈草灰的意思!”

聽到咄摩支如果大唐不滿意,可以提條件,李承乾又磨了磨手上的扳指,問侍立在首位的李勣:“英國公,他們說什麼條件都行,你在北地多年,說說咱們應該要點什麼纔算回本!”

回本?開什麼玩笑,大唐動用了這麼多軍隊是他薛延陀部能賠償得起的嗎?略微理解了下太子的用意後,李勣拱手言道:“殿下,財帛物資等都有價,折成牛羊也好說,可這人死了就沒法算了。

末將在幷州大都督府任上多年,據那裡官府的統計,這些年來死於薛延陀部的人口就高達近萬人。這麼多同胞死在草原,僅僅是金銀牛羊的話,那殿下也沒法對幾十萬的弟兄交代啊!”

李勣的話說完立刻得到了帳內諸將的支持,紛紛出言生命無價,尊嚴無價,太子沒必要理睬夷男,讓那老小子抓緊時間洗好了脖子等着砍頭就行了。

對於唐軍將領的義憤填膺,咄摩支一點都不吃驚,他那位偉大的真珠可汗,是個見利忘義的主兒,什麼有利就做什麼,左顧右盼是他的習慣,作爲草原上有名的頭狼之一,他當然不在乎什麼叫臉面,只要能生存下去就行。

可咄摩支不行,來的時候叔父已經說了,要是完不成任務,他和他一支部族就將成爲抵禦唐軍進攻的排頭兵用來送死,所以不管爲了他自己還是部族,他都必須成功。

“太子殿下,大汗非常有誠意的,要是有什麼不滿意話,您可以說,咱們再商量,這仗再打下去,圖費國帑不說,更是平添無數冤魂啊!外臣雖人在北地,但對殿下親民之舉卻可以說如雷貫耳,請殿下憐憫兩方的百姓,仔細考慮一下罷兵修好的條件,澤陂蒼生百姓。”

咄摩支話說的很真誠,頭磕的也很實在,可是看出來,他本人是挺希望罷兵停戰,和睦共處,互通有無的。可他不是夷男,也不是薛延陀部的大汗,這承諾他做不了,做了也不算數。

所以李承乾對他只有同情,作爲使節,他無疑是稱職的,但大唐與薛延陀部的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不可調和,就是把嘴皮說破又能如何呢!

“算了,咄摩支,戰爭從來都是弱肉強食的,如果今日的形勢對調過來,你說夷男願意與大唐談判嗎?回去吧,告訴夷男,薛延陀部除了無條件投降,沒有任何選擇,他要是真在乎部族的牧民,那就趕快投降。否則大唐天軍將把貴族徹底的從草原除名,而且從此永遠不會再有薛延陀人的存在,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幼!”,話畢,李承乾不顧咄摩支的求饒,擺了擺手吩咐李晦將人帶下去好生招待,然後就讓其儘快啓程回去吧!.......

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對,全都不對!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九百八十九章無路可逃!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六十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2)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三百三十五章 罵盡天下的皇甫德第八百四十八章 當面砍,別客氣!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三百二十四章 寶誌,又見寶誌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二百三十二章 歷史第一個房地產商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