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

在文武羣臣眼中,李承乾對於臣下,尤其是低層當差的從來都很和善,宮女、宦官做錯了事或者衝撞了他,從來都是微微一笑了之,不以刑罰處之。所以每當東宮去內侍省挑人的時,大家都翹首以盼,希望能有福氣去伺候這樣仁慈的主子。

這些到宗正寺當差的人雖然都是宗室、外戚子弟,但都是遠支旁系子弟,家境不比一般的官宦子弟好到那裡,也沒什麼機會得見太子。所以摸不準他的脾氣,只知道老老實實的執行吳王和魏王的命令,就比如說沒收李道興的腰帶,捱揍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讓東宮的侍衛把裡面打掃一番後,顫顫巍巍的李道興也被他們攙扶進去休息,從其隻言片語中可以知道,對於他的審訊都是刑憲衙門慣用的暗手法,既折磨人又不落下傷疤,以至於在皇帝那裡沒法交代。

wωw ●тт kǎn ●¢O

這是有人想坐實一樁冤假錯案立功受獎呢,還是誰想用李道興當替死鬼,堵住這悠悠之口呢,李承乾不知道!但既然能讓皇帝定性爲謀反,把自己的堂弟、外甥統統都抓起來,那必定有一定的根據,要知道李世民可不是什麼好糊弄的君王,很多事都心裡明白的很。

本來,李承乾只是想來看看李道興,告訴他會在皇帝多美言幾句,讓有司衙門儘快還其清白之身。可萬萬沒想到他們竟然喪心病狂到了這種程度,使陰招不說,連特麼褲腰帶都不給,讓這種狀況再持續下去,不用特麼審,李道興早晚讓他們玩瘋了。

宗室與國同體,作爲儲君,李承乾不能漠視戰功卓著的國家郡王蒙受不白之冤,作爲宗室少主,他也不能讓自己的堂叔抵死與刀筆吏之手,死也得有皇室應有的尊嚴就像高平王那樣。

所以心中打定主意在宗正寺鬧上一鬧,狠狠地削一削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的面子,讓他們知曉攀誣、逼供國家郡王是什麼罪名,然後再向皇帝請命,親自審理此案。

太子帶人在宗正寺動手,那自然會心腹之人相告李恪和李泰二人,可這對兄弟知道太子是什麼脾氣,自然不可能前來領罵,所幸通知御史臺、刑部、大理寺的大員一起前來,天塌大家死嘛,總不能讓我們弟兄來頂太子吧,老子們也不傻!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殿下金安。”,除了隨大軍迴轉的馬周外,李泰、李恪、刑部尚書-戴胄,大理寺正少卿-孫伏伽、崔仁師,侍御史-權萬記、杜楚客等人都恭恭敬敬的行禮,生怕這位攜大勝之威回朝的太子重處他們。

要知道本來太子就是皇子中最得寵的存在了,現在又勒石燕然而回,成爲既霍去病、竇憲之外又一曠世名將,讓朝中無數的前輩將領汗顏,他們在李承乾這個歲數的時候,可沒有太子這個能耐。

皇帝陛下更是整天見人就誇,恨不得讓天下所有人都來看看他長子的豐功偉績,無形之中再次鞏固了太子的儲位,即使他們之中有諸王的親信也不得不三思而行。

“安?安什麼安,孤的皇叔都特麼光屁股了,孤這個太子還能安穩嗎?”,話間,除了對馬周招了招手外,李承乾並沒有讓其他起身,反而圍着他們轉了以來。

一邊走,一邊說:“不管是鞭子抽,用板子打,對於要犯施加刑法,打個皮開肉綻,孤沒話說。可以,誰讓三法司就是幹這活計的呢,要是過分詰責於你們,那顯得孤這個太子沒有氣量。

可國家有律令,宗室有制度,誰給你們膽子對長樂王下這樣卑鄙無恥的手段的。來,與孤說說,你們有什麼新奇的玩意,回頭讓內衛的小子們來學學,別特麼沒事穿着飛魚服在長安城裡晃悠,圖費國帑!”

論刑訊,內衛在長安城各有司衙門中,除了皇帝掌握的暗兵之外,無出其右者。李承乾現在把它搬出來,並沒有嚇唬他們的意思,而是在講述一個道理。爲臣爲官者宦海沉浮,一輩子要經歷溝溝坎坎有很多,誰也不能保證下一個被冤枉的不是他們自己。

是,也許李道興在表面證據上看是叛賊,可也得按照規矩辦,用這麼下三濫的手段,迫使他人承認罪行,不僅玷污了朝廷的律法,更是玷污了他們的官箴,將心比心,一個閒散的郡王與他們無冤無仇,至於這麼幹嗎?

李承乾不想掰扯明白到底是誰授意的,真正讓他惱火的是這些大員的漠視,既然你們都無視皇帝親自定下的貞觀律,那是不是也不把孤這個太子放在眼裡了呢?

與太子相處的年頭多了的人都清楚,他與皇帝一樣,既然罵人了,那就沒想再往下追究,大夥兒聽着也就是了,等他罵夠了,自然會心平氣和的說正事。至於是不是受了魚池之禍就無所謂了,難道真的要與君父較真嗎?這也不是人臣之道啊!

可這世上總腦袋讓驢踢了的豬隊友,大理寺少卿-崔仁師身後的一個捧着卷宗的校書郎站了出來拜俯於地,高聲言道:“殿下之言謬矣,宗室法度明文只有高祖之子,殿下方可稱爲皇叔,其他分支旁系一律以王叔稱之,殿下這麼說是擡舉他了。臣以爲沒有大刑反而成全長樂王的體面,至於腰帶之事是有些欠妥,可這完全是出於好意,矯往過正就是了。”

呵呵.......,一邊笑着,李承乾一邊往前面走着,臉上洋溢微笑:“撮耳小吏,對於宗室律法確實頭頭是道,是想趁機撥個忠直之名嗎,你也算是機巧之輩了。”

話間,順手抽出李佑的佩刀,直接就架在校書郎的脖子上:“機敏不假,可確是個弄臣,孤怎麼稱呼家中長輩用的你教嗎?”,電光火石之間,李承乾一刀斷了其寫字的右臂,那校書郎臉上的笑容頓時蕩然無存,捂着鮮血噴涌的傷口在地上打起滾來。

對於太子突然都手,馬周、李恪等人先是一驚,再就是搖頭嘆息,這就是多嘴的下場啊。太子與江夏王、河間王等近支長輩向來以親近,甚至要比對高祖皇帝的兒子要好的很多。

每每以皇叔之禮待之,其目的既是與諸王交好,又爲了顯示宗室一家親的和諧,所以在稱呼即使有些偏頗也從來沒人說什麼。皇帝都默然不語,你說你這個校書郎不是想升官想瘋了嗎?

抖這個機靈幹什麼呢,這是進言的時候嗎?得,這回兒成獨臂殘廢了吧!活該!沒當場殺了你,是因爲太子懂得制怒,是你祖宗八輩積德了。

“御史大夫,你覺得孤的處置是否妥當啊!”,馬周是言官之首,這次北征歸來又加了同中書門下三品,妥妥地宰相,這事不問他問誰呢?

“回殿下,臣以爲殿下能留這勢利之徒一命已經是恩典了,那裡有什麼不妥的呢,臣以爲甚爲妥當。”,馬周風輕雲淡的拱手回了一句,這次北征他見的死人太多了,對於這樣的小場面,儒生出身的他已經司空見慣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幹就幹大的第九百八十五章晉王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第四百六十章 強龍和地頭蛇之間談話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徵vs王珪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禮物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個爹、八十有個媽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罵的就是你蕭瑀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三百三十九章 風這麼大,你不怕閃着舌頭嗎?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磣的張亮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二百二十二章 庫山終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轉,再反轉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個意外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